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的三大要素是节奏、旋律与和声。它们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音乐。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是主题和激情;和声是音乐的色彩,它是渲染和修饰;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它是基础和动机。音乐,它乘着旋律的翅膀穿越倾听着的心灵,它用精巧的和声编织梦幻,它更以驿动的节奏展示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所以我们说,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就像没有韵脚就没有诗歌。音乐是岁月在歌唱,节奏是四季在轮回。节奏是音乐的起点和终结,是音乐之所以有机行进,有规律和韵律,有动感和趋势的根本原因。如果说音乐是河流,节奏则是堤岸。它限制音乐,使之不因自由而泛滥;它引导音…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产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乃岐 《天中学刊》2006,21(1):50-54
现代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识、改造和创造世界的能力。生产力系统是由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生产力是其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自然生产力中,自然界的自然力是其基础和要素,生物的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社会生产力中,物质生产力是其基础和条件,精神生产力是其关键和先导,人才生产力是其主体和主导。生产力系统是一个有规律的运动发展着的统一整体,有机联系、重心转移、互动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法则。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的提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地位提升和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的必然要求。教育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求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也是赶超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过程。教育现代化具有以下九个基本特征:一是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二是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三是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四是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五是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六是教育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七是教育的变革性和创新性,八是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性,九是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在这些方面,《教育规划纲要》都做了具体的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绘制了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4.
要论证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语言和思维。所谓语言,它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我们研究的思维指的是抽象思维,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抽象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其次,语言和思维是密切联系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象的反映活动。语言对思维的主要作用是: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②语言是标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层次的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和本质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课程目标一般包括“三层面”。知识和技能属于同一个层面的目标,是第一层面的目标,它是掌握方法和获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方法和能力应当属于同一个层面的目标,是第二层面的目标,其概括的程度较知识和技能更高一些。这是因为,知识是对经验的概括,技能是对心智和动作活动方式的概括;方法和方法论则是对规律性知识的概括,能力是对个性心理特征的概括,后两者较前两者都是更高层次的概括。第三层面的目标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质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是最高层面的目标。第三层面目标的特点是具有思想性、无限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第…  相似文献   

7.
医学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是在哲学规范中进行的,临床工作中的每一个思维过程,都必须以哲学原理为指导。一、哲学和临床的关系1、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概括和综合。其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主次关系和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阅读和作文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从语言角度来看,读是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写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是阅读的继续、延伸和发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写是一种外化的表达。由此看出,读是写的基础,写是以读为前提,两者同是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实行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相结合的“双轨运行”,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诚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诚信是教育者应有的道德信条和道德追求,是教育者的立身之本,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道德基础,是立教之本。教育诚信是教育活动必须遵守并用以维持教育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是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对教育受体利益和权利的尊重和保证,是教育者各种义务责任履行的真实性、持久性和公信程度的体现。倡导教育诚信,重塑教育信誉,是教育改革发展必然要面临的一次道德理念和道德价值取向的新整合和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语言运作,它反映的是文化,折射的是思维,追求的是美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维的媒介,是美的元素。任何交际都是以感染为动机和目的的,是有意识地针对他人的接受和认同而实施的文化、思维和美学活动。修辞的过程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1.
阿耳特弥斯     
阿耳特弥斯是月亮女神。她是宙斯和勒托的女儿,也是阿波罗的孪生姐姐。阿耳特弥斯还是狩猎女神,因此是猎人的保护神,而她本人就是一位神射手。和她孪生兄弟阿波罗一样,她的狩猎用具也是银弓和银箭,伴她出猎的是牡鹿和猎狗。  相似文献   

12.
王和平 《教育学报》2007,3(3):46-53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媒介和先导。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入和发展,母语及其文化遇到有史以来第三次危机。母语危机是教育危机,民族文化危机,语言载体危机。母语问题是民族文化的性质和去向问题,是国家、民族的发展问题,是经济、社会和人三者和谐发展的问题。造成母语教育及其文化危机的原因绝非仅仅是英语的介入和对其膜拜式的学习,还有历史的原因,某些考试制度的原因,现行教育体制的原因,人们观念的原因,还有语文教育自身的原因。必须加强母语及文化建设,其一是要继承和稳固传统,营造良好的母语生态环境,正确对待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走正确的发展之路;其二是要兼容并蓄,正确吸收和借鉴世界母语教育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端正观念和认识,确立母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什么?是语言和文学,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还是别的什么,我们姑且不论。但现代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语文学习,毫无疑问是滋养、熏陶、锻造、培育现代国民的精神、灵魂和人格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同时,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门科学,对于现代国民来说,必须知道怎样使用母语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母语是错误的。且当前受  相似文献   

14.
谷建恩 《学周刊C版》2014,(3):240-240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城市经济和物质基础是物化的文化,是城市之“形”,而城市理念和城市精神是精神化的物质,是城市之“神”,形神兼备,城市就有了神韵。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城市形象定位的准确适当与否,决定着整个城市形象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经济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稳定的政治基础,人民的拥护是稳定的社会基础,两手抓两手硬和培养接班人是保持稳定的关键措施。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带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思维方法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比思维能力更具体的东西。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是通过数学材料进行智力活动方法的训练。也就是说,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数学内容与数学思维方法的结合。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归纳和类比,联想和猜想等,是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这些方法是数学思维操作的基本手段,它和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相互联系,是数学思维结构的主要成份。 观察是人们通过视觉获取事物特征,运用思维辨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的生命过程。其活动是千变万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总之,课堂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是师生生命精华展现的舞台。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来源和升学考试追求影响,使得相当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和他的作品是浑然一体的。他的犹太人身份、人生体验和个人性情造就了他的悖论式思维方式和悖论式写作风格。游戏是他的写作心态之一,游戏和写作都是他的生存方式,也是生存姿态,而姿态又是卡夫卡和他作品中人物的核心,或者说是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 ,它的发展是高潮和低潮的更迭 ,是飞跃和渐进的互动 ,是深度和广度的交织 ,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它的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是其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式。马克思主义按自身的规律不断地在发展中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20.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心灵和心灵的沟通,是情感和情感的交流,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今天,我想讲三个题目,第一个是塑造生命,第二个是丰富生命,第三是延续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