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8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男女大学生、城乡大学生的休闲方式、休闲体育项目、休闲体育行为、休闲体育消费和休闲体育形式。结果表明:(1)大学生余暇时间的休闲方式多样,但不科学。男女之间、城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参与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男女生、城乡大学生各有偏重。(3)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水平总体不高。男女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4)城乡之间没有差异,但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好。(5)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是临时伙伴和固定伙伴。城乡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长春市大学生休闲娱乐体育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休闲娱乐体育逐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大学生公众对休闲娱乐体育的认知度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长春市大学生休闲娱乐体育及项目的认知度进行调查研究,拟为高校共同体育课程的合理设置、体育院校休闲娱乐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的、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听障大学生休闲权的保障关系到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研究从休闲态度、休闲制约、休闲参与以及休闲满意度四个方面对251名听障大学生展开了调研,结果显示:听障大学生对参与休闲活动态度积极,休闲活动的安全性是制约其参与休闲的重要因素,参与的休闲活动内容积极且重视社交,同伴在其休闲生活中作用重要。总体而言,听障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满意度较高,但仍有值得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的现状并分析其环境影响因素。方法:以广州大学城10所大学 9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有效样本为757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的现状和环境 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大学城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男生比例稍高于女生,大学生绿道休闲运 动项目主要为步行/散步、跑步和自行车,且主要在傍晚和晚上进行,绝大多数参与者每周能坚持2-3次以 上、每次持续时间超过30min;影响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的环境因素主要为安全和设施层面因素,同 时绿道安全和通达性因素在男女大学生是否参与绿道休闲运动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P<0.01),且大学生绿道休闲运动频率、时段也与绿道设施、通达性具有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结 论:广州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程度高、规律性强,绿道安全和设施是影响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的 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休闲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休闲的动机单一;休闲方式的选择不合理,休闲体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休闲体育的参与度受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建议加大对健康休闲方式和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加大校内免费运动场馆、场地的建设和开放,满足大学生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加大对休闲体育的资金投入,重视学校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休闲体育特征与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津市五所高校4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休闲体育特征与参与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新时期发展我国高校休闲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探讨城市不同阶层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差异为主要目的,以成都市为个案,收集713个有效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展开研究,并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各阶层女性在休闲体育参与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中上层、中层女性参与率相对较高;(2)各阶层女性在休闲体育场所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较高阶层女性对有偿性体育场所的参与更为活跃;(3)各阶层女性在休闲体育消费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消费水平与女性社会阶层地位呈同时增加的态势;(4)各阶层女性在休闲体育参与频率、项目选择、消费内容与参与价值取向上均不存在显著的阶层差异。提出:关注成都市城市中低阶层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发展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政府须在休闲体育公共资源的配置上继续发挥其基础性职能,构建区域女性休闲体育行为成长结构的动态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大学生的现状特点,对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现象进行了阐述,系统的对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的动机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分析结果表明休闲体育形式多样化、表现各异、实效有趣、宽松愉悦等特点适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有助于大学生形成长久的体育行为、体育习惯和体育意识,更能体现实现学生健康、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存在休闲层次低,呈现娱乐性、封闭性、单一性的特征,且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知识贫乏,盲目从众、休闲生活自满意度低,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休闲文化传播对大学生闲暇体育行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献资料、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休闲化视角,对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已经作为现代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植根于大学生的生活理念之中,休闲活动的展开与人类化的交融又生成了新的化层面,休闲化成为21世纪高效的社会生活和优质的个人生活的重要标志。目前,指导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意识层次,从大学生闲暇活动内容、体育消费与行为的差异以及休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分析了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发展的因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是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在网络上的社会互动行为。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生活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交往的虚拟化、交往障碍和道德丧失等负面影响。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认识和自律观念,一方面也要改变和学生交往中的传统教育方式,改为师生间的主体对话,形成合理的交往模式,使统一的道德标准形成一种共识,对大学生产生有效的约束力,从而改变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了解社会、开展互动交流、体验休闲娱乐的广阔平台。然而由于对网络社会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计算机网络无中心性等特征,部分大学生放宽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引致其网络失范行为逐渐增多,呈现出诸多负面影响。本文以国内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及其防控机制构建现状为研究对象,探索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防控机制之路,为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防止网络失范行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调查法、实验法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式的角度对调查对象进行主客观评价,结合休闲体育参与者的个体数据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解释了环境与个体的体育行为间的交互作用,客观的把握了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相关因素,以期通过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生态因素、社会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多因素干预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拖延行为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检验拖延行为在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Aitken拖延问卷和学习倦怠量表调查了466名大学生。结果:(1)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拖延行为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2)应对方式、拖延行为对学习倦怠都有预测作用。(3)拖延行为在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应对方式、拖延行为与学习倦怠三者关系密切,应对方式通过拖延行为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5.
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北高校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次抽样问卷调查,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该地区大学生在体育行为层面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取向特征。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体育内容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均对情景类、游戏类体育项目展示出明显的行为倾向;在时间付出方面,大学生男生每周自主体育活动时间长、频率高。女生则逊于男生,但总体上情况仍可乐观;从其活动场所情况看,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空间选择存在差异,男生对活动场所的方面要求低于女生,但大多数男女生均对在规范的运动场地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取向;从参与方式上看,男生以个人活动和朋友活动频率为最,女生则以个人活动和学校组织活动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师主导行为对普通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学生在校行为问卷"和"教师主导行为问卷",对部分高校的8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不同教学主导行为下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其感知到的教师民主行为是正相关,而与权威主导行为是负相关;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的心理适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女大学生之间的心理适应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更多地感知到了教师的权威主导行为和放任行为,女生则更多地感知到了教师的民主行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中男女大学生以及体育教师的体育行为和意识表现,得出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存在:体育教学中的性别屏蔽现象、体育师资结构上的性别隔离现象、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上的性别分化现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刻板现象以及课外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偏失现象等结论。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加以分析,指出追求教育平等的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成为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和性别行为的强化等强有力手段,也是直接导致男女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结果上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学生体育观念淡薄的现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了解和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育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体育行为方式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疆少数民族风俗、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汉族的差异,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适应大学生活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内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水平较汉族学生低,表现出更多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公正世界信念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化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围绕体育文化的本质结合校园体育文化r影响力对成都市不同高校大学生运动参与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呈正相关。由此可见,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