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马光》(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为什么司马光在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时候,他没有慌呢?课文里没有直言,但是从他举起石头,使劲砸缸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活动:小朋友掉  相似文献   

2.
窦桂梅老师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带给了广大教师深刻的启迪。教学过程中,窦桂梅老师聚焦学习发展的目标追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生态,打造了师生双向尊重的和谐课堂,使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首先,集体备课各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以语文学科为例,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必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对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取向。许多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有机地融进了新课程的崭新气息。但由于部分教师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很好地领悟其中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在东南大学与南京师大主办的第四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窦桂梅老师执教了《牛郎织女》一课,让人深感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论述之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课标背景下,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对教材、教学模式的探讨,往往忽视了“人”这一最根本要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用。事实上,在新课程背景下,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已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追求认知的统一,强调知识的标准化。特别是在上级组织的考试中,如果某个学生有什么“标新立异”与“标准答案”不符,常常要被扣分。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功利性评价的今天,大多数教师心中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情结,  相似文献   

8.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实施建议,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循序渐进编写而成。因此.开展语文课改实验,必须吃透课标.遵循规律,力求以课标为路标,在阅读、写作、写字、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教学时.全面落实课标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从创作陌生化到阅读陌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近年来,在义务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加强,得以突出,无疑是课改的一大亮点,语文教育的一大进步。但义务课标仅仅把教师定位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已有专家指出,与之相应的,则是教师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参见孙绍振《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对话,在不少课堂上变成了学生个人或群体的自说自话,教师不敢“对”,不愿“对”,或“对”不上。在学生对课文“空论”“笑谈”甚至“戏说”“歪批”时,有的教师仍然“不作为”,并没有尽到“引导者”的责任。针对课改过程中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温欣荣先生提出“陌生化阅读”的建议,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尝试,对提高语文教师素质、恢复教师主体地位、扩大课改成果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1.语文教师应该有激情。语文课人文性比较强,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该有激情,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堂让人乏味单调。想起窦桂梅老师的上课风格,自始至终充满激情,学生在窦老师的引导下入情入境,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窦桂梅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好教师应具备的修养从哪来?好教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课堂?怎样有效评课?是教语文还是用语文教人?这些问题都是她反复说到的话题,1000多篇论文,10多本著作,20多个省市的数百场报告。本书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尤其是课例部分,生动地体现了她的教学魅力,让年轻教师有路可循。作者窦桂梅是著名教育专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书记,兼任北京中央商务区实验小学校长。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玫瑰,被广大青年教师当为榜样和领路人。本书是她的教育教学管理智慧的精华,精选30多万字,包括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上这堂课:不是简单地表现怎样上课,而是表达她对语文教育的理解 窦桂梅老师的课为什么总能打动学生和听课者的内心,为什么总能引领语文教师前行?高超的教学技能当然不能不提及,但最核心的是她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由于过分地强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等,而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一味地抄、背词语解释、段意和中心思想,以应付考试,使得阅读教学缺乏情趣,缺乏活力。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国家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能帮助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一、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新《课标》在各阶段目…  相似文献   

14.
仿佛是一夜之间,稍稍学习一点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师,都喜欢把一个时尚而经典的词汇挂在嘴边:感悟。使用的频率,一如当年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诚然,课标强调感悟在阅读中的位置,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然而,概念是一个,不同的人赋予的内涵却并不一样,而这不同的理解又导致着教学行为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话题由来已久。虽然不少专家和老师作了不懈的努力,可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一节符合课标要求、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应力求做到:教学目标的落实紧扣课标,教学内容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过程的设计朴实而又扎实,教师课堂角色体现出组织者和点拨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怎样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迎合迁就,这大概也得要点艺术。”许多教学名师运用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魅力课堂:于漪老师的课,如缓缓流淌的溪水,自然明澈,让人如沐春风;窦桂梅老师充沛的感情如澎湃的潮水,激荡着学生的心灵;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使人流连忘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讲究教学艺术,打造情趣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7.
田述容 《四川教育》2012,(10):39-40
多次现场观摩王崧舟、窦桂梅等当今著名特级教师的课,我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方面,他们的课美轮美奂,结构精严,让人感慨:原来语文学科这么美,语文教学这么美,语文教师这么美!另一方面,他们的课堂执行能力达到相当高的境界,或新奇如“石破天惊逗秋雨”,或别出心裁处似“天机云锦任我裁”,或巧妙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或激情澎湃“前波未平后波生”。  相似文献   

18.
字、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就像一块块砖头,砌起了语言的长城。学习词语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语文复习时,教师习惯从字词开始。 一、字词复习的误区1.“炒冷饭”。有不少教师新授时赶时间,教得不踏实,预留比较长的时间复习,复习的时候一单元一单元梳理,一课一课地过关,但没有系统,没有方法,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语文课本是根据"课标"编纂的,它选取了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语文基础知识,是向学生进行系统语文教育的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但受教育体制,教育环境等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丢开"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刘波 《文教资料》2010,(2):50-51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活动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对课标的认识和教材的把握不够、多方面评价学生未能真正实施。要改变目前的现状,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转变落后的育人观念、树立全新的理念.教育主管部门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