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婷婷 《内江科技》2011,32(5):51-51,76
概念合成理论为研究语言隐喻现象的认知活动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隐喻是语言活动中的常见现象,广泛活跃于英汉广告中。据此,本文借助这一理论,从认知角度研究英汉广告中的隐喻现象,探究其意义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赵娜 《科教文汇》2012,(4):134-134,146
英语广告中有许多概念隐喻的例子.从认知角度来看,概念隐喻可以被分为三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种,并通过对一些例子的认知解释,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广告中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蓬勃发展,词汇学界也开始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词汇展开研究。其中对于英语词汇隐喻的研究俯拾皆是,但是对经济文本中隐喻的研究为数不多,也欠全面深入。本文试用隐喻的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经济类词汇中的隐喻,并分析归纳了英语经济类词汇隐喻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尤金.A.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广告翻译指明了道路,即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而由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辨别广告翻译是否达成功能对等。因此本文意在以整合理论梳理广告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的认知过程,揭示广告语篇的意义构建其实是个基于认知的识解过程。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作为认知工具可以用其对广告语进行分析,因为它直接服务于广告主的交际目的,即借助媒体影响或劝服潜在的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广告中隐喻现象普遍,本文试图以实例探讨隐喻在广告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冬艳 《科教文汇》2009,(3):248-248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作为认知工具可以用其对广告语进行分析,因为它直接服务于广告主的交际目的,即借助媒体影响或劝服潜在的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广告中隐喻现象普遍,本文试图以实例探讨隐喻在广告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隐喻和广告经常单独或同时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19世纪末,广告公司的兴起表明广告行业变得更加专业化,杰出的广告创意需要用语言表达。广告语言研究一直吸引许多学者的关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隐喻在广告中被广泛使用。对广告语来说,尤其是化妆品广告语,概念隐喻的使用往往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广告的目的。目前,对广告语言特征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英汉广告的比较分析相对较少。本文结合一系列典型案例,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解释隐喻在广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很多隐喻理论旨在解释隐喻的实质及意义构建过程,即隐喻的运作机制,来揭示隐喻的奥秘所在.本文探讨了情感隐喻的运作机制.试图说明:情感隐喻的认知互动运作,即情感隐喻实质和意义构建过程是涉及两个不同概念领域之间多方面综合因素互动的结果.互动是由两个不同概念域的语义冲突激起,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结果引起两个甚至三个以上心理空间概念之间的整合.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即情感隐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诗歌隐喻是隐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研究隐喻理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诗词中的体现。通过运用隐喻理论,本文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苏轼诗歌中的隐喻性,如常规隐喻,概念隐喻以及隐喻扩展在其诗歌中的体现。通过对苏轼诗词作品一系列的分类,读者能够从认知的角度重新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学艺术,同时也能用一个全新的方式去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10.
对苏轼诗词的认知探索——基于隐喻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洋 《科教文汇》2009,(3):236-236
诗歌隐喻是隐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研究隐喻理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诗词中的体现。通过运用隐喻理论,本文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苏轼诗歌中的隐喻性,如常规隐喻,概念隐喻以及隐喻扩展在其诗歌中的体现。通过对苏轼诗词作品一系列的分类,读者能够从认知的角度重新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学艺术,同时也能用一个全新的方式去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11.
马巍 《科教文汇》2014,(5):102-103
爱情,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情感,是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人生体验之一。爱情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借助于具体的、有形的实体或人体本身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情感概念。本文以英汉诗歌中爱情隐喻表达为研究对象,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英汉诗歌中共同的爱情隐喻认知;正是这些爱情隐喻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2.
李扬 《科技风》2011,(10):211
情感是人体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情感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Fauconnier的空间合成理论是能够解读情感隐喻等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模式。本文试从认知角度将情感隐喻分为通感隐喻和实体隐喻,并利用空间合成理论进一步探讨两种类型的情感隐喻意义建构过程,以期论证空间合成理论框架下情感隐喻认知阐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隐喻、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尤其是从认知语言学下的隐喻观开始,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法,存在于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中,语言本质上是隐喻的。通过常见的概念隐喻的图示来揭示如何提高学生的隐喻性思维,减少在语言学习中对单纯记忆基础的依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叶鸣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64-164,162
以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围绕人体器官"心"的概念隐喻对隐喻概念系统进行探索.找出相关的汉语概念隐喻,并与英语相对应的系统进行比较,探索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异同.其目的是从中英两种语言的视角出发,对Lakoff这一概念隐喻理论以跨文化的角度来验证并解释汉语中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15.
任斐斐 《内江科技》2011,32(11):94-94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文分析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文化差异,并阐述其时英语一词多义教学和词汇搭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隐喻研究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知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仅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认知语言学流派以认知科学为依托,重新定义隐喻,突显了隐喻的另一种功能,即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并通过跨概念域映射的过程阐释了隐喻的形成。从修辞和认知两个角度,剖析隐喻的双重功能,透过语言表层揭示隐喻的本质———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中,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有别于西方学者的理论体系。我们认为,该理论体系中有两个核心内容与隐喻认知密切相关。首先是关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问题。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理论基于"组织即有机生命体",与西方学者基于"组织即信息处理机器"的理论假设不同。然而,两者都是隐喻性的假设。其次是关于隐喻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问题。他们认为:我们是在暗默知识到形式知识的转换中实现知识的创新,而这种转换离不开隐喻认知。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结合现代隐喻认知理论的最新成果,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不同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并深入探讨隐喻认知为什么能够实现概念创新和知识转换。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3)
隐喻是一种基本认知方式,人类通过隐喻来解释具有清晰结构的原始概念、分析结构比较模糊的目标概念,进而使人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抽象的现象或概念。这种手段或者说工具,在英语经济新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不同分型如方位隐喻、结构隐喻、语气隐喻等,在新闻中被用来描述与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理解新闻中的各种专业术语与抽象概念。本文选择语气隐喻作为研究对象,试探究其在网络英语经济新闻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赵方铭 《今日科苑》2009,(24):292-292,294
人类对隐喻的认知一直处于逐步发展和深入的过程。继非构建主义和构建主义两大理论阵营在隐喻研究中分别阐明自己的观点之后,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Halliday也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本文试图通过对比以上三种隐喻学派,分析语法隐喻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语法隐喻应借鉴其它学派在隐喻解释上的合理因素,以进一步丰富发展语法隐喻的研究手段并深化人类对隐喻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20.
曾臻 《科教文汇》2009,(6):246-247
隐喻研究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知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仅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认知语言学流派以认知科学为依托,重新定义隐喻,突显了隐喻的另一种功能,即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并通过跨概念域映射的过程阐释了隐喻的形成。从修辞和认知两个角度,剖析隐喻的双重功能,透过语言表层揭示隐喻的本质——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