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型,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如在晶体结构的解题中,既可通过对晶体模型和图形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又能学会将某些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结合化学知识,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下面,我们分析几类常见的晶体结构方面的题型。一、常见晶体中相邻质点数的判断正、氯化钠晶体是一种简单立方结构,晶胞形状为正立方体。在每个Na+(或Cl-)周围最…  相似文献   

2.
现行无机化学和结构化学教材中,在谈到金属晶体的面心立方紧密堆积晶格时,是用A、B、C三个金属原子层按ABC ABC ABC……的顺序依次堆积成的模型〔如图1(a)所示〕来表述的。这个模型偏重了A、B、C各层内金属原子的排布位置关系和相邻层之间原子排布位置的相互关系,忽略了面心立方晶体的客观实在,所以,从图1(a)模型中找不出一个完整的面心立方晶胞,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改用如下方法制作金属晶体的面心立方紧密堆积晶格模型,将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制做步骤如下:1 A层金属原子的排列——七个等径圆球的紧密排列:将七个乒乓球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等径圆球的紧密排列方式只有一种,即其中的一个球同时与周围的六个球紧密接触,周围的六个  相似文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晶体结构章节内容抽象,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全书的难点。以晶体结构的本原问题——原子的堆积与填隙为主线,从二维原子的堆积和空隙到三维晶体中的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两种空隙体验面心立方晶体的形成过程,借助软件Diamond3.2加强学生对三维晶胞模型的立体感知,同时借助笛卡尔坐标系、正多面体等知识,确定常见晶体中空隙中心或原子的具体坐标,达到理解从二维密置层到三维晶体的形成过程。建构原子堆积与填隙模型并迁移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晶体结构知识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分析这类题目时,可让学生通过对晶体结构的观察,利用分摊法来解决晶体中所含的微粒数、晶体的化学式等问题.1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1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相似文献   

5.
一、氯化钠晶体结构NaCl的晶体结构是由Na+和Cl-各自构成的面心立方结构互相穿插而成的.Na+在它的晶胞中位于立方体的八个角隅和六个面心,Cl-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1从教材的一个改动说起 上海《化学》拓展型教材(试验本)(上海科技出版社)p.48图2.17列了三种类型金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确切的表述是等径圆球的三种密堆积形式),其中图(1)为体心立方堆积,图(2)为六方最密堆积,  相似文献   

7.
晶体结构题往往是给出某种晶体的一个最小结构单元(也叫晶胞),让我们去分析该晶体中各种质点(原子或离子)的比例关系.或求一个品胞完全占有的各类质点的数目.由于晶胞是非孤立存在的,故必须考虑质点在几何体中的共用情况.因此先要分析每个质点属于几个晶胞所共有,它分摊到一个晶胞的比例为多少,然后再求一个晶胞完全占有的各类质点的数目,这种分析方法即为分摊法.  相似文献   

8.
<正>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中,有关四大类晶体晶胞结构中原子距离的计算是这一知识模块学习的难点,同学们一定要清楚每一类晶体的具体结构形式,比如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还是体心立方堆积,还是六方最密堆积,因为这会影响晶胞中微粒的个数及分布情况。这类题一般是给出晶胞结构示意图,让同学们计算一些问题。下面以2019年全国Ⅰ卷理综中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选做题第35题的第(4)问为例分析一下。例1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选做题第  相似文献   

9.
晶体密度计算涉及物理、数学立体几何和化学物质等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强.而在物质结构选考中,多年高考试题均出现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等密度计算,学生分不清楚堆积方式,不知道晶胞中所含微粒数等问题,本文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3种常见堆积方式,晶胞中微粒数等问题,能够让学生快速、准确求出密度大小.  相似文献   

10.
本阐述了金属的晶体结构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分析了金属的3种常见晶体结构的晶胞原子数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晶体结构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点之一.针对晶体结构中的晶胞计算和晶胞粒子坐标等难点,分别通过典型题例对晶胞中粒子的个数、晶体的密度、粒子所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粒子坐标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1。含义:一般晶体都是由一个能代表其结构的基本单元重复地排列着,以上基本结构单元即为晶胞.通过观察、分析晶胞的组成,可以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含多少个相应的微粒(或所含各微粒数目之比),从而确定化学式.  相似文献   

13.
晶体的微粒组成与晶胞参数的计算是近年来全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试题中考查的热点内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将立体几何知识与化学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试题的难度较大,试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晶胞的微粒组成、晶胞的密度、微粒间的距离、空间占有率的相关计算、原子分数坐标的确定等内容.本文就晶胞的微粒组成...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晶格与晶体结构的区别,从晶体学的角度,分析了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这三类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晶体结构与性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它不仅是由于增添了晶胞知识点而备受关注,而是由于涉及元素组成、微粒间作用力及性质比较等内容,所以在注重综合能力考查的命题方向上,晶体无疑成为命题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晶胞与晶格是一个概念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从一个实例说起 2004年某省化学竞赛预赛题:晶体的最小重复单位是晶胞,晶胞一般为平行六面体(立方晶格为立方体).NaCl属立方面心晶格.在NaCl晶胞中8个顶点各有一个Na+,6个面心处各有一个Na+,故我们说Na+形成立方面心晶格,而在该晶胞的12条棱的中点处各有一个Cl-,在该立方晶胞的体心处还有一个Cl-,故Cl-也形成立方面心晶格.  相似文献   

17.
<正>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三节中提到晶胞空间利用率的问题,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经常出现相关的计算,此类计算灵活度较高,分析方法多样,不太容易得分。笔者认为只要同学们能掌握几种常见的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基本上就能突破这一难点。下面就常见的金属晶胞和金刚石晶胞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金属的晶体结构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分析了金属的种常见晶体结构的晶胞原子3数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7,(11)
一、高中化学教材关于金刚石、二氧化硅、石墨晶体结构模型图示如下:这些图示给化学教学及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带来了问题,主要表现在:1.高中化学教材中NaCl晶体结构模型、CsCl晶体结构模型、干冰晶体结构模型代表的是其晶体晶胞结构,而晶胞是保持整个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几何性质的最基本的构造单位。因此,在讨论晶体结构时,常采用晶胞结构图示进行,也就是只要知道了晶胞的结构情况,整个晶体也就清楚了,因此教材中用NaCl晶胞模型、CsCl晶胞模型、干冰晶胞模型进行教学。但是二氧化硅晶体  相似文献   

20.
晶体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类题型就是给出晶体结构的一部分(必须是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即晶胞),求晶体的化学式.解答这类习题通常采用均摊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