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20,(2):80-82
<正>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中小学生每天都要参加的体育活动。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主动练习,让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玩"得起劲、"玩"出名堂、"玩"得持久,充分体现目标引领在体育大课间中的独特作用,是合肥经开区学校近年来努力探讨与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当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007年以来的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相比,不仅在时间上增加到25~30min,而且在名称、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阳光体育大课间是为了有效落实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活动一小时,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出班级、走向操场、拥抱阳光、拥有健康。把大课间定性为校长的公开课,笔者有着这样的经历。一、初来乍到的震撼与思考因工作岗位调整,机缘巧合之下笔者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初来乍到的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的大课间。下课铃声一响,伴着进场音乐和口令,全体师生准时到达操场。精确到秒的精致化大课间结构化安排,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此起彼伏的呼号,全校师生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学校在每天早上、上午、下午第二节课课后安排20-30分钟的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传统的课间操活动进行改革,改变了学校课间操长期固守的一种模式,使得其时间延长、项目增加、内容丰富,充分使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休息调整等功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品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1.成立学校体育领导小组,研定品牌大课间活动的目标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目标的具体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单一的传统的课间操在辽宁、天津和重庆等部分省市已逐渐延伸为一种学校体育活动的新形式———大课间体育活动。有人说:“大课间体育活动象一朵艳丽的奇葩,深受师生的喜爱”;“大课间体育活动象一首抒情诗,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究竟怎样科学、高效地实施大课间活动呢?我们认为必须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室外大课间活动;第二,室内大课问活动。本文重点研究构建室内大课问体育活动模块方案的问题。一、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1.研究时间: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7月15日。2.研究对象:南京市十个区县的部分中小学校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7.
《体育师友》2015,(5):32-35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基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提出全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的实施理念,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论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育人育体、立德树人作用,促进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国家教育部于上世纪末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现已在全国不少城乡学校得以蓬勃发展.近两年,我在八省两市检查为贯彻素质教育、摸索使学生每天参与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教育模式近60多所中小学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多则每天课间安排40分钟,少则25分钟,平均达到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积极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中小学开展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1加强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从管理范围上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宏  相似文献   

10.
<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全应遵循"预防为主,妥善处理"的原则,其安全预案的制订可分为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两个部分。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防范(一)机构组成及职责1.成立大课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安全校长为副组长,年级组长、体育教师、班主任和校医务人员为主要成员,各司其职。具体措施:(1)每学期开学两周内组织召开大课间活动联席会议,落实和细化各部门职责,仔细研讨大课间计划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国家教育部于上世纪末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现已在全国不少城乡学校得以蓬勃发展。近两年,我在八省两市检查为贯彻素质教育、摸索使学生每天参与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教育模式近60多所中小学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多则每天课间安排40分钟,少则25分钟,平均达到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总体说来,  相似文献   

12.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走访等方法 ,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开展后的效果等几方面作了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 ,以期丰富目前匮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理论 ,为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全面展开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益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活动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更长,活动内容更多,组织形式更灵活,练习强度适宜。由于大课间不强求正规的场地和器材,又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实效显著。教育部体卫艺司杨贵仁司长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本期专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开展大课间成功的实践经验以及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的对策方法。我们要认识到,大课间的落实需要从行政方面自上而下地建立健全常规管理制度,所以从学校校长到体育教师、各班班主任都是大课闻活动的主导力量,只有全员动员起来才能将大课间搞得红火,搞得热烈。  相似文献   

14.
就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在遵守大课间体育活动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潜在功能,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16.
党晓红 《体育博览》2011,(7X):94-94
为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中小学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抓手.在过去的一个时期里,一些地区,部分学校成功地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打造成了学校的一种文化品牌,成为了学校一条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大课间体育活动今后能不能在一种健康的环境中发展,从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所涉及的元素来考量,应该要处理以下十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有幸成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者和具体操作者,亲身经历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从探索实践到发展与完善的全过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优点是比以往的课间操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既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又有张扬学生个性特点和意志的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19.
王浩 《中华武术》2020,(5):10-11
体育大课间是小学教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日常学校生活中有着固定的时间安排,对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在国家加强对小学体育基础教育的重视和建设的背景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改革。本文将围绕这一内容展开探究,发掘和建立起大课间活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以从化希贤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为研究对象,以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为研究内容,以"贤文化"为引领方向,以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为依据,以学校环境为特色,建立一套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文章虽然只是该校情况的个案,但其质量保障机制运行的基本框架仍然反映了中小学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很多共性,对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