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叙事主体单一化 教育叙事研究的正确运用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深入了解普通个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教育生活的意义;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平等参与教育生活的同时成为教育叙事的主体.但在我国教育叙事研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叙事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以至于教师几乎成为叙事研究的唯一主体,这一点可以从目前我国一些教育期刊开设的"教育叙事"专栏中所刊登论文的类型、内容等方面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教育叙事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研究方法。"教育"是这种写作形式的内容,其他非教育内容的"叙事"不属于"教育叙事";"叙事"是这种写作形式的行文方式,有日记、书信乃至课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育叙事的概念叙事研究的范围很广。"叙"为叙述,"事"为故事,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故事。2003年第9期《中小学管理》有篇邱瑜的文章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叙事的概念叙事研究的范围很广。"叙"为叙述,"事"为故事,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故事。2003年第9期《中小学管理》有篇邱瑜的文章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历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教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教育性"。具有双重学科属性的教育史学,其叙事研究也兼有教育叙事和历史叙事的特点。教育史叙事的"真实性原则"体现在"生活真实"、"逻辑真实"以及"情感真实"三大层面;其"教育性原则"体现在"教育性的历史"和"历史的教育性"两大层面。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历史的"真实"叙事得以被重新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关于"叙事教育案例"与"叙事心理咨询案例"的思考 用"千呼万唤始出来"来描述叙事心理咨询的出现较为贴切.记得一年前教育系统正在宣传与推广"教育叙事案例"这样的科研形式,我把我的一个心理咨询案例作为"教育叙事案例"上交,结果引起了争议.评委认为:心理咨询案例不可以作为"教育叙事案例",因为以前没有先例.我对照了关于"教育叙事案例"的一些要求和标准,认为有些心理咨询案例本身就是以叙事的形式来达到咨询目的的.整个案例有开始,有发展,也有在当事人叙说故事过程中,辅导者通过引入理论或方法,使当事人不断发现自己理念的遗漏,从而达到心理咨询(或教育)的目的.整个心理咨询的过程完全符合"教育叙事"的要求.但最终评委还是认为心理咨询案例和教育叙事案例还是不可以等同,我只好作罢.  相似文献   

7.
《庄子》是一本故事集,它的一个个故事就是一件件教育叙事研究,今天的教育叙事研究难与其媲美。其名篇《庖丁解牛》仅短短的366个字,就蕴含着"经验之塔"、"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视听理论和学习理论。庄子教育叙事结构与方式,包含着多种教育技术的实践模式和新教育技术方法。对教育技术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庄子阐述得也相当深刻。《庄子》是一处未开垦的教育技术处女地,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技术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生存叙事作为叙事研究的新取向,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智慧。在叙事主体上关注"我"的存在,在叙事内容上对善恶进行无差别的整体呈现,在叙事过程中注重倾听和对话,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上追求的题中之义。在实现人文关怀、本真指向、话语转换的逻辑要求和机理向度下,生存叙事要通过叙"事理"、叙"情理"、叙"哲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性、移情性、参与性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9.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亲近教师、贴近生活的教育研究方式,日益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可是,在长时间的教育叙事阅读中,笔者总感觉有些叙事有"随意升级"的现象——作者似乎总喜欢用"大圆满"的形式来结尾。现摘录几例。  相似文献   

10.
以质的研究为取向的教育叙事研究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不过,这种意义的获取需要建立在对教育叙事研究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与一般认为教育叙事研究就是"教师讲自己的故事"不同,本文强调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品性,并指出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基础上做有研究品性的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本和图像叙事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通过解决"叙说什么""如何叙说"的问题以达致教育的目的。文本与图像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两种最主要的叙事形态,有差异与对立,各有优势与劣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叙事应与时俱进,实现文本叙事的日常化、大众化话语转换,提升教育主体的视觉素养,消解文本与图像叙事二元对立,实现"语图互文",增强教育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叙事探究是关于"讲故事"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个基于现象基础之上的"从现场到现场文本再到研究文本"的过程。"三维空间"是教育叙事探究的核心概念。教育叙事探究者在获取现场文本时就时刻处在不同的"三维空间"中,进而寻找到教育的真正问题。过往关于教育叙事探究存在三种质疑之声:没有理论假设的叙事难以提取结果,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低,理论提取呈现多元化。清晰地认识"三维空间"的概念有助于对三种质疑之声的再认识,进而在整体上对教育叙事探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叙事"这一原本有些陌生的术语开始逐渐被一线教师了解并运用。在课堂教学、校本培训、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叙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小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之举。一、教育叙事的特点教育叙事是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教师用自己熟悉的言语方式来表达和叙述教育教学中所发生  相似文献   

14.
孔波 《班主任》2005,(10):23-24
叙事,原本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领域来的一种方法.简言之,"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邱瑜)教育叙事因对日常教育生活"真相"的逼近与关注,近两年来,受到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及一线教师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教育博客叙事指教师利用博客技术的"零壁垒",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在博客上进行教育叙事的研究方式。教育博客叙事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存在着不足。教育博客叙事有助于提高一线教师教育研究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了叙事研究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叙事研究水平。同时,教育博客叙事也存在受硬件设施信息技术条件限制、信息失真影响、研究者水平良莠不齐、易形成零散断续的顿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治课教学》2008,(2):63-64
1.叙事主体单一化 教育叙事研究的正确运用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深入了解普通个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教育生活的意义;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平等参与教育生活的同时成为教育叙事的主体。但在我国教育叙事研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叙事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以至于教师几乎成为叙事研究的唯一主体,  相似文献   

17.
校长教育叙事有利于激发专业精神、提升专业修养、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专业智慧。中小学校长教育叙事的内容以自传叙事和管理叙事为主。在进行叙事时,要注意明确叙事的主题或意蕴,构思叙事的内在结构或主线,关键情节要"深描"。  相似文献   

18.
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叙事的概念和叙事研究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了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进行的叙事研究的种类,即教育叙事.力图厘清叙事与教育叙事的关系,加深人们对"大叙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1.叙事主体单一化 教育叙事研究的正确运用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深入了解普通个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教育生活的意义;需要理论者与实践者在平等参与教育生活的同时成为教育叙事的主体。但在我国教育叙事研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叙事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以至于教师几乎成为叙事研究的唯一主体,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叙事研究:故事中的生活体验与意义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项实践的事业,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性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合理性基础。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教育叙事研究仍然归属于"叙事活动"这一范畴,它强调研究结果的意义性和可诠释性,而不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在文本写作上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规范,本文提出教育叙事案例应体现问题性、情境性、故事性和意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