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华 《科教文汇》2007,(9Z):104-105
新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行为,变“复制”为“建构”、变“传授”为“促进”,变“传授”为“促进”,变“控制”为“引导”,变“独白”为“对话”,变“教学”为“研究”。  相似文献   

2.
练就绝活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凡状元都有笑傲江湖的独门绝技。“金牌工人”许振超,青岛港的桥吊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在普通桥吊岗位上“吊上吊下”30年,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的项尖绝活,是一名世界级的桥吊专家,青岛港也因此成为了全球航运界的知名品牌。“工人教授”李斌,上海液压泵厂  相似文献   

3.
《管子·轻重》“■”的经济意义张涅一、“”作为经济基础“”,篆体为“”,现代简化为“谷”。在古汉语中,“谷”、“”不能通用。“谷”是地理术语,篆形作为“”。“”表对峙的山,“”表山间狭长峡地,“”表泉出口,会意甚明。《尔雅》曰:“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相似文献   

4.
魏道儒 《百科知识》2009,(20):47-49
佛教典籍就是人们常说的“佛经”。“佛经”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泛指佛教的所有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以及各种佛教著述,我国古代称为“众经”、“一切经”,现在常用的名称是“大藏经”。二是特指“三藏”中的“经藏”部分,被认为是释迦牟尼所说,并为后代记录整理的所有经典。这些经典一般都以“如是我闻”形式开头,表明经典内容是亲自听闻的佛语言。  相似文献   

5.
按照传统观点,墨家的“推类”是一种类比推理,但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困境。从“推类”的推理结构看,墨家“推类”的“故”“理”“类”“辞”的推理结构并不是一种类比推理,“理”和“类”只是保证结论“辞”成立的一个共支撑条件,这个条件主要表现为类同准则,其中,类同准则的支撑强度决定了结论“辞”是真的、是可满足的或者是假的。墨家的这种逻辑思想具有意象性和非形式性,这也决定了中国逻辑思想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6.
有和无,是相对而言,有“有”才有“无”,有“无”才有“有”,二者相辅相成。如,有“有氟冰箱”,也有“无氟冰箱”;有“用电的冰箱”,也有“无电的冰箱”等等。本文所说的,在“无”字上作文章,就是相对“有”而言的。提出这个问题的理由: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带“无”字的产品亟待开发。如,人们穿的袜子,虽然品种繁多,但都存在着穿后有脚臭味的问题。人们盼望将“有臭袜”变成“无臭袜”,穿着舒服,又无异味。再如,现在有寺庙的旅游景点,有人烧香拜佛,烟雾弥漫,污染环境。人们希望将“有烟香”变成“无烟香”,让它既能满…  相似文献   

7.
黄文芝  赵晶 《知识窗》2023,(3):57-59
张家口学院以北京携手张家口冬奥会举办为契机,为冬奥会的举办储备了大量“懂文化”的人才。基于此,文章探究构建“冬奥会+地方文化传播”“四联动”矩阵式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课”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内涵建设+条件改善”联动,“专业建设+党的建设”联动,为同类院校的特色化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投资未来     
“风险投资”,叫“创业投资”更为准确,这个词翻译成英文是“Venture Capitel”,“Venture”的意思是创业,而没有风险的意思,所以名正言顺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倪培森 《知识窗》2006,(1):44-44
“三朋四友”源自民间俗谚。“三朋”本来是指云游八方。四海为家,临时搭篷居住的“三篷”,即放牧的“鸭篷”,打猎的“弓篷”、烧陶(或炭)的“窑篷”。能同从事不同行业的人结交,说明朋友众多。时日一长,“篷”谐音为“朋”。“四友”原指最可靠的四种朋友,即“江湖义友”、“同窗学友”、“知音好友”、“困境难友”。这四种朋友,大都肝胆相照,休戚相关,志趣相投,心灵相通。与“三朋”合用,约定俗成为有固定语义的成语。  相似文献   

10.
李喜玲 《现代情报》2002,22(7):151-152
“动”“活”“思”“行”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能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素质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4,(5):11-13
中国民间流传关于“暴富”的手段中,“卖药”是仅次于“强盗”的——当然此“强盗”已非彼“强盗”。老三是谁?有人自然想到了和“卖药”师出同门的“医疗器械”,原因很简单,“强盗”的同门自然不能再当选的,在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医疗体制,“卖药”的同门自然成为众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理念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城市”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作为巨大的系统,“数字城市”涵盖着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数字城市”不论从本身的建设架构、建设初衷,还是服务对象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数字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非技术层面上的人文因素,“以人为本”是“数字城市”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轨迹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数字城市”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决定“数字城市”建设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决定能否“人和”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于是否充分考虑“以人为本”。本文从“人本”的角度分析“数字城市”对未来城市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这种影响对“数字城市”建设的潜在要求出发,提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数字城市”规划思想,将“以人为本”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3.
“中”是一个重要观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中”这个概念中国由来已久,是尧舜禹时代就有的思想,经孔子“祖述”过来加以弘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之一。  相似文献   

14.
葛秀华 《知识窗》2023,(5):15-17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与博物馆合作,校馆共同培育旅游高职生工匠精神,以“美”为主线,以文物为工匠精神之载体,设计并实施“四美”教学项目,让学生通过感受文物之“美”,解读文物之“美”,传播文物之“美”,创新文物之“美”,感受和践行工匠精神,以隐性教育的方式,达成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陈雅玲 《知识窗》2007,(9):10-11
过去,所有“移动”的概念都是负面的,例如“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现在,移动代表机会。移动者随时在寻找最有利的时空,把自已“投资”在最有效益的地方。全球化时代,“移动力”就是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有关中西医的争论由来已久。当西医刚进入中国时,人们主张“中体西用”,后有“中西医汇通”,也不断有“废止中医”的呼声。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西学中”压倒了反对中医的声音。文革时期“针剌麻醉”、“一根针一把草”、“中医办学”使中医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医一方面受到国际关注,另一方面又受到科学界的质疑。几起几落,中医究竞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医?中医的命运如何?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受企业家“定位前”人力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影响,但取决于企业家“定位中”与“定位后”人力资本持续变动的“有机构成”。在此两阶段,特定的组织场景逐渐“嵌入”企业家“心智模型”,由此生成企业家“背景取向型人力资本”,进而驱动企业家进入“适应性学习”过程。由这类企业家主导的企业有能力实现成长的持续性。本文基于对苏浙皖企业家经营实践与心路历程的实地调研,对这种人力资本“供给”的机理做了理论分析与实际论证。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定向,复杂而又有序的系统工程,而长期以来,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和结构却取代或压抑着一种和谐、平等、充满活性和活力的“教育”生态系统,所以,解构“教学”中心观念及结构,使中学语文教育由“教学”走向“教育”,无疑于退出牛角尖放眼世界。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将不再是挖空心思炮制“教”的方法,费尽心机营建“教”的模式,而是创建“育”的环境,导演“育”的活动,研究“育”的内容,找回“育”的生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古籍《列子》中“盗亦有道”、“偃师造倡”、“愚公移山”三则寓言,对所体现的古代技术观念作了探讨。“盗亦有道”,强调运用人的智慧,顺应自然变化,“盗取”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偃师造倡”,认为用自然界的物质材料作代用品,人的技巧可与天地造化有同样的功效;“愚公移山”,原意表达一种弃智弃巧,苦干实干的精神。诠释新“愚公移山”精神改造中国社会、改造自然,对中国人产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微抵制”实践是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的重要内容,展现了权力机制下大众对强权的反抗,表征了大众的主体性觉醒以及对诗意生存情景的憧憬和追寻。“微抵制”实践借助“策略”与“战术”的矛盾关系而运行,大众采取“微抵制”战术,抗拒权力规制下的“策略”的束缚和限制,追寻瞬时自由和闲适生活,以此确证自我的生命意义和主体性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显露了人的解放意蕴。当然,“微抵制”实践不同于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微抵制”实践着眼于微观层面的民众的小规模、小范围的反抗,马克思的“革命实践”着眼于宏观层面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强调阶级斗争运动,因此“微抵制”实践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乌托邦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