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现状的分析,认为民俗体育存在功能的变异,传承方式的落后、单一和断层的缺陷,提出在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应完善其传承方式和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6):120-123
通过分析城镇化进程对民俗体育的影响,揭示了民俗体育存在发展战略困境,城镇化进程中市民生活方式变更对民俗体育带来冲击,以及民俗体育存在文化危机和传承人危机.最后,在国家、地方政府、社会、自身组织和学校等5个层面对民俗体育的发展出路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面临生存环境改变、人才流失、场地破坏、外来体育冲击、社会风俗转变等困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民俗体育旅游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良好城镇文化的塑造,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层面给予法律、政策、制度支持,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成立相关的民俗体育组织、扶持民俗体育传承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大对民俗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力等策略,推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完善政策法规与场地设施建设,保障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权利,以及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体育物质资源;应加强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加强体育深层文化的传递与构建,充分发挥社会其他体育群体的协同作用,使失地农民逐渐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安江是徽州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徽州文化,哺育了徽州一带的民众,也培育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新安江流域民俗体育生态环境遭遇了破坏,文化遗存犹如倾巢之卵,保护迫在眉睫.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繁育的土壤,营养供给站,是文化传承与保护必要条件.通过对新安江流域民俗体育所涉及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和人的价值观念等5项维度的现状评估,并从这5项维度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讨论了社区体育文化的涵义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等问题,依据国家相关法规以及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和高校的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SWOT分析等方法.在红水河流域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红水河流域生态体育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进行分析,旨在合理的利用红水河流域人、财、物等各种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对提高开发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中国城镇化为休闲体育发展带来的契机和诉求.研究认为: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休闲体育的价值顺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私人领域为休闲体育发展开拓空间;文化模式的改变为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在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休闲体育要与社会结构转变相结合,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要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最后提出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休闲体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红水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畴、自然资源等文化支撑展开分析,阐释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的丰富意蕴,认为红水河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母亲河,孕育流域各民族文化,哺育流域世代各族人民。因此,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对铸造红水河流域各民族的灵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以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为个案,研究民俗体育融入现代生活存在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探讨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的传承和发展。结果显示:社会的快速转型给民俗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对民俗体育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体现出多元素融合的特点。充分挖掘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探讨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生成机制,才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通过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传承的调查分析,对突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实现传统体育文化取向的合理定位,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重建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等新的语境下,有着浓郁乡土情结的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契机,而民俗体育的发展又是新的文化语境形成的现实需要。在新语境下应通过把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放在首位,对民俗体育传承人要准确把握;民俗体育产业化要适度并本着"人无我有"的原则进行;有意识地扩展民俗体育文化空间等策略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进一步厘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南水北调地域变迁中嬗变的基础上,提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措施: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生态民俗体育,采用现代化发展的方式发展大众化民俗体育,以此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5,(5):99-103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以体育现代化和民俗体育理论为逻辑起点,阐述了民俗体育现代化的意义,提出了实现民俗体育现代化路径并指出其过程中应注意问题,旨在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推动民俗体育的现代化适应,使我国民俗体育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分析了客家民俗体育的现实困境和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客家民俗体育面临生人参与主体增多、传统组织解体、传承场域文化生态嬗变以及传承方式失范等困境。建议: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组织体系;重塑现代传承场域;构建人民共享的现代传承机制等促进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以全民健身和四体会的召开为契机,通过对安徽省民俗体育现状的研究、分析,探索出适合安徽省民俗体育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发展的科学化;提升民俗体育的现代性;在突出文化价值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经济价值;在继承中发展民俗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7.
黄佩华的长篇小说《生生长流》描绘了红水河流域一个百年家族的风流传奇沧桑史,展现了绚丽多姿、诡异神秘的红水河文化,深刻揭示了红水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民间体育是指在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当中广泛流传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竞技游戏和民俗娱乐活动,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民俗性、游戏性、表演性和节庆性等特点。襄阳民间传统体育历史悠久、项目众多,对丰富襄阳人民的体育生活,强健民众体魄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体现了襄阳人民的体育创造力。随着城市化进程,襄阳民间传统体育应借助城市的综合文化融合能力和文化辐射势能,不断提高其文化品位,得到更妥善的保护和发展,向更加广泛的地区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万载傩舞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传统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文化形式以及宗教、民俗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万载傩舞其地域进行研究,并对傩舞以及万载傩舞的发展进行浅析,针对万载傩舞与民俗传统体育的关系,对万载傩舞所展现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属性以及其内容剧情中各种体育文化相关体育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现代环境当中万载傩舞的传承以及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俗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发展中继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教学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将民俗体育融入中学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继承民俗体育文化,同时也能够发展民俗体育文化,进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以民俗体育文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出发点,进而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