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能否正确有效地应对负面新闻信息,成为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媒体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对负面新闻信息报道和新闻执政能力的内涵解读入手,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为二者的良性互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当前政治新闻实践为切入点,分析了政府与新闻媒介的关系,并探讨政治新闻实践运作的良性互动机制。在实际运作中,通过政治新闻,逐步提高新闻执政能力成为现代各国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深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建立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基础上的,在社会、政府和媒体三方的特殊环境下得以孕育和发展。该制度的发展符合了环境变革、媒体舆论监督、政府与民众信息互动和政府提升执政能力等各方面需要,目的是让政府更好地协调对内对外的关系,与公众更好地进行沟通。而政府信息的及时发布,有效到达和有效的互动正是健全深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美  胡泳 《新闻记者》2012,(2):33-40
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是对外传播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领域。如何报道负面新闻信息,既是对媒体传播能力的考验,也是检验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一个契机。本文以7·23动车追尾事故为个案,以中国日报网站和新华网英文版对事故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与个案研究结合的方法,考察两家网站在报道负面新闻信息方面的表现,借此分析中国对外传播中负面新闻信息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侯磊 《新闻世界》2008,(12):22-23
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根据国家、公众利益和受众的接受心理,对受众进行正面的引导,弱化负面新闻信息的负效果,化解负面新闻信息传播中的消极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一般地说,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的积极作为主要是传播信息以矫正视听、沟通互动以疏解民声、设置议题以引导舆论。本文将以各大媒体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文本,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媒体人对负面新闻持有偏见,认为负面新闻就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报道。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闻思想下,负面新闻一直是媒体不敢触摸的禁区。近些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信息透明与公开的程度提高,随着舆论环境逐渐宽松和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从一些固有的新闻宣传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正确区分"负面的报道"和"报道的负面",负面新闻有了宽松的报道空间。但是,如何处理好负面新闻和正面新闻的比例,如何掌握负面新闻和正面新闻传播的节奏,如何让负面新闻不会产生负面影响,都是我们媒体人应当长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于政府而言,对待负面新闻信息传播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治理举措,否则社会舆情混乱无序,必会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一、Web2.0①环境下负面新闻信息传播呈潮涌之势"受不同利益的支配,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团体面对共同的社会问题,必将形成不同的意见倾向,使社会舆论呈现多元状态,甚至呈现纷扰状态。"这为负面新闻信  相似文献   

8.
求佳英 《大观周刊》2012,(44):17-17
我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和危机的频发期。新闻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对外传递信息以及与公众进行沟通的重要平台,在增强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的信息传播能力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政府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对于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也有所突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负面新闻信息传播功能的分析和解读,进一步探究正确进行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负面新闻信息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极的事实所释放出的信息。"①它通常包括地震、飓风、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社会上的对一切违背法律或伦理道德,与人类社会进步潮流逆向而动、损害人类利益的事件或现象。负面新闻信息不同于负面报道。负面新闻是那些产生了负面效应的新闻报道,而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11.
做好舆情工作对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会对政府形象以及政府决策产生影响。构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打破地方政府部门和区域之间的信息壁垒,对于提升地方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提高政府机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面对政府信息公开大潮,作为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研究的问题和背景
  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政务微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政府机构、公务人员纷纷入驻微博,将其作为信息发布和官民互动的重要平台。如何利用政务微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回应公众关切,释放社会焦虑,促进信息传播,有效引导舆论,已成为考验各级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范永同 《新闻战线》2015,(3):125-126
在多元媒介传播时代,负面新闻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影响,其负面新闻在恶化高校思政教育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造成冲击,给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带来挑战。笔者根据多年教育经验,对负面新闻进行概括,并将负面新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解决措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现如今,人们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新闻信息频现,其中不乏负面新闻。由于负面新闻不具备公共价值,且对社会生活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发  相似文献   

15.
负面新闻信息如何传播一直是我国新闻传播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讨论这一问题具有更深刻的意义。本文认为,所谓负面新闻信息,是指负面性社会事实的新闻报道。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在一定条件下是必要的。对于负面新闻,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是辩证处理新闻现象,真实全面报道新闻事实,多种渠道传播新闻信息,力求负面新闻事实传播收到正面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时代,公务员参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管理工作,是政府执政能力和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因此,探求公务员的传媒素养与其执政能力的关系,探寻公务员如何处理信息、引导舆论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南京市处级以上干部传媒素养调查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91.27%的政府官员表示当前迫切  相似文献   

17.
广播媒介促进党的执政能力--搭建起民众与政府互动的沟通平台 在国内新闻广播服务中,热线理政栏目或节目近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信息能力的涵义,分析了地方政府在信息能力建设中出现的诸如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不足、网络过分自由的言论引发政治危机、信息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论证了提升政府信息能力的必要性。针对政府在信息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信息互动的政府网站、开展干部信息能力培训工程、设立首席信息官、转变政府职能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面对媒体,考量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目前,许多领导干部在应对媒体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实际上,掌握面对媒体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学会正确面对舆论监督,把握危机时刻媒体沟通的基本原则,领导干部在面对媒体时就能够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政府行为 对政府行为的解释=政府形象传播"这一框架,优化与完善政府形象,一是政府通过调整和修正自身行为,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和绩效,进一步加固、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已有的良好形象;二是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大众传媒,强化对社会公众的有效信息传播,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在公众中建构符合客观实际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