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答研究生要获得学位必须在规定的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的规定是否合理问题,文章归纳了正、反和折中的三种观点,详细调查、考证和统计了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数量、文科硕士生、博士生数量及每年可能的发文数量,分析了三种观点的利弊和大多数高校仍然没有取消这一规定的原因,认为硬性规定是不合理的,应该将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鼓励、提倡及时将科研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对确有水平的论文,不论发表期刊的档次如何,甚至是否公开发表,都可视为重要参考,但不能作为是否授予学位的唯一标准,应建立与完善学术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强化质量要求,完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明确各种期刊定位,加强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2.
缩短发表时滞 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总被引:55,自引:9,他引:46  
张莉  张凤莲 《编辑学报》2003,15(5):331-332
论文的发表时滞是评价一种期刊好坏的重要指标。对一些国际知名期刊和我国一些期刊的发表时滞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期刊的发表时滞相对于国际知名期刊偏长。为了缩短发表时滞,提出了几点建议:缩短刊期;加速全文上网;栏目设置多样化;加快稿件的处理;加大退稿率;工作流程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缩短学术论文审稿周期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决定性环节,毫无疑问这一环节的完成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对学术期刊而言(本文以数学期刊为例),过长的审稿周期至少会带来以下三种弊端:1)造成期刊“出版时滞”。目前,科技期刊界都用“出版时滞性”来衡量论文的发表速度,在期刊评优时把“出版时滞”作为参考条件;作者也把期刊的“出版时滞”作为自己投稿时考虑的因素之一[1]。审稿周期过长必然造成论文发表滞后,从而影响到期刊的“出版时滞”。2)影响所发表论文的“时效性”。在如今的信息社会里,数学学术论文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经过较长的审稿周期后所确定可录用的…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博士导师吴慰慈教授认为,对现代信息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现代技术主要指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以多媒体为特征的计算机技术、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通讯技术以及以光盘为研究对象的海量存贮技术”①。在这三个方面,研究者的视角多集中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上,光盘技术研究相对滞后。根据戴龙基等主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中确立的13种档案学核心期刊,以中国期刊网上刊载的光盘技术研究论文为来源,以1994——2001年为时间跨度,笔者对发表在以上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了统计。统计表明,有关光盘技术研究论…  相似文献   

5.
高被引论文是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建立的基石,反映了期刊聚焦前沿热点,受读者关注度高,学术影响力大。本研究分析了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发表年限和次数分布、作者所属机构和专业学科领域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0年,31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共发表了217篇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高被引论文。其中,《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期刊影响力最大。各大学学报、各省农业科学和农业学报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作者所属机构多数为期刊主办单位,或与期刊主办单位处于同一行政区域的单位;在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中,农学、园艺和植物保护方向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多。基于此,提出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和组稿时,可根据以上特征调整工作重心,旨在助力高影响力论文的产出和期刊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发表在期刊中的科研成果,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应用到物质生产中。在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是产品还是商品的问题,需要通过论证论文才能得出答案。  相似文献   

7.
从学位论文化的引文分析看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怡  徐芮 《津图学刊》2002,(3):40-44
通过对天津医科大学2001年86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所引文献的数量、语种、文献类型,年代及出版物等的统计调查,并与国内同学科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硕士生在参考文献时首选英文文献,期刊类文献为主要文献源,外文期刊引用明显高于中文期刊,中文多选自发表后第3年的文献,外文则多选自发表后第4至6年期间的文献。本文归纳出我校研究生常用的72种中文、87种外文期刊,对图书馆适当调整期刊的订购,进一步提高馆藏期刊收藏的质量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的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是期刊所发表的受基金资助论文篇次与全部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本文统计分析了19种期刊1987-1992年基金资助指数的情况,发现同一学科中一个期刊学术地位高,其指数就高。综合性学术期刊(含多学科)的指数普遍高于单科学术期刊。在这6年中,总体都呈指数上升趋势,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S形台阶样递升,提示基金资助指数是评估期刊的一个有效的佐证。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论文发表的年份、论文作者及其所属的机构、发表论文的期刊、论文内容主题等方面,对我国2006-2009年发表在期刊上的编目研究论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肖超 《出版与印刷》2019,(1):32-37, 38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编辑学报》等13种编辑出版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数据分析和阐述。研究发现: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5种期刊,刊发高被引论文较多的年份均在2000年后,高被引论文作者多为科技期刊编辑。发表在期刊第1—6期的高被引论文较多,且呈递减趋势,而发表在期刊第7—12期的高被引论文较少。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最关注科技期刊、期刊编辑、数字出版三大研究主题,不同编辑出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10年被SCI收录的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的数据为基础,利用JCR提供的国际期刊文献计量指标,从发表论文期刊的国别、影响因子和我国国际论文的学科分布等视角分析研究了我国国际论文的发表态势,同时从国际期刊发表我国国际论文的发文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国际论文对国际期刊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2.
论文发表时滞(DPA)是衡量期刊时效性的重要指标,国际上普遍认为科研成果的首发权以发表日期为准。DPA的延长对期刊稿源质量与数量、刊物声誉均造成不良影响,其中许多科研领先信息就会失去价值,论文也就失去了应用意义。只有缩短DPA,才能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应用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获得10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2003-2012年发表的、总被引频次≥80次的84篇高被引论文.研究分析了84篇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发表年代、作者和作者的机构,以及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等,探讨了最近10年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图情专业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8年10种国情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逐篇统计表明:各刊发表论文的平均周期最短的为4个月,最长的有8个月,平均在半年以上。论文发表的周期与期刊出版周期关系不大,同为双月刊,有的发表周期为4个月,有的却为8个月。单篇论文发表周期差距很大,期刊平均时差最短的为6个月,最长的为37个月;就单篇统计,有的论文在送交当月就被发表,而有的论文发表周期却长达38个月。图情专业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统计分析@冯攸联$山东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它记录着科技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科学论文能否发表取决于论文本身对该学科领域现状及其发展有无贡献及贡献大小。科学论文的发表为其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可能。对科学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就是分析论文内容的价值所在。通过它不但可以反映刊登论文的期刊质量,而且可以评价论文作者的科研水平及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一般来说,论文价值的大小除与论文本身因素有关外,还与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有关。本文试图通过讨论评价科学论文质量的方法来说明评价科学论文的作用与意义。1.科学论文发表前的质量评估科学论文发表前一般采用同行评议方法进行质量评估。1.1同行评议过程同行评议方式主要是发生在论文成文后,发表前对论文的讨论及投稿后的“三审”过程中。该方法是期刊论文质量前期控制的一种手段,是编者选择优秀稿件的有效措施。(1)单位公议单位公议是指作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同事对论文的讨论。为防止论文作者署名和内容数据失实问题及保密失当问题的发生,期刊编者应采用在论文投稿前经单位公议的方法,对论文进行核实完善,这样既有利于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也有利于活跃本单位的学术气氛。(2)三审制度审稿制度是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非法学术期刊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中,论文发表情况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评价要求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评职称、科研业绩考核、取得学位等都需要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正规期刊容量有限,广大作者缺少论文发表的足够空间或者由于论文质量欠佳难以发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非法期刊留出了空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期刊数据库并列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检索,以及与外文期刊相应作者形式发表论文的对比,对我国并列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并列第一作者"是作者的合法权益,随着科研合作的深入,应该接受并提高其发表比例.文中提出了编辑与编辑部正确处理该类论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SCI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比较SCI和CST-PCD收录论文的变化趋势。2000年SCI收录期刊刊出我国科技论文3万1 040篇,其后逐年上升,到2009年增加到12万6 249篇,增加了306.73%,较同期CSTPCD收录期刊刊出的我国论文增加百分比(190.20%)高出116.53百分点。10年来,SCI期刊收录的中国论文的几何平均增长速度为16.86%,CSTPCD的几何平均增长速度为11.24%;发表在SCI期刊上的中国论文影响因子≤2的论文数平均为72.21%,≤3平均为85.42%。10年来,我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中国论文数量逐年上升,增加幅度明显高于CSTPCD,但其影响力有限。要区别对待SCI期刊,控制在影响因子≤3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鼓励在>5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发表的论文及其载体的语种与国家进行分析,研究在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科技交流语言的变化情况.运用时间序列的方法、以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科研产出的主要指标,统计特定时间段内各个获奖国家的科学家人数、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总数及论文语言的分布,并对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发表在不同国家期刊上的论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①德国和英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人数最多,德国的获奖人数呈下降趋势,美国则相反;②各国科学家发表论文的语言分布以德语和英语为主,德语的使用量逐渐减少,英语则逐渐增多;③各国获奖科学家所发表论文的载体主要是本国期刊和美国期刊.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建设》1989-2000期刊工作研究成果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期刊工作文摘(1989-2000)》为样本,统计分析了发表在《图书馆建设》上的有关期刊工作研究方面的文章,揭示了论文的研究内容、论文作者、论文分布及引文分布的状况与规律,展现了1989-2000年《图书馆建设》期刊工作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