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前,高校学生在校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逐渐增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进行准确的法律界定,在区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不同类型、研究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剖析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实务中校方民事责任承担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机制的建议,对于及时解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纠纷、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7,(21):41-43
本文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高校与学生关系为研究点,阐述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特点,通过案例来剖析其常见类型,进一步分析了事故诱发原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有效防范措施,对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及其法律责任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逐年增多,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家长陷入无尽的纠纷之中,制定专门的法律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和一般的人身伤害事故的差异性,并对我国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的研究,对于妥善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依法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及其法律责任划分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以及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有效防范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建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防范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防范和处理机制,提出了维护和谐校园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程显志  周璐 《华章》2007,(2):95-96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逐渐增多导致因此引起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也成了各高校、高校师生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涵义,高校与高校学生的法律关系,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原则和学校法律责任的分类,从而明晰学校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尹海华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5):41-43,46
研究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对于明确划分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妥善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件,依法维护学生和高校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校,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文章论述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适用的四个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公平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9.
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范围做出了界定。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主要有三种: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与内部关系。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性质为侵权责任性质,其归责原则主要是过错责任原则,一定程度上适用公平责任原则。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定构成要件:一是侵权损害事实的存在;二是存在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三是高校的过失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四是学校有主观过错。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责任形式有高校承担责任情形,大学生承担责任情形,第三方承担责任情形以及混合责任情形。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处理难的现状,本文试图从法律视角审视高校的体育安全问题,通过对体育伤害事故类型的梳理,明确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在各类事故中的责任,并为预防和处理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贺慧  向艳 《中学教育》2009,(7):13-16
教师的小专题研究是基于教师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的研究,它是以教师特定的课堂、特定的教材、特定的学生为对象进行的。当前的教师小专题研究存在着点状思维削弱推进力度;教师内驱力的乏力降低研究的温度;专业支持的缺位消减研究深度以及成果享用个体化弱化研究的效益等缺陷。因此应该从加强领导,降低重心,差异对待,形成制度,建立共享平台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本案例中,来访者因为网恋受骗而形成了创伤,沉浸于对男朋友的憎恨之中,又因为自身性格及身边的环境而未能获得很好的疏导,从而沉浸于压抑的情感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主诉及对她的观察判断,将其诊断为重大生活事件应激方面的问题。在咨询中,咨询师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使用认知领悟疗法以及空椅技术、释梦等技术针对来访者进行了有效的咨询,使来访者解决了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安全的构成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安全由人身安全、学业安全、财物安全和心理安全等构成。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弱,安全易受侵害;有强烈的安全需要,受害后伤害明显;安全知识缺乏,安全素质偏低;处于成长期,社会免疫能力弱。大学生安全事关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事关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以及家庭幸福,学校、家庭和社会应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大力加强安全管理,构建校社防护体系,大力加强防护训练,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有效地保护好大学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探讨现有中小学学业评价奖励制度的去激励机制,认为现有的中小学学业评价奖励制度违背了有关教育心理学原理和激励理论,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对大多教学生而言具有较强去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生怨恨是其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所生发的一种不平情绪。这种情绪因自身的软弱无力而被迫隐忍于内无以宣泄。学生怨恨的生发关涉到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两个维度。其中,社会基础是指学生体验到伤害或挫折的外在条件,心理基础是指学生软弱无力的人格特质。而学生怨恨则是在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的交互作用下生发的。怨恨一旦滋生将对学生的德性发展产生着消极意义:它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扭曲;使自身德性趋向平庸;引起学生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等。学生怨恨所具有的消极意义要求学校教育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这种教育干预要从两个向度进行:一是采取教育措施预防学生怨恨情绪的滋生,二是通过合理的途径疏导学生的怨恨情绪。  相似文献   

16.
近期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自杀死亡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探寻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显得尤为必要与紧迫。文章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环境诸方面分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自杀倾向的成因,为应对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以期控制和杜绝大学生自杀惨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的个体因素不仅影响着其个人工作的成败,更重要的是深刻而长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也会对学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班级心理环境或氛围可能是教师人格影响学生发展的中介变量。教师的问题行为是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而教师的不良言行或问题行为又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或心理行为问题。消极的师生关系模式比积极的师生关系模式更能够强烈地影响到儿童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Combining scholarship on hurtful messages with research on humor as 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this investigation compared humorously and non‐humorously phrased comments that hurt recipients’ feelings. The topics of hurtful messa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ipients and the person who hurt their feelings, as well as recipients’ perceptions about the amount of hurt elicited and about the speaker's intentions and feeling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umorous messages used to convey hurtful information were seen as less intentionally hurtful, as expressing less intense feelings across most message topics, and as causing less hurt as compared to non‐humorously phrased commen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corporating humor may make hurt‐evoking statements more palatable to recipients than non‐humorously phrased hurtful commen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project for future research on hurtful communication and humor usage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受挫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受挫心理素质培养应引起社会的关注。文章剖析了大学生受挫心理的主要表现 ,分析形成大学生受挫心理的归因 ,指出大学生受挫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着眼于“知”的武装与启迪 ,“情”的营造与塑造 ,“意”的磨炼与坚定 ,“行”的规范与养成。大学生受挫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逆境和网络成瘾看大学生逆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逆境层出不穷,与之相应的应对方式却令人堪忧。有的采取一种极端的自伤或伤人的方式;有的终日陷入“无聊”、“郁闷”的旋涡不能自拔;随着网络的普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网络中寻求压力释放的途径而形成网络成瘾。面对这样的现实,对大学生实施逆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