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冗余在汉语修辞中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冗余是汉语交际过程中信息差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和其他事物一样,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各以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在冗余这个统一体之中.所以,汉语的冗余从修辞角度可以分为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两类.汉语中的积极冗余表现在语音和语义两方面.运用汉语的重叠、衬词、衬句、音节匀称等,可以使音调铿锵、节奏流畅;语义的冗余表现为内容的复现、蕴涵以及看似废话的语句,都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采用的.汉语中积极意义的冗余,反映了交际主体者的语用目的和语用策略.但运用冗余要适度,避免叠床架屋、啰嗦累赘的消极冗余.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生成性是语言的三个最重要的普遍现象之一。这三种普遍现象,都是语言本质属性的反映。粗略地说,冗余性涉及的主要是语言所负载的信息;模糊性更多是关系到语言中的概念;而生成性则关系到语言的整个机制。它们都是人类自然语言所共有的,但所涉及的方面又各有侧重。对这些普遍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对语言的机制和语言的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冗余与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的文字和声音形式都有大量的冗余。语言系统中的冗余现象可以减少意思的不确切性,提高信息的传递效能  相似文献   

4.
英语语言思维是英语语言符号运行的影响因素,在英语思维过程中,会产生特别的、与汉语不同的运行特性,其中包含抽象性、构设性及贯通性等.贯通性意为单独的语言单位可以在思维的映照下发生相互作用,让话语的联结变得更有意义.英语语言思维的特性在于:其贯通表现为回指功能及预指功能的强化,这和汉语是有很明显差异的,这种差异,正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被动语态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语言现象,也是英语、法语和汉语中所共有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得知英语、法语和汉语的被动语态在句法上有很多差异.正确地掌握英语、法语和汉语中的被动语态的异同,可以使人们的第二语言习得和跨文化交际更加有效,这使得对这三种语言的被动语态的比较研究变得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冗余现象存在于各种语言,且多见于日常会话中.英语运用中的冗余现象,及其与听力训练的关系,得到外语界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语言中的冗余现象,提高学生利用冗余信息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逐步成为英语听力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英汉翻译中,译者常常遇到文化差异引起的模糊语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模糊语的功能,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听说材料中的实例了解冗余产生的因素,阐明了在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辨别分析语言材料中的冗余信息,了解冗余现象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所能承载的有效信息,充分发挥冗余现象在英语听说训练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有许多汉语借词,其历史源远流长.汉语借词的语源以及借用主要有三种方式.这些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语言现象.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可以开辟社会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赋予语言学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冗余”存在于法律英语中的各个层面.法律英语正因其独特的冗余现象,使得英文法律语言更加精确、严谨并专业化.然而,法律英语中的种种冗余现象导致译者在翻译中难以驾驭,容易出现冗余失衡.从“功能对等”出发,译者应该根据法律语言文本的风格内涵,在翻译中对源语言中的各种冗余现象进行适当的增补和删减,否则便可能出现冗余不足或冗余过...  相似文献   

11.
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干扰因素常常造成部分信息丢失,影响了听力理解的效果,而语言固有的冗余信息又为成功的听力理解提供了条件.掌握和了解英语中的冗余信息对英语学习者提高听力水平和听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李曙英 《海外英语》2013,(3X):150-152
否定表达是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的语言现象。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体系等差异,两种语言的否定表达既有对等性,也有不对等性。英语中的一些否定句,翻译成汉语的肯定句比翻译成否定句更能体现英语句的表达本意和汉语的表达习惯。反之亦然。探讨英汉否定表达的差异及翻译技巧有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英语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是英语正式书面语中的一种典型句型.本文就英语和汉语语言形式与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英语无灵主语句结构特征和其主语的语义,根据无灵主语句生成的理论基础.提出在翻译英语无灵主语句时,要根据汉语结构的特点,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恰如其分的变通.  相似文献   

14.
从生成词库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和汉语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stejovsky(1991、1995)提出的生成词库理论关注语言使用的创造性。生成词库理论对词汇的内部结构、语义生成机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从生成词库理论的角度来看,英语和汉语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汉语语言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英语也一样。在教学某一话题的英语文本时,常常会遇到多种表达形式,其实所涉及的也就是英语语言信息的相互转换问题。事实上,英语中有许多相似的知识点,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可以互换,有的却只适合于特定的场合。[1]学生如果能够理解、驾驭意思相同的英语语言的多种表达方式,即英语语言信息的自由转换,那么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多数就能迎刃  相似文献   

16.
使用通俗英语,要从语言、信息布局和设计各角度满足受众“易获取、易理解、易使用”的要求,西方职场证明遵循此使用原则可以提升职场信息交流的效用.对汉语语境下信息交流的诟病分析结果,反映出推广通俗语言观的现实必要性.建议中国高校在语言教学中应注意培养本族学生通俗化呈现信息的意识和方法,海外汉语教学机构要以国际视野结合西方的通俗语言观传播通俗汉语.  相似文献   

17.
羡余性(或称冗余性)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如语言学家陈建民所言:“说话要是像文章那样干净,这种话听下去容易疲劳,效果差。”因此,从提高信息传递效果出发探讨课堂教学中的羡余现象,对于深化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特点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帮助。自然语言之所以能够完善地为人类的交际服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中含有许多多余成分。语言的多余机制使得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即使遇到外界的某些干扰,也不会影响理解。“羡余”(Redundancy)是从信息论引入语言学的术语,翻译到汉语中有人称“多余信息”、“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现代生成语法中的约束理论的相关术语和主要内容,包括约束三原则,并用英语和汉语中的语言事实证明所述理论,以此说明约束理论的普遍语法性。  相似文献   

19.
双关语是一种古老的修辞格,学者们对英语双关(pun)和汉语双关的研究日益深入,并从多角度向多学科延展。本文介绍了英语双关与汉语双关的生成机制,指出英语双关语生成的词源基础,以及汉语双关生成的文化因素;分析了英汉双关语生成机制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心理因素。理论基础既指出了语言的基本特点,又分析了交际的需求;心里因素则从语音联想、语义联想和语境联想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从专有名词的界定入手,探讨其词法、句法、语用等方面的运用状况,从而揭示其语用意义生成的机制,即常规关系生成机制和借代关系生成机制。借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汉语和英语双语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双语转换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由此可以明确专有名词社会文化构成基因、语用意义形成的认知机制和专有名词语用内涵状况。这种研究跨越了专有名词专指意义,深入专有名词的语用内涵,有助于帮助语言学习者认清专有名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活用状况,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专有名词转换为普通名词的基本规律。在跨文化语境的参考下,可以认清英汉语言中专有名词相同的语用生成机制。对翻译方法的探讨,有利于克服英汉两种语言中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