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探索我国优秀速滑长距离运动员的评价的生化指标和方法,为运动训练科学化提供理论基础支撑.以黑龙江省速滑队中最优秀的16名长距离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训练实践与生化监测的方法对夏训期间他们的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三项指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三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训练监控具有较好的实效性、科学性,体现了夏训期间训练效果和运动员机体对训练的反应,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机能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单板U型池国家队男子运动员在2010年冬奥会集训期间的身体机能状况和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进行生物学监控与评价,探寻其变化规律,为教练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家队8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集训期对其血清睾酮、皮质醇、肌酸激酶、血尿素和血红蛋白进行测试与评价,测试结果显示:在冬训和夏训期间,运动员的机能状况总体是较好的,但个别队员的体质状况和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及恢复情况波动较大,主要表现在夏训期间的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显著升高,而冬训期间则出现低血红蛋白和高血尿素现象.根据其训练的内容,认为夏训期间高强度、长时间的蹦床训练是导致队员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的主要原因;而冬训期间恶劣的训练环境和大负荷的训练量以及队员饮食条件较差是造成高血尿素和血红蛋白偏低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夏训期间教练应及时调整训练强度,来缓解运动疲劳的状况和机能能力的恢复,在冬训期间要特别注意铁元素、优质蛋白的摄入.此外,应该增加生物学监控的次数,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保质保量地完成运动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3.
研究短道速滑项目专项速度耐力的特征,为备战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运动员提供冰上耐力训练解决方案与训练监控手段。短道速滑项目的专项耐力训练应遵循专项性、周期性和系统性的训练原则,针对技术结构及能量供应方式,提出高强度间歇训练、变换距离(速度)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手段,配合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磷酸肌酸激酶(CK)、血乳酸(BLA)等可以反映训练负荷的生化监控指标的多维训练控制模式,保障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在北京冬奥会上摘金夺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六年的训练负荷反馈指标和机能反馈指标的采集、测试和分析,探讨上述指标对我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男子运动员成长存在的影响,为我省场地自行车男子短距离项目的持续高效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六年的训练周期中,对我省自行车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氮进行定期测试,并形成比较完整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优秀组和普通组的血清睾酮、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氮6年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血红蛋白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②在机能反馈变化方面,与优秀组相比较,普通组的血红蛋白平均值在2012年、2016年和2017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睾酮则在2012年、2013年和2016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③在训练负荷反馈方面,仅在2017年,优秀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平均值与普通组相比较,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对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男子运动员来说,血红蛋白在训练初期可能不是最主要的机能指标,但是到训练中后期可能会成为评价运动员恢复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②血清睾酮水平的高低对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男子运动员的成才至关重要,是训练初期就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指标;③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氮分别是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机体反馈指标,优秀运动员在训练内容转换的过程中,适应能力要好于普通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男子运动员在2015年夏季训练期间的训练负荷是否合理,及对其疲劳后恢复状况进行监控与评价.文章采用实验法,对运动员的血尿素、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生物学监控.从夏训过程中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波动来看,大部分男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良好,较好地适应日常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但个别男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有大幅度波动或始终处于正常值上限以上的现象,在部分训练阶段出现不适应训练负荷的情况,经过跟踪测试并及时反馈,针对个别运动员的训练负荷进行相应地调整后,运动员的机能状况都保持良好状态,并没有过度疲劳的现象发生,逐渐地适应了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短道速滑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负荷强度下机体的生化变化与机能状况,从而反馈机能诊断与训练效果,为训练提供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在不同训练阶段中,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晨血红蛋白有明显的随训练负荷量的变化而波动的趋势,血尿素氮各阶段虽有变化但不显著;无氧阈滑速需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明显的提高;不同训练方式的血乳酸特点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监控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后的身体反应状态,对提高短道速滑项目科学化训练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采用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短道速滑队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接受专项负荷刺激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心血管与免疫系统、骨骼肌系统与组织损伤和内分泌系统等指标都会发生变化,机体的各项机能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专项特征;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对负荷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并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对武术套路运动训练监控的可行性 ,对 2 4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进行了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 :在周大负荷训练后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升高显著 ,可作为评价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负荷的敏感性指标 ,而血尿素氮含量升高并不明显 ,表明血尿素氮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负荷的监测敏感度不高 ;在大强度间歇训练后 ,运动员血清 CK活性显示 ,院队各组比专项班各组升高显著、且恢复慢 ,各组内男子比女子升高幅度大 ,说明 CK活性的变化也受性别的影响 ,血尿素氮含量说明 4个整套的负荷量较大。提示 :教练员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严格控制负荷量 ,绝对不能出现量和强度同步增加的情况 ,以免运动员机体出现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9.
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大强度训练课前、训练后即刻及训练后次日晨的血红蛋白、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和血睾酮在训练后即刻明显下降,训练后次日晨又明显恢复,但仍未恢复到安静水平;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在训练后即刻明显升高,训练后次日晨又明显下降,但仍未下降到安静水平。提示训练内容比较合理,训练后队员机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疲劳,训练后次日晨疲劳明显恢复,队员能够适应当前训练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10.
范宏文 《冰雪运动》2011,33(2):8-10
血乳酸是评价训练负荷强度和专项训练要求最行之有效的指标,训练时测定乳酸值的变化,可以掌握运动强度和训练过程中代谢能力的变化。通过对黑龙江省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冰期训练中血乳酸的监控,发现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冰期某些有氧耐力训练后的血乳酸偏低,未达到训练效果;在无氧耐力的训练手段中,某些手段处于混氧训练阶段,未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整体看短道速滑冰期训练的乳酸值趋势偏低,在今后训练中应进行严格的血乳酸监控,随时调整训练负荷,以使训练达到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兆鹏 《冰雪运动》2013,(1):17-20,88
Na+,K+-ATP酶活性对训练负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利用Na+,K+-ATP酶活性衡量训练效果。评定不同训练方法对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能力的效能,对促进短道速滑项目科学化训练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省、市队短道速滑和未经训练受试对象采用间歇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运动4周后观察Na+,K+-ATP酶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短道速滑训练的受试对象Na+,K+-ATP酶活性要高于非训练组,并且训练年限越长,Na+,K+-ATP酶活性就越高;采用间歇训练法要比持续训练法更容易提升Na+,K+-ATP酶活性;动作协调性好的短道速滑运动员Na+,K+-ATP酶活性高于协调性差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实验提示:Na+,K+-ATP酶活性也可作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评定训练负荷和衡量训练效果的敏感指标,短道速滑运动员采用间歇性训练法的训练效果要好于持续性训练法。  相似文献   

12.
在速度滑冰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弯道技术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短道弯道技术与速度滑冰弯道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采用短道训练后,对其弯道技术的提高和专项能力的促进具有积极的影响。结果表明:短道技术训练可降低速滑运动员滑跑姿势,弯道滑跑时身体倾倒角度增大,从而形成更为稳定的弯道支撑,专项肌群和专项能力获得提高。为改进速度滑冰弯道技术和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及竞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短道速度滑冰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中的优势项目,其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先进性。通过对几个短道速滑强国的训练方法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展示了不同专项的训练方法手段的应用与发展特点,揭示出了短道速度滑冰高水平运动员的现代训练呈现出更加注重专项训练,更加突出强度训练,并围绕比赛灵活运用“周期”理论等几个特点,为我国短道速滑项目专项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成功对我国青少年训练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每年涌现出大批高水平年轻队员的状况,分析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的本质、核心内容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探讨韩国短道速滑新技术成功的规律。认为:我国短道速滑青少年在训练模式、训练内容、运动员选拔机制与教练员竞争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提出: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训练模式和内容,充实教练员队伍等改进青少年训练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玺章  徐洋  王钢 《冰雪运动》2011,33(1):54-57
认识高住低训法(HiLo)对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疲劳的恢复机理,掌握HiLo实施过程中免疫系统指标在不同暴露期的真实释放情况与变化规律,对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实验法测定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高住低训前后免疫系统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细胞在HiLo前后的变化持一种稳定状态;免疫球蛋白在HiLo前后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证明,中等强度训练的低氧暴露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检测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并以此反映运动强度的现场测试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年训练周期中的陆地训练手段进行血乳酸监控,探讨其训练强度的合理性。结果发现,旨在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中,运动强度安排得不合理,导致了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不足,比赛中运动员出现后程无力的现象。因此,调整训练强度是今后训练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中、韩短道速滑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跟踪调查和访问等研究方法,对中、韩短道速滑有氧耐力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方法、内容及手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选手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爆发力、速度力量耐力是短道速滑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力量素质,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和比赛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短道速滑专项力量训练常用手段,并针对性地提出不同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与负荷控制。认为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应结合比赛速度和比赛节奏制定力量训练计划,提高神经肌肉的适应能力,让大脑与肌肉更加协调地配合工作,力量训练不仅注意负荷的大小而且要注意用力的方式,应加强速度耐力训练中的力量和步频的连续稳定性训练。  相似文献   

19.
吕东旭  张明伟 《体育科学》2004,24(8):38-39,43
通过对吉林省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年训练周期中血乳酸的监控,探讨其训练强度的合理性。采用检测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并以此反映运动强度的现场测试方法。结果显示,运动员在冰期速度耐力训练后即刻的血乳酸浓度偏高,非冰期速度耐力训练后的血乳酸浓度偏低;冰期一般耐力(有氧耐力)训练后的血乳酸偏高,非冰期有氧耐力训练后的血乳酸偏低。结论:在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手段中,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导致了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不足,调整训练强度是今后训练方法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短道速滑弯道技术动作和速度滑冰技术动作的分析,认为短道弯道技术练习对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弯道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速度滑冰弯道技术中使用短道弯道技术练习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从短道和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下肢动作,即髋膝踝的角度、身体倾斜度、蹬冰角度以及技战术与训练等方面,阐释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运动员之间的动作结合点,分析利用短道弯道技术优化速度滑冰技术动作的合理性,提出短道弯道训练对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