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懂技术的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全球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社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各要素入手,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为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交叉型复合人才需求的增大使得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一个趋势。因此,高校对人才尤其是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是以交叉学科的一个分支——工业工程为例,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其评价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工业工程毕业生就业岗位及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能力需求的调研,总结出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工业工程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通过对国内典型高校工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研及分析,总结出最适合工业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工业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工业工程学科的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而影响到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比较国内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并实践一种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后发展高校层次的工业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业工程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工业工程专业特点、领域范围的基础上,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特点,笔者结合几年来人才培养的经验,探索适合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特点的人才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工业工程(IE)专业在我国的办学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工业工程专业特点、领域范围的基础上,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特点,笔者结合几年来人才培养的经验,探索适合工业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特点的创新型人才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将如何持续开展,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校企互动、教师素质、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了现实分析,提出了高等学校为我国现代工业技术水平整体实力提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程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一般包括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门类、培养方式等。尽管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比较和借鉴其它学校的培养模式是高校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二战后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工程人才的培养(比如IT人才的培养)举世瞩目。印度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大国,印度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印度工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印度理工学院(IITs)  相似文献   

8.
普通工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工业提供大量"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任务。文章将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高校所设置的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对地方及周边的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工程性技术人才,因此,对地方性本科院校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分析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现状,然后提出地方性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该具备的培养模式,最后对该模式进行改革思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业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结合安徽工程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将CDIO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培养模式中,从教师角色转变、实践教学环节实施、CDIO理念下相应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遵循以学生为本、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目标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切实提高人才综合能力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符合新时期工业设计综合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磊 《成人教育》2011,31(11):75-76
工业设计及用人单位强调人才个性化、创新性,但是当前的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忽视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培养。工业设计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意识,作品没有想象力,这种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导致了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就业难的局面。文章从当前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个性化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如何构建个性化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工业工程技术和工业工程创新人才,迫切需要高校加强工业工程专业建设。鉴于此,以培养宽厚而坚实基础并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人才为理念,着重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集成化、生产制造智能化、能源发展绿色化以及资源利用循环化特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特色。本文重点研究了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工科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现代工业实践对高级工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在对临沂师范学院部分工科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的基础上,对比国际先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借鉴CDIO工程教育的培养理念,提出了工科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教学,为其它工科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培养一大批新型工程人才是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转变的前提条件,也是高等学校工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本文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体系构架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目标进行了探究,针对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从加大学科、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教学基本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目标进行了探究,针对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从加大学科、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教学基本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工业工程学科体系特点的基础上,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应用型创新人才"进行概念解析,构建了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体系,解析了该框架体系六大要素指标的概念及相关关系;以山东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进行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改革与探索,总结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今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制定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培养体系改革及模式探索。首先,针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面向未来,开阔视野及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的需求。其次,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最后,在教育生态系统的支持下,提出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及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创新人才的大量需求,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大学应当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坚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要达到此目标,应用技术型本科高等院校就需要结合院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特点,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培养毕业后在生产一线从事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的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针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政府制定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过程中对创新型工程师的急需,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西北工业大学与法国INSA-Lyon“3+2”工程师联合培养模式的经验和成果.以通过中外系统化的国际工程教育合作,实现工程人才的国内外同步联合培养以及培养体系的合理对接为出发点,围绕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工程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工程教育背景、创新精神的中国特色工程人才,创新了工程人才的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完善了工程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为我国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