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梯度饱和土层在外荷载下的固结作用,利用Biot理论给出了固结的基本微分方程,一些材料常数假设为指数模型,当梯度系数为零时,退化为一维均匀饱和土层的固结,利用分离变量等方法,得到透水和不透水边界条件下孔隙压力,给出了固结度曲线。当梯度系数不为零时,给出了梯度饱和土在外荷载下的孔隙压力,利用固结度的定义,数值算例出了梯度饱和土层的固结度变化曲线,分析和讨论了梯度系数等对固结度的影响。这些结果对地基下沉量计算和预测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渗流固结知识,自主设计了一种模拟饱和土渗流固结的"海绵-活塞"教学演示装置。该装置构造简单,便于携带,可模拟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分层饱和土体的土骨架和孔隙比,从而形象地模拟其单向固结过程。结合该实验装置进行教学演示有利于学生对饱和土固结理论的直观体会和理解,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分析了在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在三轴固结不排水应力路径下考虑土应力应变非线性的孔隙水压力方程,根据有效应力路径唯一性原理,推导出适用于其他应力路径下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的孔隙水压力方程,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验证方程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固结蠕变特性,开展了不同生物酶掺量下粉土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应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一种反映生物酶改良粉土蠕变过程应变与时间关系的双曲线蠕变模型,并分析生物酶掺量对双曲线蠕变模型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一般矩形面积下的饱和土地基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固结特性,推导了地基平均固结度的计算式子。  相似文献   

6.
构造针对非0常数水头和水力梯度边界的齐次化函数,应用叠加运算得到新的齐次边界条件和泛定方程,再应用分离变量法构建特征函数等方法推导得到饱和黏土中具排水井条件下的固结渗流理论解答,对不同渗流排水井孔径和边界取值情况下的土层平均固结度进行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分析孔径和边界取值对固结速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土的固结过程与渗透性质关系密切,但传统的固结仪不能进行渗透试验。该文研制了一种渗透固结装置,既能进行固结试验和渗透试验,又能测量固结过程中的孔压。装置构造简单,操作便捷,密封性能好,可自动记录孔压、时间等参数。该装置应用于研究生的土工试验教学,促进了土力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基于CPTU测试成果确定粘土固结屈服应力和超固结比的方法,表明土的固结屈服应力和超固结比与CPTU测试参数之间不存在惟一的相关关系,仅仅针对某一地区的相关关系才是有效的.根据苏北里下河地区泻湖相沉积土的CPTU测试资料,对3种经验方法进行了比较.评价了固结屈服应力与CPTU测试参数现有经验关系的有效性,并且确定出适宜于里下河地区泻湖相沉积土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基于净锥尖阻力的相关关系比其他经验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有效地预测该地区泻湖相沉积土的固结屈服应力和超固结比.  相似文献   

9.
在肇庆市端砚文化村展览馆工程中,利用桩土固结提高液压方桩的承载能力,通过对其进行静态检测和应用,提供了相关数据供研究、设计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地铁荷载作用下饱和粉性土的孔隙水压力特性,针对上海地铁10号线国权路附近的饱和粉性土进行多功能GDS循环三轴试验,考虑了振动频率、动应力幅值及固结比等因素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体遭受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经过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即快速增长-缓慢增加-衰减稳定。相同振动频率及固结比条件下,动应力幅值越大,产生的孔隙水压力越大;相同动应力幅值及固结比条件下,频率越小,产生的孔隙水压力越大;相同动应力幅值及振动频率条件下,固结比越大,产生的孔隙水压力越大。采用单因素设计法及方差分析,得到振动频率、动应力幅值及固结比等因素均对孔隙水压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水泥搅拌桩在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中非常适用。通过上海地区一工程实例,介绍该技术的一些特点,并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用标准的数学物理方法详细推导一维渗流固结微分方程的傅里叶级数解,并用Mathematica绘制了压力分布的三维图,直观地展示了渗流固结过程中压力随深度和时间变化的物理规律.讨论了固结度实用公式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边界条件决定了不同的物理进程;当t=0时,固结微分方程的级数解不适用于排水面;固结度两个实用公式的最佳转换点是Ut=0.5,而不是Ut=0.6.  相似文献   

13.
复合地基在地基处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用于加固地基,增强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具有良好的效果,因而在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由于研究复合地基的固结是研究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土体的固结直接影响复合地基的变形和承载能力。因此,有必要对复合地基的固结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地认识。本文主要对散体材料桩和水泥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理论进行综述,阐述了复合地基固结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天然沉积的结构性软土分布广泛,但能考虑结构性影响的大应变固结理论鲜有报道。本文考虑结构屈服压力随初始有效应力的变化及土体结构性对压缩与渗透特性的影响,建立结构性软土的大应变固结模型。研究结构性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大应变固结性状的影响,并探讨结构性软土大、小应变固结性状的差异,以提高软土固结计算的精准度。创新点:1.建立考虑天然沉积软土结构性影响的一维大应变固结模型,且该模型能考虑结构屈服压力随初始有效应力的变化;2.分析天然结构性软土大、小应变固结性状的差异,为实际工程中的软土固结计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总结结构性软土对压缩和渗透特性的影响及结构屈服压力与初始有效应力间的关系;2.通过理论推导,构建考虑结构性影响的软体一维大应变固结模型(公式(15)和(16));3.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软土结构性对大应变固结性状的影响,以及考虑结构性影响的大、小应变固结性状的差异。结论:1.大应变假定下结构性软土中超静孔压的消散速率要比小应变假定下快,且这种差异随着土层应变增大而增大;当应变值超过15%时必须采用大应变假定。2.如果土层的初始有效应力计算方法相同,则大、小应变不同假定下土层的最终沉降值是相同的。3.相同几何假定下,初始有效应力计算方法对超静孔压消散速率几乎无影响,但对沉降变形影响明显。4.大、小应变假定下固结性状间的差异随结构屈服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积饱和软土地基处理实际工程中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和堆载预压排水固结两种方法,进行技术与经济的优化设计分析,预测饱和软土固结度及其沉降特征。通过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分析成果和固结度计算以及沉降预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堆载预压和排水系统的有效结合,对处理沿海饱和软土地基具有良好效果,且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地震破坏程度后黄土的变形特性及稳态强度,通过MTS土动三轴仪进行了不同围压(100、150、200 k Pa)、不同动应变(0,1%、2%、3%)条件下的饱和黄土静力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样条件下,应力路径对稳态强度影响极小,不同震动破坏程度的试样在试验结束后的残余强度几乎相等;黄土液化后的稳态强度随着初始孔隙比的减小而增加;饱和度主要对黄土的黏聚力产生影响;初始有效固结压力与稳态强度有良好的拟合关系。比较震后斜坡重力驱动剪应力与稳态强度的关系,可判断斜坡会否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海相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孔隙比高、强度低等特点,其工程性质较差,是该地区基础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某海相软土的加固处理工程,阐述了动力排水固结的加固机理,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连云港软粘土场地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勘察,主要应用固结试验法对各类土层进行基床系数测试。针对参数取值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固结法试验与其它试验方法和地区经验给出的基床系数之间的关系,结合原位荷载板试验的尺寸效应修正经验和原理,对固结试验法的基床系数进行尺寸效应修正,并考虑两种试验方法中土样尺寸和受力状态的不同及其相关性进行下沉量放大系数修正。在确定了基床系数的取值后,分别通过固结试验法原理和弹性理论法进一步推导出基床系数与压缩模量间的关系,进而可以通过验证两者的匹配性,使基床系数的取值更加合理,也更加科学地运用于地铁隧道设计中。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小饱和度?如同物庾的溶解性可以用溶解度定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用电离度表示一样,不饱和度是反映有机化合物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指标即缺氢程度,常用Ω表示,Ω值越大,则有机物的不饱和度越大。Ω最小值为0,如烷烃、饱和卤代烃、饱和醇与醚,这些有机物中氢元素的含量已达到饱和,不能再结合氢原子。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软土超载预压后的次固结变形特性的基础上,推导出消除使用荷载作用下的主固结所需预压时间的公式.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超载量和不同超载预压时间对饱和软土次固结变形的影响,对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