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是以教学实践活动和问题为研究现象,旨在揭示教学实践规律的理论。历经过"经验"教学论、"科学"教学论、"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论争、马克思主义教学认识论、"实践"教学论与"理论"教学论的并立以及走向实践的教学实践论等六个阶段。主要研究内容有教学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原因,教学实践论的研究方法与表征方式,教学实践的层次和关系。从研究的现状来看,教学实践论的研究范式主张"田野性"、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其本质属性是面向教学实践的研究,并关注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或相互脱离或仅仅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本文在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内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教育理论实践化、教育实践理论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本土化,使二者关系达到和谐、融合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的实践性——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华 《教育学报》2007,3(4):19-23
实践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中具有特定的涵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对它的实践性的理解应超越与理论相对的简单判断,从实践自身的内涵以及它与理论和生产的相互关系中,可以将教育的实践性理解为:教育应该以其自身为目的;教育不是生产,但离不开生产的技艺;教育不是理论,但理论是最高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本土反思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有本土的原因,也有解决脱离问题的本土条件。不能把产生本土问题的责任直接归因于某些国外现实的或历史的因素,也不能寄希望于别国供给彻底解决本土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脱离”是一个实际的问题,纸上谈兵的解决也还是让有关“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理论继续脱离“理论和实践脱离”的实际。“新基础教育”研究认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是简单的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滋养”的新型关系,并通过自己“研究性的变革实践”,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滋养。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效果。由于人们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各高校在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时,所采用的形式比较随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实际上,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关键和特征,任何脱离具体实践活动的教学都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同时脱离思政课特点的一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基于这个认识,有计划有组织的参观、调研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理论来自伟大的实践 ,同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邓小平提出了检验经济理论、政策是否正确的实践标准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等一系列科学论断 ,使其经济理论具有了鲜明的实践特色。深刻认识和把握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实践特色 ,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伟 《教育学报》2007,3(4):24-28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历史进路,教学论有着不同于课程论的实践担当,以课程论为主导话语体系还是以教学论为主导话语体系,取决本国的历史语境和实践传统。试图用课程论来涵括教学论有碍于教学论的发展,无助于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而当前课程理论概念的泛化更是对教学改革的迷乱和干扰,需要认真清点与反思。教学论要想完成自己的时代课题,必须走向独立,面向实践,寻求本土化重建。  相似文献   

8.
In this conceptual article, we draw on a graded theory concept as well as two exemplary case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theorizing in teachers’ practice. We present a model that can illustrate how a non-dichotomous, graded and processual understanding of theory may help overcome a split between theory, on the one hand, and practice, on the other. We argue that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is way may facilita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eachers’ practic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model is the notion of professional theorizing, which we define as a process where teachers reflect on, formulate, analyze, give rationales for and develop practice by means of theory of different degrees.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变革实践”:教师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相互缠绕、相互建构的复杂关系。"研究性变革实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教师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模仿操作性方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节阶段;理解教育变革内涵,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阶段;渐入变革佳境,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创造性互动转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实践论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的方法论。实践论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唯物辩证法强调把事物当作“过程”来看待,历史地看待问题。普列汉诺夫陷入机会主义的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唯物辩证的方法论上犯了严重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来源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和教育理论问题的需要,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既需要借鉴新的理论,也需要建构新的概念。概念是新理论的细胞,既是理想实践的概括设想,也是构建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关系的桥梁。建构概念是为了变革理论,变革理论是为了变革实践。新概念的系统化就是新的理论,新理论的行动化就是新的实践。教育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教育哲学不仅是当代教育理论追求和变革精神的精华,也是当代教育实践追求和变革精神的精华。它对引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对沟通和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联系都有重要价值。古今中外重大教育变革的过程都是从教育学概念建构到教育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但不同时代的教育变革则有不同目的、内容和进程。当代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中的从教育学概念的建构到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同样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哲学研究的进程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从教育合理性和教育存在概念的建构到教育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论的创新,从教育本质和本体概念的建构、主体间指导学习教育本质概念的建构到教育本质理论的创新和教育本质建构实践、教育改革实践的变革,从教育需要概念的建构到教育价值和功能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从主体间性概念建构到主体间师生关系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变革,从知识合理建构教学认识论概念建构到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理论创新和课程教学实践的变革,从一元多层德育概念的建构到德育理论的创新和德育实践的变革,从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概念的建构到教育公平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公平教育实践的变革等概念建构、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讨论。在关注重心上,这些讨论经历了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的转移,而在提问方式上则从"教育理论怎样联系实际(实践)"转向"教育理论如何走向实践"、从"如何建构面向实践的教育理论"转向"教育实践者如何建构理论"。在梳理有关上述问题讨论的基础上,认为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凸显"专业视野",走向"实践分析",关注"中国语境"。  相似文献   

13.
Developmental theory and teachers' practi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entral to this paper is the question: do teachers have to use developmental theory? The discussion is in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two parts, two reasons for a negative reply are examined. The first reason (practice precedes theory) is shown to have support in educational discussions but is rejected on three counts: the tacit basis of knowing, the theory-laden nature of observational judgments and the prevalence of developmental aims in education. A second reason (practice has a priority over theory) is also shown to have reasonable backing, since theorising is itself a practice. There are two counter-arguments. Firstly, it is an open question whether one practice can or must be used to improve another distinct practice. Secondly, the use of theory in reflection on practice is necessary for the proper characterisation of skilful practice. In the final Sec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specific character of teachers' practice has yet to be explored systematically. Thre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notion of development-taken from common sense, psychometric theory and develomental psychology-are shown to be present in recent educational discussions. Reflective practice is necessary for their elaboration and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4.
浅谈如何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搞好实践教学不是容易的事情。本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动力、关键和手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对其回答之关键在于对不同论域下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二者之间联系的理解,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探究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教育理论联系实践”是一个流变的观念,现代意义上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的本质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彼此强求关系。教育理论联系的是能够被理论指导与改造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联系的是能够改造自身的科学化教育理论。这使得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趋向更为紧密,但也失却了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各自独立品性的自我自觉和坚守。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实质是自身的理论与他者实践的脱离,教育实践总是一定理论的实践。由于教育理论自身性质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两者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理论不可能为实践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教育理论对实践作用性质是多样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CDIO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应用的工程教育的一种经典模式。基于CDIO理念指导下的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可以为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实践的间距、中介、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时常会出现理论联系实际不力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从二的关系来看,可以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理论,二是实际,三是将二统一起来的联系。因此,只有科学地把握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比较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性,才能寻找到两最佳的结合点和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由于简单化地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忽略丰富的"中间环节",致使它成为当前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瓶颈"。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的四个阶段中,"中间环节"表现为多座"桥梁"以及理论走向实践、实践走向理论两个方向的多种层次内容。要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联系的中间环节,不仅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两个队伍在不同结合点上进行合作,还必须克服当前认识上、队伍上和制度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而课内实践教学在全面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目标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目前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人们对课内实践教学未予以应有的关注,教学实践尚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课内实践教学的研究,以使其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