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英语隐喻及其抽象思维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探讨隐喻认知基础、认知机制,并试图说明隐喻的理解是通过抽象思维、自身经验和相似性,是一种自动加工,无需更多的认知资源与认知努力。  相似文献   

2.
隐喻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概括性地回顾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试图从现代的隐喻认知观来探讨分析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式思维方式以及隐喻的理解。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语言和思维都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不同民族的隐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80年代隐喻被引入认知领域后,认知心理学对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隐喻的认知属性作了分析:隐喻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思维形式,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隐喻的三种理论阐述了隐喻反映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隐喻作用于感知觉、思维、想象,影响它们反映客观世界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传统上隐喻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但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方式,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的形成和演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隐喻的认知视角教授词汇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英语词汇教学必须重视学习者隐喻认知和隐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隐喻作为语言表达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认知的普遍工具和思维手段,本文从语言的本质和重要性、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关联、语言与认知的同步发展、隐喻-连接语言和认知的桥梁、概念隐喻理论出发,试图从隐喻的角度揭示语言和认知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类以隐喻式思维认知世界,语言中的隐喻只是隐喻式思维过程的钻研无处不在,隐喻式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作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与思维的基本方式.通过对"头"词放隐喻方式的考察,可以发现人体隐喻在人类的认知与思维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揭示出隐喻在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思维之间的重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凤贤 《华章》2007,(4):110-110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隐喻思维的培养,符合语言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理论中.隐喻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格。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隐喻不仅被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被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了隐喻与语言、隐喻与阅读的关系。指出了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思维工具.并且提出了一些运用隐喻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诗歌语言中的隐喻是诗人隐喻思维的表现.该文尝试从认知角度分析弗洛斯特的几首小诗中的隐喻,并谈谈弗洛斯特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1.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当前大致存在着"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五种范型。其中",少教多学"主要表征为一种批判"多教少学"的有效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主要表征为一种突破"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主要表征为一种反驳"以教定学"的教学活动逻辑;"教学合一"主要表征为一种针对"教学分离"的教学协同意识";教学相长"主要表征为一种超越"教学互损"的教师职业境界。探讨这五种关系范型的理论价值在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论是与理论教学论相对的教学理论 ,所谓理论教学论是指以教学理论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论 ,其实质是一种教学理论的再研究 ,是一种书斋文献式的研究。而实践教学论是指以教学生活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论 ,其实质是一种教学研究 ,是一种深入“课堂田野”的实践研究。实践教学论的提出与完善动摇了传统主流的理论教学论“一枝独秀”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教学艺术是教师成功地把握和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典范性、教学过程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学风格的严肃性和独特性是其规范。教师只有用整体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教学艺术的多因素性,在教学实践中使它们交化融贯、协同作用,才算真正掌握了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达到完美、统一和成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片段教学已成为教学教研、评估教师基本素质和展示教师教学才华的重要途径之一。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开展片段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效率、教研活动实效、教学评价信度的提高。展示片段教学时,要善于创设虚拟教学情境,关注教学步骤的完整性,对"可能的生成"进行最切实际和尽可能充分的预设,适当展示教学机智,扬长避短,努力展示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线教学期间,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课题。为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尝试构建一套适用于公共日语课程的在线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为验证这一教学模式的效果,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选修这一课程的167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预习与复习、课堂活动、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对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有利有弊。为有效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建议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作为精神性学科,大学人文专业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学会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具有个性化又富有交流性的教学方式,营造师生互动的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最终将人文专业从陈旧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转化出来,适应现代社会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实践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转化、道德部分与法律部分的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存在一些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因此,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硌须做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形成新的教学内容;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8.
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汉语的规律、汉语学习的规律及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的原则。只有清楚地认识其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地采用教学方法、恰当地采用教学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以"数字色彩"为个案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教学体制问题是实验室内涵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实施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提,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必需.本文从实验教学体制的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