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中国皇权专制时期各朝法律中的存留养亲制度,清朝是运用存留养亲制度较为成熟、完善的。存留养亲制度是指在我国古代被判处死刑、徒刑和流刑的犯人,因为长辈亲属年老,膝下无人照料生活,可以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犯人的刑罚暂时不予以执行,允许其在家侍奉长辈亲属,等到长辈亲属离世后再执行原来的刑罚的一项法律制度。存留养亲制度不仅有利于维系家庭和谐,还能够维持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本文通过分析存留养亲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整体上对存留养亲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通过对中西法律观念的对比,指出存留养亲制度最终废除的成因,从而为我国司法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代犯罪存留养亲制度在沿袭明律之规定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与前代不尽相同的一系列事例和条例,由此在留养适用之主体资格和罪刑标准的沿革中使自身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从清代犯罪存留养亲制度蕴含的理念来看,主要体现为强化作为家庭与政治伦理一体化的“孝道”精神、稳定宗族关系和宗族制度及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进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吴昊 《华章》2011,(22)
本文从存留养亲制度入手,初步研究了金元时期存留养亲制度,分析了该制度在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时期的进一步变化,以期对该制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4.
矜恤思想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特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古代家族主义和泛道德化的产物。矜恤思想对传统法制的影响体现在立法中,同时也贯穿于法律制度设计与司法实践领域。其在法律原则方面体现为追求立法简省、对特殊群体刑罚的减省和区分犯意、奖励自首;在律典中体现为赦宥、录囚、恤囚和存留养亲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还有案件的上诉与复审以及对死刑的复核复奏。矜恤思想的现代化意义主要在于其揭示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体现的刑法谦抑底蕴和人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叶灯波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2):49-51,61
反垄断法是反对、限制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是现代经济法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的反垄断法已经颁布并实施,同时在某些特殊的行业或领域内,该法也确立了适用除外制度。本文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涵义入手,探讨了适用除外制度在伦理道德、有效竞争、公平与效率、社会本位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是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是合法垄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表面上看是对反垄断法基本制度的修正,实际上是国家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反垄断法及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某些垄断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的法律制度;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与产业政策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其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还应为法律所承认与保护.本文结合我国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适用除外制度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做以法律探讨.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文脉延续、传统弘扬的迫切需要,是文化与经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组合,是培养精神财富传人的时代要求。高职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与职责、具有文化传承的适用模式、具有服务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因而,高职院校应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理念,精心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努力构建特色、创新文化,善于推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广义文化观。从梁漱溟文化中性论和梁启超的民族劣根性、美国传教士的有色眼镜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批判诸方面评价了狭义文化观。从中国文化生态基本面貌、三种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多元文化的价值迷失、弘扬主导文化 ,培育文化合力诸方面探索了价值观的文化困惑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龙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现代社会,必然会融入现代体育文化的氛围,使其传统的民族文体活动,具有现代竞技体育与健身的双重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在内的龙舟文化。借龙舟文化树立水城旅游城市形象,加强水城旅游的内涵性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孝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传统孝德的内涵发展、现代价值,以及当代孝德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弘扬孝德的对策。实行孝德教育与法律制度保障并举,是摆脱中国孝德现实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贵军 《考试周刊》2007,(50):81-82
几千年来,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里,中国武术能滋生繁衍、常青不衰,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社区体育发展的社会作用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由此探求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现代社会社区体育文化的结合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大众文化意识等,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孝道与当代养老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养老敬老或养亲敬亲是传统孝道的基本合理内核。家庭养老方式是由农业社会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 ,也是出于人子的孝亲敬亲的情感需要 ,孝无论对古代或现代来说 ,都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精神保障。敬老尊老是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 ,它受到古代社会物质、制度、文化的全面支持和倡导。它有其存在的人道、人际和文化的合理性 ,但也存在尊老抑少的片面性与老少间的不平等性 ,从而具有社会机制上的保守性。建立新型代际关系仍要坚持平等的原则 ,努力“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为此 ,一方面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老年人 ,另一方面还应倡导老人当自强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
朱跃武 《考试周刊》2010,(45):43-43
初中课文《散步》是一篇孝道教育的好教材,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孝道内涵、明白孝道意义、实践孝道行为等方面指导功能显著,对于当前弘扬孝道文化、倡导敬老养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就该文所蕴含的孝道内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孝道启示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龙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入现代社会,必然会融入现代体育文化的氛围,使其传统的民族文体活动,具有现代竞技体育与健身的双重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在内的龙舟文化。借龙舟文化树立水城旅游城市形象,加强水城旅游的内涵性建设。  相似文献   

15.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养亲、敬亲、祭亲、承志立身、传宗接代、珍爱生命等丰富的思想内涵。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孝道面临许多困境。一些家庭中长幼无序、以孩子为中心,老年人生活孤独,甚至出现了啃老、虐老、弃老的现象。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道的精华思想,增强现代人的孝道观念,对于构建和谐家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建设和谐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集力等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不少犯罪都可以适用罚金刑这种附加刑,罚合刑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罚金刑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刑种,其扩大适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本文试就罚金刑适用的原则、适用范围、适用数额以及罚金刑随时追缴制度等罚金刑的司法适用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多元化的复杂性.在现代社会,应对传统孝文化科学扬弃,提炼其精华部分予以继承弘扬,以期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和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制度具有程序分流功能,适用刑事和解的阶段越早就越有利于提高刑事司法的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刑事和解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彻底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因此,刑事和解制度应被允许适用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以及执刑的各个刑事诉讼阶段。刑事和解制度应当和刑事诉讼程序形成密切衔接、协调配合的机制。但是,在不同的诉讼阶段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应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仁爱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美德,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大学生应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培育大学生仁爱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集体意识和责任感以及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培育大学生仁爱精神要找到仁爱精神与现代需求的契合点,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加强文化引导,不断弘扬仁爱...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更是未来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夯实硬软件办学条件、传递弘扬大学精神和企业文化、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等为重点,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