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而问题情境是数学建模内容的主要载体。以人教A版、沪教版高中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分布”“类型及数量”“真实性水平”“表征特征”“建模层次”5个维度比较两版教科书数学建模问题情境,研究发现如下几项特点:两版教科书中数学建模问题情境的内容分布相对集中;各类问题情境下多少不等,较少渗透“数学文化情境”;沪教版注重真实性水平中的“纯现实情境”,而人教版更关注“真实情境”;表征特征相对突出“复合型表征”,对“综合型表征”运用极少;人教A版重视“理解模型”,沪教版则更关注“建构模型”。据此得出数学建模问题情境在教科书编写与教师教学方面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对教科书使用,尤其是教师如何使用教科书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建构教科书使用的不同框架、考察教科书使用的现状与问题、探寻教科书使用的影响因素、探索教科书使用的方式与路径等。未来有关教科书使用的研究大致呈现以下趋势:研究取向上,立足教科书使用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矛盾,深化教科书使用的理论反思;研究内容上,从实体思维转向复杂的关系思维,更加注重教科书使用的事实、规律、价值、规范等研究的整体关照;研究方法上,在多维视角的融合中,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使用教科书的主体,教科书的编制必须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和学生使用教科书的反馈信息,是修订完善教科书的重要依据.基于对中学教师和学生使用化学教科书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应坚持“范例”与“权威”的统一;角色定位上应是“学本”与“教本”的融合,教科书编制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同时需考虑考试评价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应做为教科书编制的出发点和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需要教科书的功能从控制转向对话,促使学生与知识的精神相遇.因此在教科书的设计中应注重知识为谁存在和以什么方式存在的策略。学生与教科书对话的实质是学生与知识的相遇.决定了知识不仅应以“自为”形式存在,更应以“他为”和“人为”形式存在;不仅是实体性存在,更应该是关注关联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的关系性存在。  相似文献   

5.
STEAM教育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理念主要包括打破学科界限、立足于真实情境、关注所有学生、注重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书,发现STEAM教育理念已有渗透,为进一步推进STEAM教育理念在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建议在书中落实教科书与工程(E)之间的灵活融合,加强教科书实验操作提示语对...  相似文献   

6.
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我国四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借助《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美国ML版历史教科书为参照系,利用教科书设计相关理论对这些教科书中重要历史知识主题——“启蒙运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反思历史教科书设计变革范式和今后进一步修订与使用新历史教科书提出建议性注意路向。  相似文献   

7.
童莉 《教育导刊》2008,(7):34-36
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要求教科书的功能从控制转向对话,促使学生与知识的精神相遇,因此在教科书的设计中应注重知识为谁存在和以什么方式存在的策略。学生与教科书对话的实质是学生与知识的相遇,决定了知识不仅应以“自为”形式存在,更应以“他为”和“人为”形式存在:不仅是实体性存在,更应该是关注关联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的关系性存在。  相似文献   

8.
问题情境是连接数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键桥梁,是数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教科书中的问题情境质量尚有提升空间.以人教版、北师版、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版教科书中"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情境类型、情境真实性以及情境插图的特点,得到以下建议:继承与丰富不同类型情境素材;适度增加强操作性的真实情境;增加必要且真实的情境插图.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要求教科书的功能从控制转向对话,促使学生与知识的精神相遇,因此在教科书的设计中应注重知识为谁存在和以什么方式存在的策略。学生与教科书对话的实质是学生与知识的相遇,决定了知识不仅应以“自为”形式存在,更应以“他为”和“人为”形式存在:不仅是实体性存在,更应该是关注关联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的关系性存在。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可以揭示两版本教科书呈现“函数及其表示”的过程与特点,为高中数学教科书的修订与高中函数教学提供参考建议.研究表明,两版本教科书呈现“函数及其表示”的路径基本一致,但在“函数概念引入方式”、“例析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方式”、“函数的表示方法”、“映射概念的引入方式”、“习题的配置”等环节各具特色.教科书修订与教学建议如下:尝试以“关系”为基础引入函数概念的方式;注重揭示函数、方程、曲线之间的区别;在函数的表示方法中尝试引入集合表示法与映射图表示法;注重一般映射数字化或函数化思想的渗透,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