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高校相较于国外高校的知识产权质量差、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无法将高校现有科研成果向商业应用转化,形成闭环。在高校成果的商业化转化中,高校创新的优势决定了高校应以原创性研究成果和创意提供为切入,商业化应用的特点则决定了应以成功的商业应用评价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有效性,同时,高校应以明确的导向鼓励教职工和学生的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高校在闭环的前端应解决好创意创新的动力能力问题,与制造业的需求对接,加强高校教职工的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提升创意能力;完善创新成果的法律固化,包括由高校专业机构决定是否将创新成果进行法律保护,明确高校师生对创新成果披露义务、由专业机构评价高校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转化价值等。此外,高校要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完善后端闭环流程和服务,充分释放高校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成果转化动力。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研究地方高校科研成果与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国家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及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高校应深入了解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项目、科研管理体制和成果转化体系等存在的问题,采取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有效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的推广机构或中介机构等措施,促进地...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拓展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高校学生创新成果难以实现完全的转化产出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下一阶段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主要探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例如论文发表、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与社会的相关关系对高校下一阶段进步的影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提高成果转化质量及效率,更多的是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高校进步,实现细节优化,从而对高校创新能力成果产出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承担理论科学研究工作,更要推动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将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通过对典型国内外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要促进国内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需要构建适合于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评价制度,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研究机制,搭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和组建专业经纪人队伍,对国内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平衡经济协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意愿是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Logistic模型对高校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意愿进行分析,从提高科研人员市场意识、推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加大科技成果专利保护力度等方面提高高校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愿,将有利于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是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应用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东南大学近年来与企业横向科技合作情况分析,为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横向转化绩效,建议要提高高校科研成果横向转化意识,强化政府在高校科研成果横向转化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发载体建设,提高发明专利申请质量,紧密围绕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或市场需求做科研,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新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和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7.
邱国霞  李胤 《文教资料》2008,(6):160-162
加强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个方面分析目前高校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者之间要相互协调,政府要改革投资体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投资体制;企业要增强主体意识;学校要建立科技成果激励制度,创建技术孵化体系,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拜杜法案》与美国高校的科技商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拜杜法案>是美国于1980年制定的旨在促进科技转化的法案.由于该法案使高校拥有了由联邦资助的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各高校有了强大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在过去的近20年里,美国高校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高校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核心力量.高校科技商业化促进了高校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形成,并已经成为评价美国高校科研实力的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还远未像自然科学成果那样得到人们的重视,可转化成果少,转化渠道不畅。为此,高校人文社科类成果的转化工作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以引导成果的精品化和拓宽转化渠道为主要对策,使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0.
校地共建研究院是一项"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成果转化、合作共赢"的国家创新战略布局模式,承担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功能.本文针对高校成果转化面临"死亡陷阱"和"产业鸿沟"的现实,对我国校地共建研究院实现协同创新进行价值分析,通过调研7所北京市典型校地共建研究院协同创新现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建立校地共建研究院投入—产出动静态双向绩效评价,找出协同创新障碍因素,构建适合高校成果产业化的新型区域共建协同创新模式,提出其在产业链上的定位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拜杜法案》是美国于1980年制定的旨在促进科技转化的法案。由于该法案使高校拥有了由联邦资助的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各高校有了强大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在过去的近20年里,美国高校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高校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核心力量。高校科技商业化促进了高校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形成,并已经成为评价美国高校科研实力的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是时代赋予高校科研管理者的神圣使命。密切联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深入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机制,及时实现成果转化,是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前提。为此,要创新科研管理理念、建立和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高校中建立一支勇于创新的研究队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统计数据和调查资料表明,我国高校的研究人员队伍、科研成果产出、可转化科研成果产出和可转化科研成果转化产出都已具有相当规模,但可转化科研成果转化的产出率较低,而且15年来呈现越来越低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些问题,今后需要从3个方面加以改革:完善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实现以高校科研导向的应用研究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创新科研模式,让科研成果转化内置于企业生产和高校科研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王伟  高彦怡  宋硕 《教育评论》2015,(3):113-115
高校公共体育教材的发展是高校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发展落后于学科发展、教材定位模糊、内容体系创新缓慢,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体育健康需求。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教育成果等诸多因素,也影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发展。因此,针对当今高校教育发展大环境,教材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关注大学生体育健康需求,紧跟教学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高校教师科研成果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新模式。湖南科技大学一方面通过建设教师创新创业平台,建立知识产权教师队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积极举办、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提升科研成果知名度,双管齐下构建基于湖南科技大学现状的基层知识成果转化体系,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成果支持和产品服务保证。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承担着大量的科研项目,每年产出大量的科技成果,在国家科技创新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从整体上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仍然较低。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主要是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扶持力度小、高校自身对成果转化工作不够重视以及校企之间合作平台及方式有所欠缺。只有逐一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制约因素,才能加快推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低的特点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若干办法,其中制度创新是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教育科研成果的本质是知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即是知识传递、转化、共享与创新的过程。针对区域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游离于成果的本质之外、原成果的简单复制、单向的成果灌输等问题,成都市锦江区从知识管理理论入手,提出认清本质,让成果推广回归理性;解构成果,明晰成果管理的组织范式;制造“场”,在共享中实现成果转化的区域成果推广策略,提升了成果的转化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资源是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办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现状存在转化频率有待提高、转化形式单一、转化效果不明显、转化观念需要转变、转化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可以从树立科研助推教学的观念、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深度转化、坚定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信心、提升科研成果自身的转化价值、构建完善的成果转化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聚集之地,承担着大量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任务,创造数量众多的科研成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虽然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从整体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不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成果的有效需求。只有通过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健全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强化科研队伍建设,才能破除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制约因素,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