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强化国家安全情报能力,推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构建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模型。[研究方法]该文对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进行阐释,并分析多模态大数据驱动下的国家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运作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态势感知模型并解析其内涵。[研究结论]该模型集国家安全风险态势察觉、态势理解、态势预测及态势投射为一体,其构建可为强化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边境安全情报活动所面临弱信号环境中,构建边境安全情报感知模型,解决情报感知工具不足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实际调研,分析边境安全情报体系在面对弱信号环境时所存在的感知范围狭窄、感知内容单一、深刻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不足4方面困境。以系统论和情报感知理论为指导,构建面向弱信号的边境安全情报感知模型。[结果/结论]边境安全弱信号感知模型构建遵守从常态扫描与重点扫描相结合、从“还原事实”到“理解弱信号”、人机交互的原则,主要包括人才、资源、技术三个构成要素,全谱系扫描、信息采集与融合、情景分析、意义构建、刻画表达、持续监测6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罗方禄  王秉  贺林豪 《情报杂志》2021,(3):118-124,97
[目的/意义]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是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情报视域下的网络非技术安全治理聚焦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的治理效能发挥,可实现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前置规避。因此,面向网络安全治理的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情报赋能模型构建意义重大。[方法/过程]运用模型建构法,论证基于情报视域的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情报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面向网络安全治理的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情报赋能模型,并提出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的情报赋能对策。[结果/结论]通过对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进行情报赋能,可提高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对网络安全风险的预警和预判能力,激发其参与网络安全治理的自主性,从而实现全周期网络安全治理(包括前置规避、事中防范与事后处理),有利于构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王秉  王渊洁 《情报杂志》2021,(2):176-181,89
[目的/意义]安全情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安全情报失误是造成安全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安全情报失误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安全情报学视角,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提出安全情报失误多级影响因素模型。其次,结合情报失误理论,深入分析安全情报失误的影响因素。最后,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造成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情报失误的影响因素包括安全情报自身、安全情报环境和安全情报人员三大方面,且每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还可进行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安全情报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支撑,安全情报失误往往是导致安全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安全情报失误致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提出安全情报失误的定义,并详述其内涵。其次,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分析安全情报失误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安全情报流程,构建安全情报失误致因模型。最后,扼要分析安全情报失误规避策略。[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安全情报失误主要由安全情报自身、安全情报环境和安全情报人员三方面原因造成,其产生节点包括安全情报生产、安全情报传递及安全情报应用三个阶段。安全情报失误规避应从适应安全情报属性、改善安全情报环境和理解安全情报人员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夏一雪 《现代情报》2019,39(11):121-127
[目的/意义] 基于舆情大数据进行社会安全事件情报感知,为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情报支持。[方法/过程] 基于舆情大数据的社会网络属性,剖析网络社会环境下社会安全事件特征和情报感知需求,提出基于舆情大数据进行社会安全事件情报感知具有多元、快速、全面、深度的优势。从社会安全事件要素和过程两个方面,构建全要素、全周期的情报感知指标体系。分析基于移动传感网络的情报感知路径,针对情报感知指标进行情报感知,确定"异常→风险→情报"的情报感知过程,并研究情报感知方法。[结论/结果] 基于舆情大数据构建情报感知指标体系并开展应用研究,为网络社会环境下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秉  史志勇  徐方廷 《情报杂志》2023,(6):119-123+169
[研究目的]在当今“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深度交融时代,安全风险跨空间演化对安全事件链防控提出巨大挑战。因此,开展三元空间安全事件链防控研究意义重大。[研究方法]首先,阐明三元空间安全事件链的内涵;其次,分析三元空间安全事件链的生成机理及分类;最后,构建与解析安全信息视域下的三元空间安全事件链防控模型。[研究结论]三元空间安全事件链是因致灾因子、避灾体、承灾体和孕灾环境间不合理匹配而形成的由初始安全事件诱发一系列跨空间次生、衍生安全事件的链式效应。安全信息视域下的三元空间安全事件链防控模型可为安全信息嵌入三元空间安全事件链防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当前分析复杂网络安全态势的有效方法之一。描述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概念和模型,分析了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安全态势元素构成,提出了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安全态势感知模型。针对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工具多、安全预警信息来源广、各类安全管理数据难以融合、缺乏综合的安全态势感知、分析、预测能力等问题,采取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三级数据融合算法,最后得到的系统安全态势值反映了系统安全的总体状况。  相似文献   

9.
唐超  魏晨  高扬  王延飞 《情报杂志》2023,(7):8-13+19
[研究目的]探讨在复杂、对抗、不确定的边境安全情报环境中,边境安全情报体系是如何通过内外要素作用,促进情报感知能力进化,从而更好地把握边境安全情报感知能力的进化规律,加强边境安全情报感知能力建设。[研究方法]基于充分的实地调研,以边境安全情报感知能力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和“进化观念”为指导,运用自组织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结构功能理论、进化理论作为理论依据,研究边境安全情报感知能力进化的动力、阻力及进化过程。[研究结论]边境安全情报感知能力在内外部动力与阻力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共同作用、交互学习、迭代进化的方式完成进化。需要用共生理念指导边境安全情报生态建设,强化边境安全情报体系的学习进化过程,优化边境安全情报体系的资源协同与融合,促进边境安全情报感知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从竞争和对抗角度看,对手情报活动对我方科技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开放科学环境由于拓展了开源情报的范围,使这种威胁更为突出。情报保障是维护科技安全的积极模式,对于开放科学环境下的科技安全具有无可替代的维护作用。[方法/过程]在分析对手情报活动对科技安全的状态、保护能力和态势等方面的威胁基础上,围绕情报需求、功能和应用,构建了情报保障体系框架;从运行理念、运行环境、运行主体和介入科技安全管理决策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情报保障体系的运行模式。[结果/结论]对手对我方开展的安全情报活动和竞争情报活动均可能威胁我方科技安全,情报保障可通过创造拒他和利己的信息环境、塑造可控的安全态势等,保障科技交流安全、敏感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安全。情报保障体系需要在“挑战—应对”型运行理念的指导和全员参与运行环境的支撑下,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和介入决策的路径建设,推动其落地实践和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学科学术史梳理是一门学科理论研究中承前启后、有效整合理论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于揭示学科发展之来龙去脉、进展趋势,掌握学科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公开出版的情报著述进行历时性梳理和分析,全面考察1949-1999年期间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术成果,归纳其发展脉络与演变特征。[结果/结论]1949-1999年间,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术史可分为"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批判研究、历史范式主导的描述性研究、国家安全情报学术研究转型"三个发展阶段,研究路径呈现"域外引进→域外研究→消化吸收"的发展脉络,研究内容表征为"零散史料→汇编史实→系统史论/理论"的演变轨迹。历史范式主导的情报史实描述是这一时期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术研究的主要特征,其理论成就集中于情报史梳理与情报理论体系建构,学科发展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学理化进程缓慢。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知识产权情报的安全与否关涉企业发展之根本。在合规治理视阈下,如何帮助企业防控知识产权情报风险是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研究方法]选取47个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例,应用fsQCA、NCA方法探究高知识产权情报风险的影响因素和组态路径。[研究结论]在影响因素上,侵害行为是导致知识产权情报风险的必要条件;保护措施面对侵害行为呈现滞后性的应对态势;情报感知的缺失是知识产权情报安全的关键制约。在组态路径上,存在四个高知识产权情报风险组态,可进一步地归纳为内生—权力支配型、内生—人际主导型和外源—行为控制型。建议企业构建“一点两面,多元联动”的合规预警框架,保障知识产权情报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秉  吴超 《现代情报》2019,39(1):13-19
[目的/意义]安全情报工作对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而安全情报系统是开展安全情报工作的组织保障和实体基础。因此,开展安全情报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根据情报系统的一般特点与功能及安全管理的自身特点,分析安全情报系统的内涵,并提出安全情报系统的定义。其次,根据安全情报的定义与内涵,构建与解析理论层面的安全情报系统的总体模型。最后,构建与解析理论层面的安全情报流程实施系统的子系统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安全情报系统是安全管理系统与情报系统进行整体配合与有机协调的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系统与情报系统,其基本框架可归纳为"一个组织、一个情报源、两个机构、两大系统及三大网络"。  相似文献   

14.
吴林  王秉  吴超 《现代情报》2021,40(10):113-121
[目的/意义] 安全情报人才培养旨在储备安全情报专业人才,这直接关系着国家、社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安全情报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安全情报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在安全情报人才培养理论基础之上,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安全情报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要求,并构建大数据时代安全情报人才能力素养体系。基于此,提出大数据时代安全情报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大数据时代,安全情报人才培养面临着目标升级、统一标准、需求宽泛、法律建设、能力提升、环境适应、教育改革等诸多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安全情报人才的知识、技能、意识、文化道德和执行力等素养水平都亟需提升。此外,大数据时代安全情报人才培养模式从教育体系、法规保障、智库建设、文化氛围以及人才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培养高质量的安全情报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借鉴俄军平战一体情报体系的建设经验,拓展我军情报平台规模,提供力量部署、资源技术和态势研判的综合信息策略,完善危机预警体系和处理机制。[方法/过程]通过一手数据资料分析俄军平战一体情报平台理论基础、功能需求、数据运行和实战效果。根据情报平台数据运行范式的特殊性,数据采集后经数据感知层、管理层、活化层处理,从应用层输出数据分析结果。根据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的特殊性,情报平台嵌入国家防务指挥中心之中,在处置社会突发安全风险和军事威胁过程中凸显平战一体属性。[结果/结论]俄军情报平台已达到理念与技术同步、理论与实践融合、平时与战时无缝对接的信息化高度,为我国情报平台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一种连接军队与社会、把握现代化建设与信息时代的全新方案。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究新零售企业现状及特点对新零售企业竞争情报预警系统的影响,为开展新零售竞争情报预警工作提供保障。[研究方法]将态势感知思想引入新零售企业竞争情报预警系统中,构建新零售企业竞争情报态势感知预警系统,再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新零售企业竞争情报预警工作进行建模并仿真分析。[研究结论]根据仿真结果可知,在新零售企业竞争情报预警系统中引入态势感知理论与技术,在一定条件下验证了态势感知技术应用率、第三方情报机构、政府调控比重、同行内专家参与比重和新零售企业员工参与比重等因素对新零售企业预警工作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新零售企业竞争情报预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步入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安全风险日趋增大且复杂化,城市安全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同时,城市安全管理必须以情报为基础和支持。因此,探讨情报主导的城市安全管理,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方法/过程]立足于理论层面,面向城市安全管理全过程,在城市安全内涵及现代城市安全的复杂性分析基础上,首先,分析城市安全管理的情报内涵。其次,分析城市安全管理中的情报工作。最后,构建情报主导的城市安全管理模型。[结果/结论]城市安全管理的实质是基于安全情报开展相关城市安全管理行为与活动,城市安全管理中的情报工作方法论是综合集成方法,情报主导的城市安全管理是"情报综合集成"与"情报应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陈明 《情报杂志》2021,(1):19-24
[目的/意义]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要素间的作用机制决定着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的生成模式。探索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要素间的演化规律,可在深层次上认知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决策与情报保障工作以及情报保障能力诸要素间的互动机理,对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的基本方法,在对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要素的基本演化规律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的决策需求、情报需求、情报任务间的互动机理展开研究。[结果/结论]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主体面对的是“双向透明”的工作环境,情报是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决策与情报部门深层“对话”的介质,情报手段是生成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的关键,时空条件是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情报保障能力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昊青  洪礼博 《现代情报》2019,39(5):156-165
[目的/意义]研究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风险建模与防范策略,为网络谣言风险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采用等级全息建模方法,构建网络谣言的政治安全风险情景,通过识别风险因素,进行风险量化与评级,得出高风险因素,并建立网络谣言政治安全风险防控模型。[结论/结果]依据舆情生态理论和风险分析结果,针对高风险和潜在风险因素,从主体、过程、环境等3个维度提出网络谣言政治安全风险防范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不确定性问题是情报工作中的最大阻力,是情报分析失误的重要原因。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是政治集团之间的对抗角力,呈现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立足国家安全情报视域,研究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对我国完善情报分析理论,提升情报分析水平,赢得情报优势和决策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探讨,指出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结果/结论]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各种原因综合导致的,其客观存在且无法消除,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