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DV创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是DV影像文化的热爱者。他们热情地进行DV创作,以青春的视角观察社会,用数字的影像记录生活。本文分析了DV的优势,以笔者指导的学生DV创作为例,从作品题材选择、制作技术应用和创作收获三方面分析大学生DV创作现状,最后对大学生的DV创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葛洋 《华章》2013,(14)
在媒介爆炸的时代,兴起和普及了 DV 创作,使人们找到了一个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洞察和体会、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大学生 DV 作品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选择主题也越来越被学校和社会人士所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杨志华  龙菲菲 《考试周刊》2013,(29):172-173
如今,DV短片已经遍布于大学校园,大学生成为DV短片的主要创作者。然而,大学生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DV短片创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一个大学生的视点分析校园DV创作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中有不少DV爱好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使他们难以提高DV的创作水平。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影视创作课程的现状,提出在高校中开设“数字视频(DV)策划与创作”公共选修课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DV剧是目前高校的流行文化之一。把开放实验室和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实践,构建大学生DV剧创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为高校DV教育提供新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DV创作是一种普通大众都能参与的影视创作,近年来被当代大学生所喜爱并且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但我们也看到大量的校园DV创作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也显现出作品主题不够鲜明、思想性不强、题材单一、范围狭小等弱点。笔者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加强大学生DV创作选题指导的办法,同时在客观上也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发挥了校园DV作品的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7.
如今,校园DV在象牙塔俏然流行了起来,作品层出不穷。难怪有专家惊呼:大学生探索艺术热潮的DV新时代正在迫近。校园DV,这一新兴的校园文化形式,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多了一种让莘莘学子表达自己、了解社会的方式,成为大学青春生活特别的纪念册。  相似文献   

8.
以当前流行的“微”时代为传播背景,对当下网络盛行的微电影进行研究,从微电影的产生背景、定义出发,分析了微电影的创作特征,进而总结了微电影模式对大学生DV创作的影响,探索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DV创作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了解他们的从众行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关注这个群体,理解他们,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使他们健康愉快的生活和学习,度过自己有意义的大学生涯。研究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DV的兴起给影像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低廉的成本和便捷的制作使得大学生找到了个人表达的传播渠道。本文以2009年金铅笔广告大赛视频类为例,阐述了大学生DV创作的现状,分析了其优势与缺点,并展望了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1.
DV摄影机的诞生和普及,给人们带了新的观察世界的“窗口”,使他们可以在主流影像话语之外用自己的视角来记录现实,反映原生态的生活本质,抒写自我,表现和记录社会底层、不被主流关注的边缘人物的生活现实,发出边缘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爆炸的时代,平民可以拿起DV摄像机,记录生活和发表观点,高校学生的视频短片创作为网络视频短片蓬勃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DV作品不可避免的存在题材粗弊、伪个性、无生活等弊端.如何在《DV短片创作》课程中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懂得了解他们的从众行为对我们更好的关注理解这个群体,从而更能有效的开展学生工作,使他们健康愉快的生活和学习,度过自己有意史的大学生注。研究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是一嘎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亲近生活的拍摄、低成本的运作,使DV在许多电影发达地区已被热爱影像的人们实践多年,并被称为新影人的“法宝”。现在,几乎所有的亚洲电影节都开始大做独立制作的文章,台湾的“纯16影展”更是DV片的天下。第25届香港电影节独具特色的“独立时代:亚洲新电影与录像”单元,使人们对亚洲的独立影像刮目相看。然而,对我们来说,个人制作“独立影像”的行为尚处于“初级阶段”。今年6月,“首届上海大学生独立影像展”在鲜有人知的情况下悄然开幕——又悄然落幕,真正称得上是波澜不惊。但万事总有开端,未必轰轰烈烈一鸣惊人,毕竟已经开始了。一群年轻人手提肩扛自己简单甚至简陋的DV设备,开始了他们对影像的探索之路。他们的身后,是逐渐扩大的追随者的队伍。毋庸否认,他们的作品还是稚嫩的。而将来呢?对可以预见的将来,无论我们还是他们,都寄予希望。本刊编辑部请来这次“影像展”的获奖作者就有关DV的问题畅所欲言。因为我们相信,有交流,有争论,有碰撞,才会有火花,惟此才会前行——艺术如此,其他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 看了他们的“言论”,你是否也跃跃欲试呢?  相似文献   

15.
师生DV工作室能够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视频创作实践能力。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生DV工作室汇集了专业教师与志愿加入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先后经历前期培训、实践创作与总结提升三大类活动。实践证明,师生DV工作室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由理论学习走向应用实践的有效方式。但师生DV工作室若要长期发挥作用,还需学校进一步明确定位,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6.
浅谈校园DV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DV创作的意义和特点、校园DV作品要求和创作过程,为校园DV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是DV创作的主力军.在高校创建高效运行的DV创作团队,有助于优秀DV作品的创作.优秀创作团队的成长需要经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系统培训.严格的人员挑选、系统的团队培训、能力的巩固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虑等,有助于高校所需的优秀DV团队的创建和发展,从而促进高校DV创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将从DV创作与学生自身修养方面,结合DV创作思想与流程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将从DV创作与学生自身修养方面,结合DV创作思想与流程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成人大学生是介于学生和成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成人和学生的双重特征,以及成人学生生源多元化决定了他们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有着诸多的挑战和压力,他们是大学生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本文分析成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并就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