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用人制度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一环。选拔、使用人才的原则应当是:公开、平等、择优;建立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大胆使用,用其所长;关心爱护人才,赏罚分明。同时,科学的合理的掌握人才的基本属性,使不同属性的人才组成群体结构,才能发挥其作用。欲达此目的,改革用人制度应当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用人机制;现代企业应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包括人才竞争机制、“三工”转换机制、激励机制和开发机制的用人机制;企业必须创造发挥这种用人机制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人才思想及党的十五大报告是新时期人才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做好新时期人才管理工作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创新用人制度;围绕用人制度,激活分配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健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魏侯非常重视人才。其重贤用人之道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旧制,选贤任能;二是思贤若渴,极力访求;三是重诺守信,以诚待人;四是任人以能不以行;五是心胸阔达,善于纳谏;六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作为魏国强盛因素之一,魏侯的重贤思想和用人举措无疑是值得称道和肯定的,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历朝历代的用人政策不尽相同,在东汉前主要由州郡以茂才、孝廉名义向朝廷推荐,由朝廷考核予以任用,但所荐之人大都既无真才实学又无封建德行。曹操在当时采用“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是石破天惊之举。求贤三令充分表达出曹操的雍容大度、不拘一格和求贤若渴的心情。他不仅有“求人”之心,更有“用人”之智,因而在当时他能三分天下有其二,三分人才之也有其二,这些人才帮助曹操在事业上取得了两大成就:一是完成了北方统一;二是为曹魏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主要阐述曹操人才政策的正面影响,他在用人方面的一些做法,今天仍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人才派遣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派遣是目前新兴的一种用人模式,本文就其主要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使这种用人模式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张大勇 《江苏教育》2006,(1A):17-17
影响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资源最为重要、最为关键。近年来,我们抓住了教师资源这个基础之基础、关键之关键,在创新用人机制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通过加强教干、机天下作人员和教师三支队伍建设,确立了用人导向,改革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机制创新,增添了队伍活力,推进了“人才强教”工程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内涵丰富,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就应以邓小平人才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和正确用人导向,不断健全教育培训和用人机制,着力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促进人才总量的增加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新一届市委市府领导的重要决策。肇庆市现有人才依然存在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等问题。这其中原因有主观也有客观、有机制也有制度、有表层也有深层等造成。因此,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明确战略指导思想,创新人才理念;加快发展,营造集聚人才的良好条件;改善人文生态环境,壮大人才资源存量;科学管理,改善用人机制,构筑人才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用人问题,历来是一个关系到政权存亡、国家盛衰的重大问题。唐太和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及取了历代特别是亡隋在用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 了条正确的用人路线,推行了一整套颇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用人政策,使一大批人才集中到他的摩下,跟他一道“同治乱,共安危”,同心同德,共同开创了备受后人交口称赞的“贞观之治”时代。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很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校人材培养的紧迫任务。高素质人材的培养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做人为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模式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民办高校在遵循高校人才培养普遍性规律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定位和民办高校特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遵循效率性、适应性、多样性、兼容性、阶段性、灵活性、创新性、发展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定位与特色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确定位、培养有特色的人才,是关系到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大事。高校要准确定位,需用宏观的大视野分析本校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要分析学校自身状况,还要有教育理念的指导;要创出培养人才的特色,需处理好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dds to the sparse literature on the consequences of education–occupation mismatches. It examines the income penalty for field of education–occupation mismatches for men and women with higher education degrees in Sweden and reveals that the penalty for such mismatches is large for both men and women. For mismatched men the income penalty is about twice as large as that found for US men, whereas for women the penalty is of about the same size as for US women. Controlling for cognitive ability further establishes that the income penalty is not caused by a sorting by ability, at least for Swedish men. The income penalty for men decreases with work experience, which is an indication that education-specific skills and work experience are substitutes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教师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的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 ,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就必须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使之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 ,高尚的人格和本专业完善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为此 ,高校要建立教师培训体系 ,走教研一体化道路 ,并让学生参与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新生代散文作家的创作中,方希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风格。她淡化性别色彩,以“中性”的身份进行散文创作,在题材方面表现出刻意求俗的特点,并与池莉和徐坤的小说形成某个方面的呼应。方希具有出色的探索人类心灵的能力,在散文中,她以尺水兴波的方式揭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希散文具有较为明显的理性思维的特点,常常选用有选择意味的并列的结构方式组成全篇。  相似文献   

17.
性别差异是造成男女社会认知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社会认知的不同决定了男女生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不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既要看到两性心理发展上的优势,也要看到各自的劣势。在智力、兴趣、行为和自信心等方面予以不同的关注,掌握男女生听话、说话能力的不同表现。通过心理调适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等措施,让男女生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目前民办高校的现状和肩负的历史任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是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人才。为此,必须树立新的人才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整合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事关我国战略和全局的大事。民办学校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意义,提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把新农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建立农村医疗合作服务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为农村培养人才提供方便;组织志愿者参加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Anecdotal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dyslexia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uperior visuospatial ability but empirical evidence is inconsistent. We explicitly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dyslexia is associated with visuospatial advantage in 20 dyslexic and 21 unimpaired adult readers using paper-and-pencil measures and tests of 'everyday' visuospatial ability. We found no main effect of group on visuospatial task performance but did observe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sex × group interactions. Relative to dyslexic and unimpaired women, dyslexic me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at identifying shapes in ambiguous figures, reproducing complex figures, reproducing designs using coloured blocks, and reca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Queen's head on a postage stamp. They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 than unimpaired men at navigating and recreating a virtual environment.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visuospatial advantage in dyslexia may be confined to men.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i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