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体育辩证法近年来,随着各门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互相渗透,唯物辩证法的哲学也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地发展了。广大科学工作者在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探索中,愈来愈感到唯物辩证法对各个科学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体育辩证法”(又称“体育哲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体育辩证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研究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辩证法的体育观和科学观,是人们对体育(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体育理论     
G80 9700818论体育哲学的人体观[刊,中,I]/韩丹//体育与科学(江苏).-1997.-18(1).-40-39(Dw)体育哲学//人体美//认识//理论科学的人体观是我们体育工作和体育政策的理论基础.我们试图对以往的人体认识重作审视,建立一种以现实社会中进行着生命活动的人为基本点的体育哲学的人体观.这是一个由自然人体观.劳动人体观、社会人体观和自我自觉人体统一融合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3.
任何理论、学科、事业与活动,只有能够满足社会一定的需要时,才有其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满足社会需求的量越大,发展的规模也越大;体育哲学亦如此,体育哲学只有能满足人们体育和运动实践活动的哲理思惟的需要时,才会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体育哲学产生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也随了体育改革的大潮而发展。体育哲学在我国成为一门新兴的体育科学学科,已经十年。这十年中,体育  相似文献   

4.
文介绍了相似论和体育相似现象的情况,提出了体育相似论是研究体育中相似现象的科学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分析了研究体育现象中相似性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体育相似论是对体育哲学上的完善,使得体育科学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更科学的指导体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体育健身过程是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自我完善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与人们的其它活动一样,体育健身过程同样离不开哲学的指导。特别是在当前,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体育健身实践,深入研究体育健身过程的内部规律,获取最佳的体育健身效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健...  相似文献   

6.
体育理论     
G80 9410501体育科学方法论的功能与原则[刊,中]/柳伯力//体育与科学.—1992(3).—6—7(SML)体育科学//科研//方法//理论//原则G80 9410502在满足社会需要中发展体育哲学[刊,中]/韩丹//体育与科学.—1992(3).—8—9,23(SML)体育哲学//体育理论//体育事业//改革G80 9410503一个有待完善的新命题一“体育科技也是第一生产力”主题座谈会[刊,中]/晓成//体育与科学.—199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艺术、体育及身体活动特点、客观存在方式的认识,阐述了三者共存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依据"项群划分理论"指出不同艺术体育所表现出的艺术审美的普遍性和指向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艺术体育的概念进行界定:艺术体育是以满足人们身心和谐发展为前提,以身体活动为表现形式,以技术的精确度、动作的难度和艺术的表现力为追求目标和评定标准的体育项目.通过对艺术体育的社会成因,内、外特点的分析,指出艺术体育是以现代体育科学理论、艺术理论为支撑,以身体活动为载体,展示科学和艺术打造成果的科学原理及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体育伦理学     
体育伦理学是研究体育道德的科学,可以说它是关于体育职业道德的学科,职业道德体现出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和劳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带有某种具体职业活动的特征,反映着由于职业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传统和职业责任。体育伦理学这门科学把体育道德作为自己研究对象,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社会调节的一种特殊的方法,同时,体育伦理学要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道德,把体育伦理学的研究提高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来阐述。它从属于哲学科学,但并不等于体育道德。体育伦理学不仅仅在于描述和解释体育道德,还要引导和教育人们怎样培  相似文献   

9.
从生物体育观到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休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体育科学则是研究和揭示这种现象发展规律的活动和知识体系。体育科学的发展始终是受体育的发展状况和研究者的认识方法所制约的。前者是研究的客体(对象),后者是研究主体的认识能力。体育科学就是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集中反映是体育发展史上出现的各种体育观,即人们当时对体育的总的认识。体育观一方面是人们在研究中获得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它又强烈地反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进而影响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因此,研究和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对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18世纪中叶以来,在近代和现代体育发展中影响最大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体育科学与科学哲学方法浅析秋实,宋焱体育科学方法论是体育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体育运动实践发展使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丰富多样,精彩纷呈,与此同时.现代体育科学在体育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受到整个科学过份的偏爱与关照,以旺盛的生命力生长在温馨的科学园中,纵向上...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为基础,以中国的体育实践活动为运行载体,人们才能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中肯定体育的产业性和体育劳动的生产性。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趣与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休闲体育越来越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休闲体育具有趣味满足的价值取向和多层次的审美特征,这是休闲体育的重要魅力之所在,也是推动休闲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试图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探询休闲体育的特征,为人们参与休闲体育,丰富现代生活方式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及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体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现代体有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随着体育的进步,和人们对现代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出现的体育活动内容越来越多。但是,在我国甚至国际上,迄今还没有一种公认的科学分类原则,还没有建立起大家公认  相似文献   

14.
一、正视体育理论现实问题,加强体育理论研究 (一)体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持续增长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将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关心体育的高涨情绪和置身于多样化体育实践领域,已成为积极的社会现象,体育对现代生活产生着强烈影响。体育的不断发展相应提高了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的要求。今天的体育理论发展状况,较之以往已有了较深刻的变化,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和艺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哲学观倡导了一种新的体育理念,使人们在奥林匹克的特殊社会环境中体验、认识和领悟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奥林匹克理想丰富了现代体育理念的内涵、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生哲学,是现代体育理念的基础。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中关于奥林匹克哲学、奥林匹克理想等的重要理论逐渐成为探讨和研究现代体育理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当前,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袭来,人们都在议论和思考着体育如何科学化的问题。普遍认为体育科学应该有一个大的飞跃。但是,加强体育科学是仅仅突出那一门(或几门)学科,还是着眼于从系统观点出发,促进各门学科综合有序地发展,这就不能不涉及到人们对现代体育的基本看法问题,即表现现代体育总体特征和基本轮廓的  相似文献   

17.
<正> 体育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社会现象已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体育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体育实践活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展与渗透,体育科学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众多的学科的体系:(诸如:体育自然科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  相似文献   

18.
体育哲学作为体育科学群中一支充满活力的学科,在体育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的理论活动中,充分表现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它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国体育科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经过体育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有很大发展,出现了新的学科群,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成果,对于发展我国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巩固和发展体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势头,保持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论体育观和体育科学思维模式的几次重大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观,即人们对体育总的认识或基本观念,属于认识的问题。体育科学的思维模式,即人们研究体育和进行体育的决策和管理的基本思维方法,属于方法的问题。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系统科学观点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考察和认识,论述了体育观和体育科学思维模式在宏观理论研究和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运动技术与体育科学——体育领域里两项主要的人类创造性活动体育科学是人们对体育现象的理性的系统的认识,是人们关于体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体育科学也是人们在体育领域里进行的一项巨大的创造性活动。运动技术则是体育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整个体育技术中,它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同体育科学一样,运动技也是人们在体育领域里进行的一项巨的大创造性活动。就其重要性而言,体育科学与运动技术是人们在体育领域里进行的所有活动中最主要的两项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