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对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在体育活动或竞赛中形成的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人们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合作精神,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一、体育能促进人际关系交往中健康心理的形成体育是增进人们之间接触和交往的良好手段之一,它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健康的心理互相沟通。我国和美国建交,最初是以乒乓球打开了封闭20多年的中美大门。开通台湾与大陆的隔绝关系,也是从乒乓交往开始的。体育历来是人们交往的“使者”。原本不认识的人,通过…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竞争意识的社会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平等机会、竞争与协作互为统一的特点。人的竞争意识具有高度的社会性,有利于社会和个性的发展与完善。体育成为培养、激发人们竞争精神的积极诱因和有效手段。人的本能欲望的竞争过渡到社会性的竞争,需要摒弃兽性而提升其社会性和人性,体育活动为这一过渡和提升起着积极的桥梁作用,为形成竞争意识创造了最佳的行为环境。应该把竞争机制引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其成为推动整个社会现代化明进程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体育荣辱观是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特点树立的人们判别荣誉和耻辱的准则。体育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产品,体育荣辱观化为主体的自觉行为后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起着体育隐蔽课程的作用。体育精神中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发展自我的超越精神、竞争精神等,在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体、心灵、精神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的竞技体育,集中体现了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推动了全球体育社会的发展,甚至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展现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力量。随着人们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引起了竞争的加剧、巨大利益的驱动、全球范围内多种文化的交融以及高科技的介入,竞技体育面临着毁灭性的危机。人们对奥林匹克格言的与奥林匹克的中心思想"人的和谐发展"相违背。研究现代奥运会的发展现状,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分析奥运理念与人文精神矛盾的存在,强调只有平衡和协调竞技体育中的各方面矛盾,才能使其更好的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竞技体育作为具有独立形式和独立价值的实践活动已扩展到全社会。现代竞技体育的道德价值日益显示出其特殊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集体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形成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有助于人们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有助于人们形成勇敢、无畏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是当今社会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和方法之一。而被冠以竞技、竞争为主题的体育运动恰恰蕴含了人类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合作精神。当人们从人类学高度来研究体育时,会发现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成绩、掌握运动技能并不是体育运动的唯一目的。体育运动更重要一个价值应该是在竞技和竞争中宣扬、促进和发展人类社会赖以进步的这一重要元素——合作。  相似文献   

8.
<正> 现代体育运动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体育比赛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自身的内涵。奥林匹克运动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明战场。因此,有人说体育是一项精神的悲壮的事业,被比喻成是“和平时期无硝烟的战争”,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民心竞争、人的素质的竞争。竞争,是当代体育的推动力和魅力。有竞争就会有战略战术和指挥员的决策,毛泽  相似文献   

9.
胡洁 《体育世界》2013,(11):34-35
通过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对比来探索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思想的差异,将给如何增强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精神的实践提高可靠的思想理论依据。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西方体育文化必然会将其在竞争中追求卓越的精神带给中国,有助于培养人们勇于竞争的观念以及公正平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4,(2):34-38
体育是城市精神的代表者,体育运动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游戏是体育的本质,体育魅力是体育文化里最核心的元素,规则意识、公平竞争、有序竞争是体育所承载的重要原则;中国应该走出单纯的奥运战略,竞技体育的观念,寻求体育的魅力的回归;改革现有体制弊端,注入体育的娱乐游戏精神,才能焕发体育全新活力;体育传媒与中国体育相辅相成,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体育报道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体育传媒应助力中国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竞争价值观及其对体育政策制定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体育活动有利于人们认识“竞争”的内涵,并对个体的体育价值观形成有一定影响作用。人们对体育竞争价值持有的基本观点是公平、遵守规则和道德,认为体育竞争价值观的形成能使个体得到精神方面的鼓舞和建立公平竞争的概念,能对社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大促进作用。人们的体育竞争价值观给我国体育政策制定时的借鉴意义主要有,应突出体育竞争价值观引导的作用;应给予体育竞争价值观宣传的重视,要充分挖掘体育竞争价值理论深度;体育竞争价值观要求国家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进行协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学校体育具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思想和艺术化倾向,古希腊学校体育则尚技术性,着力培养人们的竞争精神,崇尚人体的健美,它们的不同特点是由各自文化系统中对体育的不同价值取向、民族的审美观和心理感受不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体育作为现代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不断被开发和利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给人们从事体育实践活动这一社会现象,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物质基础和充裕的时间保障,是现代体育形成的社会条件;求生存求健康的健身意识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基础;现代体育的多功能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相吻合是现代体育的主要社会特征。现代社会中竞技体育用以培养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和能力,健身体育用以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以预防过度竞争带来的“身心异化”。人的需要是体育寻求自身可持续  相似文献   

14.
刘爱平 《精武》2012,(11):81-81,83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本文论证了:体育运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体育活动是人类和平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可促进人类和平与幸福,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文化学的视角对中西体育文化精神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中西体育文化是异质文化,中国大陆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西方海洋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相异”的竞争精神。研究中西体育文化精神的差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中西体育文化内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促进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体育文化得以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体育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以及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功能,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体育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当今,人们从事体育运动已不仅仅是为了健身和娱乐,竞争的内涵更丰富了;人们观赏体育比赛也不仅仅是为了消遣,参与的意识正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体育与时代的契合点在哪里?——竞争——使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得以实现——满足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和赌博心理。因此,体育运动中的“社会竞争意识”成为体育与时代的契合点。而体育也就已不仅仅是少数运动员的事了,而是千百万人参与的活动。现代人不断地创造着体育的新内容,体育也不断地塑造着现代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之必需。与此同时,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从浮浅的表面趋向深入,这种深入,进而又加快了体育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体育主体构成之一的竞技体育,山于具有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高层次需要和振奋民族精神的特殊功能,其发展程度越来越为人打所关注。  相似文献   

19.
论阳光体育运动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光体育运动的伦理精神是阳光体育伦理的高度凝练,它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伦理关系、伦理行为和制度伦理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阳光体育伦理关系是阳光体育伦理精神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中的具体体现。阳光体育伦理行为是阳光体育伦理精神的“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是阳光体育伦理精神在人们行为方式上的体现。阳光体育的制度伦理不仅对阳光体育伦理精神的实现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而且是阳光体育伦理精神转化为现实行为的价值导向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们用教育投资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开发人类潜在的智力、体力和心理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受制于一定的道德观念,实践着一定的美学要求的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活动”。所以,旨在释放、增长人的潜在能力的教育,就不能不在发展智力的同时,相应发展人的体力。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