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建筑产业也需要进行绿色变革,为探究建材供应商和建造企业之间是否实施绿色建筑策略.本文借助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和演化博弈论方法构建绿色建筑企业演化博弈模型,对建筑产业各方进行博奔分析,得到E1~ E5共5个均衡点,通过构建演化相位图对博弈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演化结果为博弈各方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现象,系统最终结果与企业决策成本、收益以及初始决策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虽然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引发传统教育形态的演化与变革,也催生了融合机器智能和人类智慧的人机协同教育环境,但数字化转型期人机协同教育环境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如何聚焦中观层面进行有效衔接的架构设计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文章首先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的深入分析,指出人机协同教育环境构建的重要意义。然后,文章通过阐明人机协同教育环境的核心特征和要素结构,聚焦中观层面勾勒出“省—县—校”人机协同教育环境构建的顶层模型。最后,文章结合数字化转型需求,分别从省域、县域、学校三个层面设计人机协同教育环境架构,并阐述了不同架构的实现路径、协同需求及应用案例,以期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机协同教育环境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产业链企业面临"低端锁定"和创新不足等问题。受协同创新的知识溢出性影响,产业链合作企业通常会出现创新的"搭便车"现象。基于知识溢出视角的制造业产业链企业"智猪博弈""囚徒困境"和"雪堆博弈"三个静态博弈模型和创新视角的制造业产业链上游企业及其核心企业的"演化博弈"分析,剖析影响制造业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策略的产业链企业地位、知识溢出水平、政府对专利的保护、创新成本收益和协同创新收益分配比例等因素,最后给出制造业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演化博弈思想的制度分析:中国经济转型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化博弈思想的制度分析为中国经济转型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演化博弈思想的制度分析,即用演化博弈的思想解释和理解制度:制度如何生成,如何演化至今,以动态的视角研究制度的产生和存续以及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5.
知识建构行为能否稳态发展是参与主体动态博弈的结果,取决于学习者与同伴通过不断调整策略选择,以寻求最优均衡状态的动态演化过程,探究知识建构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博弈演化规律也是亟待解决的科学议题。基于扎根理论识别的知识建构影响因素,建立知识建构者之间的博弈矩阵,引入复制动态方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知识建构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行为演化的稳定路径。结果表明,在知识建构行为博弈中,双方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是协同,同时各参与者对知识存储量、信任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协同收益、投机收益以及奖惩制度等变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知识建构协同行为的长效稳态发展遵循机制,包括拓展知识存储量、匹配信任偏好、增强多元思维模式、建立自适应收益分配、发展协同监管和完善基于智能合约的动态评价等。这一研究成果,剖析了知识建构行为演化博弈的内部运作机理,拓展了学习者协同行为的促进演化场域,为助力深层次知识建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数字经济与产业的动态演化,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呈现出三种模式:数据集成导向模式、知识集成导向模式和智能集成导向模式,三种模式分别针对不同特征的产业链,其数字化内涵也各有侧重。推进产业链数字化治理相应具体举措有:通过产业链图谱建设理顺产业链条区域分布;通过数字化能力协同评估促进产业链数字化同步;通过建设协同创新环境,激励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创新转型中加速采纳数字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系统分析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和基本特征,提出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面临着认知曲解和错解、配套制度不健全、资源投入渠道窄等困境。通过以理念为引领,纠正认知偏差和增强内部驱动力;优化政策制度,完善数字化转型保障体系;多方协同,拓展数字化转型支撑力量等路径,破解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困境,提升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质量。  相似文献   

8.
构建一个小世界网络下囚徒困境博弈的演化模型,用Multi-Agent的建模与仿真研究方法,研究网络簇系数、重复博弈轮数及间接信息获取对合作演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簇系数、重复博弈轮数对合作演化动态有显著影响,间接信息的获取也明显影响着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协同创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强化高职教师知识协同共享成为高职教师专业成长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演化博弈理论研究高职教师知识协同共享问题,明确知识协同共享的内涵。建立协同共享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对博弈模型的结果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将有助于跨系统知识协同共享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航空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不高、创新意愿低的问题,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博弈双方采用“积极合作”和“消极合作”两种策略,通过对协同创新行为的动态演化博弈和参数变化的分析,明确其演化机理与均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创新风险系数的增加、创新资源水平差距及学习能力差距的扩大,促使创新主体选择“消极合作策略”;协同创新预期收益的提高会增加选择“积极合作策略”的概率。并从政府引导支持、动态分配协同创新收益与成本、“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术团队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航空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智能制造演进发展3个基本范式交织融合迭代升级所融合的先进技术,探析了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实现这3个基本范式迭代转型升级的典型特征、生态场景及各层级构成要素。基于此,揭示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但企业推进智能化转型发展路线不必串行推进次第展开,应并行推进融合发展。在夯实“两化融合”基础时,融合数字化转型先进技术,实现企业生产要素、流程的数据驱动后,融合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先进技术,启赋企业网络化共享与协同制造的同时,融合AI先进技术,赋能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六维智能生态的智能制造愿景。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讨数字化阶段的职业教育改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数字化的定义,提炼产业数字化的6个典型特点:生产方式从供给推动转向需求拉动;企业发力柔性制造技术;技术密集型企业占比渐增;机器人在多领域广泛应用;企业组织方式转向扁平化管理;数字技术推动企业内外协同合作,并从3个方面分析产业数字化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产教融合对高等教育优质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企业的合作意愿不足是制约产教融合的重要因素,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成为推进产教有效融合的重要突破。从心理距离的角度出发,以概率维、时间维、社会维剖析企业合作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诠释产教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提出通过遴选合作企业、具化合作利益、丰富合作形式等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并以福建某高校的实践案例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14.
为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基于100家福建省建筑施工企业的调查数据,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创新投入、创新合作、创新队伍、创新激励、创新条件与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绩效是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根据核心因素总结双驱突围型、三驱突围型、多元驱动发展型三条非对称性提升路径,为选择不同路径的企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福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以及绿色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福建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福建推进“双碳”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于福建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分析企业减碳规划和实施方式,发现当前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存在内动不足,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有限等主要困境。借鉴安踏集团等晋江民营企业绿色转型的案例,提出积极引导履行社会责任、适当的环境规制与绿色激励并行等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提出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化向数字化迈进的时代背景下,梳理典型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及产业变革态势,挖掘数字化变革对人才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最新需求。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及高职院校持续扩招等政策措施指引下,探索高职院校勇担新使命,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教学改革、提升培养质量的新理念与新方法,以期输送高素质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In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has become a pivotal force to promote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new era, featuring demand-driven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ims to reshape its new capabilities based on next-generat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ncerning the quality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s per the scope of services and composition of responsible subjects like personne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ree key areas: talent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In addi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hould be structured based on several types of content: essential data, environments, operational function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systems. Moreover, paths of guarantee, action, and operation should be taken concurrently to facilitat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论刊物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实,数字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有教育理论刊物只有积极应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崭新使命,发挥固有优势,加强协作创新,共建数字平台等,才能共展宏图。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能显著提升教学资源的使用价值,增强教学效果。而应用型高校以技术型、实战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主,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中,由于其培养人才的定位不同,受到教学资源的个性化限制,需要建设符合自身特点及发展需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文章以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应用型高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