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妙的结尾不仅可以系统地概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如何巧妙地进行课堂结尾,从而达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呢?一、归纳式结尾归纳式结尾即是在一节课的结束时段,教师引导学生以准确简要的语言,归纳课堂学习的新内容,包括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梳理知识的结构,归纳知识规律和学习的方法等。如“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课结束时,我请学生自己讨论归纳:(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解题时应注意什么?通过归纳本课内容,使全体学生更…  相似文献   

2.
朱瑜 《生物学教学》2000,25(4):21-22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课堂教学结尾时一定要注意梳理一下当堂所讲的知识,然后归纳总结出几个要点,画龙点睛,提炼升华,或揭示课堂讲授的中心,或归纳所讲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既清晰完整又主题鲜明的认识。那么,应如何进行课堂结尾呢?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或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灵活掌握。本人是这样进行课堂结尾的:1总结归纳 即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  相似文献   

3.
课堂结尾,是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完美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教学结构严谨、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探究,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一、练习式结尾练习式结尾是教师针对所学知识的要点、难点设计判断、选择等多种形式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消化,同时,也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进一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如学习了“倒数的认识”后,设计有关整数、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练习,在练习中发现,有些学生只将小数化成了分数,带分数化成了假分数,却忘了求倒数,这样就应该加强各个环节的训练,并强调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需两步才能完成。二、归纳式结尾归纳式结尾是教师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内容,及时强化教…  相似文献   

5.
薛峰 《陕西教育》2002,(1):35-36
课堂结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总结,扩展新旧知识联系,以形成系统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良好的结尾,事半功倍."恰当地设计课堂结尾,可以统揽课题要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当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抓住要点内容,加深学生理解当堂所学的知识,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为后续课题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能否把"口"收好,对一节课的成败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呢?  相似文献   

6.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得好:“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如余。”的确,一堂课如一乐曲,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袅袅不尽的余音。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好结语,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现结合教学实践列举几种课堂结尾的例子。一、归纳式总结这是一种常用的结尾方式,教师利用一节课结束前几分钟,简明扼要地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总览全课,查漏补缺,促进对知识的总体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例如,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课堂教学要达到预期目的,开头固然重要,结尾更不可忽视。一个成功的课堂结尾具有总揽知识、承上启下的效果,也具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新知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欲望;同时,又是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师生交流,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归纳总结一堂课的知识容量是比较多的,为了使学生便于掌握当堂所讲的内容,教师除了安排合理、讲授得法、适当分散难点之外,新投内容结束之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简明扼要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课堂结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总结 ,扩展新旧知识联系 ,以形成系统的行为方式 ,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设计课堂结尾 ,可以统揽课题要领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 ,抓住要点内容 ,加深理解当堂所学的知识 ,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同时 ,也可以为后续课题埋下伏笔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俗话说 :“编筐编篓 ,全在收口”。一节课能否把“口”收好 ,对一节课的成败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 ,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呢 ?一、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课堂教学的结尾是一堂课结束的自然表…  相似文献   

9.
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人胜的导入,丰富充实的展开,还应有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尾。好的课堂结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抓住学习重点,巩固知识,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好的课堂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它能使教学更具有广度和深度,更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课堂结尾四法课堂结尾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精心设计一堂课的结尾,使它象一台文艺节目压轴戏,能够紧紧地吸引学生,让学生课后回味无穷。课堂结尾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分辨难点重点;要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轻松愉快;要为课后...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 :“编筐编篓 ,难在收口。”一节课 ,如果结尾这个“口”收不好 ,也不能使这节课取得圆满成功。而好的结尾 ,能及时对当堂知识加以画龙点睛式的小结 ,使学生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获得明确的印象 ,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又能开拓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思维 ,引起他们对有关内容的联想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一般来说 ,课堂结尾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归纳总结这是最常用的形式。小结时只须寥寥数语 ,提纲挈领地归纳本课所学的知识要点、思想方法即可。例如“小数的性质”的课堂小结只需一句话概括 ,即“本堂课我们学的是小数的…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说明结尾的讲求。成功的课堂结尾,可以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浓缩成一个“板块”,使之得以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记忆;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为深层次的探究,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如何上出精彩的结尾,从而达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呢?一、总结式结尾在一堂课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将课堂内容简明、扼要且有条理地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但可以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还可以促进记忆。…  相似文献   

13.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总结在教学中有重要作用。课堂总结可以使知识深化,突出重点,还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结构,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1.列表总结法:在讲完新知识后,运用表格的形式将内容归纳概括起来,使...  相似文献   

14.
精彩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而课堂教学的结尾环节也不可轻视。好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可以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课堂教学结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功效,是每堂课的重要环节,能引导学生进入"课虽终,趣不尽;言已毕,意无穷"的意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种有效的课堂结尾方法。一、归纳式结尾归纳式结尾是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小结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点睛之笔。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结课方式,有效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于实践,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启迪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实现"课虽结,趣犹存,意未尽"。  相似文献   

16.
精心设计如何导入新课,以展示课堂研究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每节课的结束阶段,要让学生仍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统揽课堂要领,思考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探索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使结尾具有前呼后应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作法。一、总结式结尾教师以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物理规律,以便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如讲授初二物理《液体对压强的传递》一节,结尾可总结为:  相似文献   

17.
一堂课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也需要有一个好的结尾。课堂结尾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物理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结尾,使它象一台文艺节目的压轴戏,能够紧紧的吸引学生。课堂结尾要帮助学生认知;要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要使学生愉快,以消除疲劳而精神饱满;要为课后及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课堂结尾的做法总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介绍我们的一些基本做法。一、总结性结尾课堂结尾时,用准确简洁的浯言或图表,把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突出知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结尾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概括式结尾。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教师以精练准确的语言,提要地总结概括出一堂课的知识要点;或者运用本节课的板书图表,利用彩色粉笔,标出知识的脉胳;或者启发学生梳理归纳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再由教师指要讲评。  相似文献   

19.
朱燕红 《广西教育》2014,(29):77-78
正结尾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精心设计历史课堂的结尾,能产生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课堂艺术效果。在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设计历史课堂的结尾。一、结构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将整堂课的知识进行扼要梳理,构建知识网络。而结构板书作为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能帮助学生删繁就简,加深  相似文献   

20.
1 归纳式结尾法 所谓归纳式结尾法,即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结尾归纳,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结合实践看,笔者认为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效果佳,这样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当堂检测学生45分钟的听课效率,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