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泱泱大国,这么多年来,一直以没有人能获得诺贝尔奖而觉得遗憾。如今,全国上下扛起了素质教育的大旗,掀起了课程改革的一个个浪潮,使国人认识到“科学”乃是第一生产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应运而生,历经多年的修改和改进,正逐步走向成熟,作为科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它必将成为“科学从娃娃抓起”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正>一、"本末倒置"教《科学》,让科学课堂独树一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按着教材的思路,"顺其自然"进行教学,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本末倒置"教科学,利用逆思维方式的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能力,也能开拓学  相似文献   

3.
快乐导航:这套丛书使青少年读者不由自主地喜欢科学,在快乐中学习,丝毫没有枯燥感,反而认为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5.
《生物学教学》2005,30(4):71-71
据东方网2004年11月18日消息,中国卫生部近期修订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三个文件。  相似文献   

6.
7.
8.
9.
课程标准和《科学》教材以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是如何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使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最优化,使教学产生更大的潜能。显然,教学过程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更应该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教师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当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者。  相似文献   

10.
蔡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对我国文化、教育,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是1919年4月24日“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修养之演说”。蔡先生强调指出,从事科学必需要有如下之修养: 首先对科学要“诚”:“科学真是真非,丝毫不能移易。盖一能实验,而一不能实验  相似文献   

11.
12.
对《科学》课程开设的背景、科学课程开设的状况、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科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科学教育》2005,11(2):F004-F004
  相似文献   

14.
精彩一页:▲游戏118.纸做的睡莲也会绽放 材料或者道具:平滑的纸、彩笔、一盆水. 实验操作:将一张平滑的纸剪成一朵花,用彩笔涂上颜色,然后把花瓣向里折叠.把这朵纸睡莲放入水中,你就可以看到花瓣以慢镜头的速度向外绽放的景观(动脑筋仔细想一想,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8,(Z2)
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杂志是由科学大众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期刊(刊号ISSN1006-3315//CN32-1427/N邮发代号28-225)是教育部"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师训计划"指定期刊,该计划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教育部师范司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  相似文献   

16.
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那样研究问题,体验科学的创新与探究的快乐是许多同学的愿望。首先,科学始于问题,对某个现象的探究通常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经历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的中学《科学》课程,知识性内容的介绍比以往要少,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比较大。那么,在这样一门综合性学科里,学生能否获得更多,就要看他们能否更大程度地发挥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了。  相似文献   

18.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7~9年级)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入门课程.……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这一学期很快又结束了,我仍然是三、四年级的科学,回顾这个学期的教学,我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努力摆脱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力争为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注重在真实场景中进行教学在上《植物》和《动物》这两章内容时,我采用了在真实场景中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科学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例如:在《植物》一章中,我选择好学校里的一棵树,把学生带出教室进入自然去全身…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爱上科学》。书中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带我畅游了一趟科学王国。我印象最深的是青青、豆豆、腊腊这个故事,它以童话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向我们讲述了一根名叫青青的小辣椒、一块儿名叫豆豆的豆腐和一块儿叫腊腊的牛肉一起在人体被消化吸收,又一起变成排泄物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消化系统是由消化腺和消化道两部分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的肌肉性管道,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大工厂,吃下去的食物经过不断的消化吸收,才能变成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