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现代教育是而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应得到关注。新课程改革也把“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而在现实当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往往只关注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和中间群体.对“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关爱他们.真情自有回报。  相似文献   

2.
刘献君 《成才之路》2010,(25):I0003-I0003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怎样办尽可能好的教育”。社会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不同的人,对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差别。但我们在理解教育时必须把握几个基本点: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是“育人”而非“制器”。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师作为一种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存在的职业,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教育生活的全部意义指向于学生的发展,并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一般而言,教师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指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教师个人的生活理念、生活哲学和生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因此,教育要研究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首先必须关注教师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教育界有识之士正在呼唤并实践着“关注每一个”、“让每一个都获得成功”的教育新理念。要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并“让每一个都获得成功”,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才能造就万紫千红、各具特色的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5.
王炎斌 《天津教育》2002,(10):12-14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如果说,过去我们所倡导的学校人本化管理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由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决定的,那么,在“入世”后的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学校人本化管理,则具有全新的意义。我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入世”对中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以及每一个国民都将产生影响。同样,“入世”对学校教育产生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和多层面、多方位的。在教育面对新的挑战的今天,学校实现人本化管理更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入世”对教育的影响1.商品贸易的自由性促进了教育的变革。商品贸易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蕴含着人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整个人类意义的关怀。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就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我们讲教育的公平,其目的就在于“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得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反映着教育利益在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应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帮助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所以,教育公平应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以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7.
黄慧蓉 《教师》2012,(29):112-113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主张,强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社会,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而前进的,由社会决定,而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方向。因此,我们须结合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因材施教”,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学,与时俱进培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孙石山 《山东教育》2005,(19):40-41
自2000年9月起,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尝试实施“体验成功”教育,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校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迅速成长为“聊城市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先后荣获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最近,学校又被授予“山东省义务教育首批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首批依法冶校示范校”。实施“体验成功”教育使我校每一个学生、每一名教职员工都走向了成功,从而赢得了学校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技术创新发挥着重大作用。如何更客观地分析、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努力建立一个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职业教育体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纵观世界高职教育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国情,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以下主要趋势:社会化、职业化、地方化、国际化、个性化。只有深刻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这些趋势,才能使高职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实施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成其为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教育成其为小班化教育,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我们在学校办学特色“四色教育”的主体框架下,思考和探究为了“每一个”的小班学习文化。小班化教育为学校的学习文化构建提供了契机,小班理念下的学习文化建设就应该充分挖掘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使教育精致化、优质化、个性化。小班学习文化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被提出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和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主要有三方面内涵: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即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即以公平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上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是保证,教育目标上的公平是前二者的归宿。人类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教育的不公平始终存在着。学校是一个微型化的社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发展到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公平的追求上来,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伴随着兔年的脚步声,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新的春天。回首“十一五”,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下,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满怀信心的迈人“十二五”,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显得十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怎样才能使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首先,要加强基础教育的改革就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体现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基于这一点,叶澜教授提出了“新的基础教育观”及其相关的教育目标和性质。1“新基础教育”内涵在对现在的学校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下,提出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规格以及对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新”的深层次结合点的新认识,力图转变现在基础教育的教学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实践行为,来真正使得人在做事中发展自己,促进人的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提出:“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每个班都存在着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呢?下面就从我身边的实例谈起。  相似文献   

15.
宋宏 《教育探索》2002,(10):11-12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做好教育工作,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始终强调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由此提出“三个面向”的要求,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任务和改革方向。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当今国际间的激烈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和教育的竞争。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要以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为基础。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常听到成人这样的抱怨“年纪大了学不好了”、“学费太贵”、“没时间”、“学了没有用处”这些问题历来就倍受成人教育研究们的关注。因为只有认真分析研究影响成人参与教育活动的种种不利因素,才能真正促进成人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推动成人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胡敏 《江西教育》2007,(2):32-32
“让每一个人都和谐地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让“和谐”的旋律在孩子心中荡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关注基础教育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基础教育“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个令人无法轻松的话题,扶持教育“弱势群体”的社会呼声日渐强烈,它的负面影响愈加凸现。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十五”发展规划的“教育计划”中,突出地提到了“体现教育公平,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在以前的“计划”中不曾有过,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这正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严重失衡的背景而言的。在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是政府提供的国民教育。国民教育的最大属性是其“公平性”。这种“公平”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会公平,使人人都享受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基本国民教育;…  相似文献   

19.
章剖析了“伤熊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育反思: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有效衔接,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智力的发育、学历的提高,更应该体现在人格的成熟、人精神的丰富和道德品质的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杨苏 《大学时代》2006,(11):191-192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创新实践过程,而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是其重要特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