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的舞台包罗万象,内容无限精彩。语文即生活,本应无限丰富,多姿多彩。学生提笔写作,也应该是描写生活,反映生活。既然生活的范畴无限广阔,学生对生活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他们写作的才思,也应该如源头活水,绵绵不绝。  相似文献   

2.
教育起源于生活,教学的起点应该是“生活”。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由此可见,教育的终点也是生活。那么,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教育,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也应该做到“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这样,作为教育中心的教学过程,应该也必须是生活。作教学就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广阔的自然。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修辞的妙用,因为它可以美化我们的语言和生活,也可以让我们较为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能用准确的语言切中时弊,也可以用和谐舒缓、充满幽默的语言提高生活,从而帮助人们关注生活、认识生活、解释生活和享受生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的恶及其德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但这并不是主张过纯粹的道德生活,也不主张通过净化学校生活,使之纯而又纯、没有一星半点恶或不道德现象。正如赵汀阳所说,不是因为有坏人坏事所以生活不完美,而是生活注定有坏人坏事,这是由生活本身决定的,因此“永远也别指望能够把那些坏的或苦的事情从生活中消除掉之后还有生活”。纯粹善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恶在生活中永远不可能完全清除,不但是因为恶的种子已经深深埋在了人的遗传素质里了,还因为没有恶和不道德的反衬,善和道德也失去了比照和依据,也就无所谓善或道德了。  相似文献   

5.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学科,其所研究的知识与技术方向也正是社会生活发展的趋势,也因此,我们称物理是一门源于生活、为生活而服务的“生活学科”。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是一个将生活现象作为知识栽体而呈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将知识实践于生活的过程,更是对知识进行动态验证和拓展的过程。本文中,作者就如何巧妙地让高中物理教学充满生活色彩,作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生活即“生存,活着”,指人的生命活动。人生活在世界中,在世界中展开着自己的生命活动,体验着世界的存在,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体验着自己的生命活动。人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人的完整的生命活动,也就是说人的全部活动由人的全部生活所组成。人的活动与人的生活是同一的,人怎样活动,人也就怎样生活。生活本  相似文献   

7.
校园生活     
珍惜生活□辽宁冯研也许是平平淡淡,也许是充满激情,生活总会有千种风貌,万种色彩,然而属于你的,永远是一处独特的风景。生活中有辉煌,也会有沮丧,有大喜,也会有大悲。不要总是在失意的时候诅咒生活,要知道生活中还有种滋味叫苦涩,而每个人的生活里或多或少都会...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特别是小学数学更要注意生活化。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还原了科学知识的生活本原——就是一切科学来源于生活,归结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改善于生活。  相似文献   

9.
生活不便=服务业商机=培训经理偶尔听到说中央领导同志也感到北京生活有不便之处,吃惊之余,也感触良多。与一些朋友聊起北京市民生活不便、服务业相对滞后的情况,他们也有同感。我说:“人们生活中的每一种不便,其实都是一种服务业的商机,而每一种商机都会带来一大...  相似文献   

10.
《教育革新》2005,(4):46-46
生活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生活。英语教学也应该结合生活,同时必须开放课堂,使语言教学贴近真实生活,让学生发现从生活中处处可以学到生动有趣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感悟     
生活如茶,虽然苦涩,细细品味却是满口芳香和甘甜;生活如酒,虽然炽热似火,但也只有醉过方知酒浓……凝望我们的生活,那里有人生的百味、有我们成长的脚印、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风雨雨。因此,我们开始感悟生活、沉思生命,也渐渐成熟起来,学会用理性的文字表达这如酒如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玩”的第一个义项就是“用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包含“玩”字的词语,不少含有贬义,如玩弄、玩忽、吃喝玩乐、玩世不恭、玩物丧志等等。大人先生们训斥孩子读书不认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也是“贪玩”。玩,经常遭到口诛笔伐,可谓“罪莫大焉”。其实,只要举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火炬稍加烛照,便不难看出,大人先生们的观点何其片面武断!因为———玩,也是生活,也是学习。吃喝拉撒是生活,穿衣睡觉是生活,因为它们是生活之必需;工作是生活,学习是生活,因为它们是生活之要义。这些,很容易为世…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武术的进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清朝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此期间,中国武术也同样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农村经济和村祖组织的破坏,城市生活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主导;植根于传统农耕生活的传统武术,也逐渐转化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新的体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会生活     
生活的含义深刻,内容丰富多彩。会生活的人,生命也更有意义。因此,每个人都应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它不是精神生活的平均或同一,而是使每一个体实现精神生活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以精神境界充分提高为内核带动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和幸福感的最大获得。矛盾论视域下,主体、客体和环境构成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矛盾,而主体精神素养的培育则构成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精神生活不同于物质生活的根本前提在于人必须要有相应的主体精神素养,否则即使给予也享受不了,而且满足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未必能实现相应的精神生活主体素养,高水平的精神生活也未必依赖物质条件的满足。进一步看,要以心理特征、理想信念、人生哲学等关键因素作为提升主体精神素养的先导,同时嵌入客观对象和环境使其更好地支撑前者,通过有机结合最终真正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对人们生活的全面评价,它综合反映了社会成员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方面情况特征,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包含多方面内容,既包括生活的客观方面,也包括生活的主观方面。选择一套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13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可以找出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间的差距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生活质量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包括个体主观心理方面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由于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成为社会性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既直接影响着他们当下的成长,也关系着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高低依赖于他所在的社会,因此,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生活的教育和为教育的生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关系正在被颠倒,不是教育适应儿童而是儿童生活适应教育,儿童生活原渴望着教育,教育原本可以在儿童生活中自然自然展,儿童则可以自由自主地吸收教育营养生长其生活能力,张扬其生命活力并创造美的生活,然而不明智的教育却以成人意志霸权控制了儿童生活,它制造着儿童不自然,不自由和不自主的认识,也制造着对教育的逆反,厌恶甚至敌意的情绪,教育也即成了儿童异已的生活,教育应当反省自我,一切为了儿童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9.
叶东娣 《学苑教育》2012,(18):37-37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是立足课堂教学资源——即使是教学内容,也大有社会生活因素,也要着眼课外教学活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给语文学习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20.
肖川 《青年教师》2005,(8):53-54
拥有幸福的生活,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企盼的,也是好社会的努力目标。教育不仅要关照学生当下生活的品质,也需要为未来完美的生活作准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就是教育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