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食育,即饮食教育,是指人们通过与饮食相关的活动与教育,学习食物、食品相关知识,习得正确的饮食行为,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节气饮食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食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心态与身体和谐的道理,也生成了  相似文献   

2.
目前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育重心由重分数向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转移。在如今幼儿园、小学都设立食堂的大背景下,"生活即教育"与"做人,做健康人,做幸福的健康人"的教育思想理念渗透在各个领域。本文将陕西关中儿童食育礼仪、文化传承与小学实践类课程及社团活动结合,着力于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食育活动,了解关中食文化与相关礼仪,在文化熏陶与传承中培育健康的饮食理念,形成良好的饮食礼仪,进而学会选择食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全的人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本文旨在以儿童食育为抓手将传统食育礼仪文化融入于儿童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我园通过对已有食育课题“家园营养卡:幼儿食育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的结题总结,认为食育课题还可以继续挖掘研究,因此确立了“基于二十四节气幼儿食育课程信息化的实践研究”,继续探寻食育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借助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把文化与饮食融为一体,挖掘适合幼儿学习和操作的实施策略,并通过信息化手段给予支持,构架家园共育桥梁...  相似文献   

4.
食育是以食物为载体的全方位教育管理理念,是涵盖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教育.依托高校食堂开展好食育工作,对改善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培育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食育侧重的饮食营养、饮食安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对高校食堂开展食育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并就开展食育工作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师道》2011,(Z1)
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每个人通过愉快、简单的教育,把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变成自己的饮食习惯。食育在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流行,尤其是日本,更加注重食育,2005年就通过了《食育基本法》,在全民强制推行食育,旨在培养健康的下一代。长期食用高脂肪垃圾食品,会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已广为人知。专家调查发现,学生饮食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片面追求饮食  相似文献   

6.
<正>食育指与饮食行为有关的教育,包括饮食文化、饮食营养知识及制作方法等内容。幼儿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开展食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助力关键经验的积累。在传统节日中往往有享用美食的习惯,节日美食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积极的生活观念和情感。教师在开展教育实践时,要注重将食育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依托传统节日元素,传播食育文化。  相似文献   

7.
食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国民学习与掌握饮食有关的知识,培养正确的饮食选择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一种教育。开展食育活动,要求将健康饮食的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态度和饮食习惯。文章以日本为例,通过探讨食育活动中所蕴含的对于幼儿身心发展以及教学工作开展的独特价值,对我国进一步推行食育计划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教以育为先,食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人历来讲究"吃",一日三餐里都蕴含着大学问,吃饭的过程使食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科学的饮食模式,并逐渐形成健康饮食观和世界观,达到以食养德的目的.小学是学生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通过挖掘食育课程资源,通过开展食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获得有关饮食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陈粮宜 《福建教育》2023,(14):22-24
<正>食育即关于饮食行为的教育。食育以食物为载体,以与食物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同时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传统文化的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是一种可以融合“五育”的综合性教育。食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关乎着祖国的未来。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要加强食育,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愈发严重,这与部分学生缺乏饮食知识,保持不良饮食习惯不无关系。同时,“双减”政策推行之后,  相似文献   

10.
“食育”一词虽然源于日本,但中国古代一直都有食育,且食育思想和其他文化一起,都是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组成。现代食育需要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并系统地将其发展、延伸表达出来以适应于食育的普及和推广。因此,现代食育制度的建设要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获取长期效益的角度出发,依据实际情况、历史遗存、教育模式、饮食风俗习惯等构建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食育”虽在国家课程层面没有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入小学教育,但在2022年版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劳动等课程标准中处处都有“食育”的身影。本文提出以融合为基础,结合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传统文化、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和学校教育特色,充分挖掘“食育”课程资源,通过开展项目式“食育”主题活动,从“学餐桌礼仪”“探饮食文化”“践劳动之行”“育美好品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饮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良好的饮食观。  相似文献   

12.
季红珍 《成才之路》2020,(3):102-103
3岁~6岁是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通过开展食育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有关饮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饮食的能力,培养幼儿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理解和传承饮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教师要善于将食育主题活动与生活教育、环境创设、礼仪教育、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健康、文明的幼儿。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08,(3):48-48
在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中心主任王锡昌教授提出,应当尽快让“食育”走入中小学课堂,成为与德、智、体、美、劳并列的一类教育。 所谓的“食育”,也就是饮食行为教育,是通过食物、饮食及相关教育,让孩子懂得各种食品有什么营养,有哪些危害,从而能够自觉地科学饮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4.
祖桂枝 《福建教育》2023,(16):54-56
<正>幼儿园的食育,即与饮食活动相关的教育,以食育之、寓教于食,主要包括饮食教育和饮食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包含生理满足、习惯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传统的饮食文化等内容。食育不仅能改善幼儿的健康状况,还能培养其良好人格和生存能力。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与落实,越来越多幼儿园开始重视并尝试开展食育,  相似文献   

15.
宋晓婷 《快乐阅读》2013,(12):108-109
在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幼儿"食育"尤为重要。饮食教育应当成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成人应通过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丰富心灵体验、营造关爱环境、弘扬食文化等手段,以应对当下食品方面的种种危机,并起到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弘扬我国传统膳食文化的作用。食育应当成为全民的教育,有效的食育必须从婴幼儿开始。  相似文献   

16.
日本通过十几年的食育践行活动,国民的饮食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绘本是幼儿阶段食育教育践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值得我国食育研究者引起重视。本文期待所探讨的内容能够对国内食育教育工作者和绘本创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育新幼儿园食育环境的创设、食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健全合理饮食与健康管理的方法等方面的阐述,探讨有效的食育实践策略.让食育进入生活课堂,形成幼儿园师幼健康理念,均衡饮食,科学规范卫生保健,并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产生愉快情绪,养成良好习惯,让幼儿能自主、自在、愉快地获取营养,做自己和生活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让"食育"进入生活课堂,让幼儿做健康的人、做幸福的人。食育文化旨在以幼儿为本,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入手,引导幼儿认识食物、食品;了解绿色、环保;掌握文明、礼仪;懂得尊重、感恩;感受付出、回报,在食育文化塑造中让幼儿能够养成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饮食行为习惯。为此,就食育文化在幼儿园中开展的意义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食育是饮食行为教育,是对孩子进行包括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一系列营养学的教育。食育的开展是一项利国利民,值得大力推广的事情。食育应当成为全民的教育,且越早开始越好。目前我国食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幼儿食育的推进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幼儿园、家庭、政府、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20.
食育是指饮食教育以及通过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其目的不仅是促进学生的健康,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保持健康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爱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