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本培训的特点与院校集中式培训相比,校本培训能随时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境和过程中,能为教师提供即时性服务。培训重心下移,阵地前移是校本培训方式的主要特征。(一)校本培训有利于把信息技术融合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国际协会(SITE)指出在教师教育中培养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三条基本原则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在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让教师经历新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这表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能力只有在具体教学情…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础性个人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示范性培训项目带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师信息化全员培训,加强精准测评,提高培训实效性"。本文以教育信息化月报为数据监测源,还原本地区几种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路径,提出相关的问题和思考,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是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本文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普遍不高的实际出发,分析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现状,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总目标,就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途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有效融入中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教师进行必要培训之上。本文试图从培训的必要性、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进行有益思考,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有效融入中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教师进行必要培训之上。本文试图从培训的必要性、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进行有益思考,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自主训练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但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严重缺乏 ,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与过程中的应用层次与应用水平很低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问题不少 ,效果并不理想 ,信息技术培训的任务相当艰巨。在分析培训现状的基础上 ,作者对已经立项成课题的“分散型教师信息技术自主训练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我国通过依托国培、省培、校培等教师培训形式开展了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本文研究了以洛阳市中小学校为例,调研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及培训现状,分析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覆盖、教师培训、应用水平、城乡差异等方面的情况,提出了建立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培训机制、紧密结合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完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评估机制等相关建议,探讨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信息技术教育为出发点,提出应用校本培训模式,分阶段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在培训中应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重视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训练,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蓝庆柳 《教育信息技术》2021,(1):110-113,101
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中,培训缺乏针对性,教师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文章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出发,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资源,搭建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平台,通过平台使教师在移动环境下可以实时提出需求并及时获取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师培训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并优化了学校教育工作,为校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仍是当前教师培训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中小学教师Office培训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基础与需求,基于Office教育教学应用文档案例,分层次进行Office教学应用能力培训的思路与方法,并介绍了典型培训案例的设计和新方法的实施与效果;最后提出基于教学专题活动建立案例库和开展Office教学应用培训的模式,该模式适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培训。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是信息技术师范类专业的主干课,它既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特点,又能直接反映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趋势,其课程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师资。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一些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导致课程目标难以达成。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反思信息技术师资培养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改革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类相关课程,构建以"信息技术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群。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重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文章积极反思了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问题,以专业化发展视角对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认真思考,主要从信息技术教师应成为学科知识的权威、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学生学习的知心伙伴、教师信息素养的直接培训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文章基于西安地区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调研基础上,分析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的问题所在,结合实际提出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师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小学接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和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应与中小学信息课程体系接轨,探讨了高师信息技术课程的体系框架,并提出了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全国大学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大学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获得来源、教师对现在教育技术培训需求、教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素质等四个方面。调查分析发现,为了提升大学青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质,高校要拓宽对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范围,确保培训内容具有实际效果,根据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薄弱点进行重点培训,加强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考核,教师自身要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发整合教学资源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文章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创新策略。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而教师要注重对数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成为研究者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对信息技术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回答人手,提出信息技术教师要成为反思型实践研究者,并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师与研究者之间的距离,最后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对乌鲁木齐、伊犁、喀什三地部分有关教师的调查,分析了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了提高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思路:优化环境,完善培训机制,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全国中小学的必修科目,加快"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工作,使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已成为国家赋予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要使命。为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改革需求,笔者对安徽省部分中小学校长与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与调查,以求准确把握中小学一线信息技术学科现状和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与能力要求,并及时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顺应时代需求、加快专业建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通过对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访谈的整理与分析,研究者得到如下结论: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普遍偏低;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存在功利主义取向;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存在技术化倾向;不同学段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有所不同;课程政策与教材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