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针对股市日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波动聚集性和杠杆效应等典型事实特征,首先运用AR(1)-GJR(1,1)模型捕获各股指收益率的标准残差序列;在此基础上,应用极值理论构建边缘分布模型,并运用时变Symmetrized Joe-Clayton Copula函数估计股市间的尾部极值动态相依系数;最后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对比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股市间极值风险传导强度以及风险传导方向的变化,从而得到次贷危机对亚洲股市尾部极值风险传导效应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大而不能倒"金融机构倒闭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现代金融市场高杠杆率、高关联度以及高不对称性的新环境下,对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与系统性风险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稳定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度量及其形成机制,描述了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金融市场典型事实约束下,运用ARFIMA和FIAPARCH模型分别对金融收益率与波动率进行建模,以排除金融市场典型事实对风险传染效应的影响,进而运用极值理论( EVT)对标准收益的极端尾部建模,并运用由Clayton、Frank和Gumbel组成的混合Copula模型对金融风险传染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于股市的长记忆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次贷危机后,中国大陆股市与香港股市、日本股市以及新加坡股市发生了显著的极端风险传染,而香港股市与日本股市、新加坡股市以及日本股市与新加坡股市之间未发生显著的极端风险传染。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起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美国经济的衰退。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等渠道,次贷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各个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起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美国经济的衰退。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等渠道,次贷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各个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世界金融市场,反映出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越来越强。本文采用GARCH(1,1)模型构建金融市场收益率的边缘分布,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和K-S检验法对边缘分布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拟合情况.利用IFM参数估计法估计出Canonical藤结构下混合Copula的参数。分析标准普尔指数、日经指数、上证综指间危机爆发前后的风险传染性.结果显示危机爆发前标准普尔指数与亚洲股市之间上尾相依而危机爆发后变为下尾部相依.从标准普尔指数与上证综指间的尾部相关性变化,说明次贷危机对中日股市产生影响,故存在风险传染。  相似文献   

7.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并迅速波及到全球的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体系也面临着很大的潜在危机。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做了分析,针对这些风险提出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并在反思美国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彭粲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23-24,26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以及一些列连锁事件的分析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美国和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及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融资模式、风险分担与高科技企业集群成长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融资模式提供了不同的风险分担方式,金融市场融资模式更能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高科技企业集群成长,实证研究结果也显示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成长得更好、更快。  相似文献   

10.
罗丽娟  黄剑 《科技广场》2009,(10):117-120
对于次贷危机的起因,现有解释主要有"制度原罪说"、"资本贪婪说"、"创新失衡说"和"监管失力说",各方争论莫衷一是.本文从危机逐步涉及的五个层面: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金融市场、美国实体经济与中国实体经济互动、全球经济,分析和识别次贷危机的传导链条,并得出对江西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警示.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各国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管,尤其是对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监管是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国际金融组织及各国监管当局迫切需要应对的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风险的类别和层次,阐述了非利息收入业务对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未来我国银行业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一般模式,构建了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风险监管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在美国发生的次贷经济危机是从金融市场开始,逐渐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社会发生金融危机,我国应建立健全金融信息安全体系,构造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安全指数,本文在国内外金融安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国内各类宏观、微观数据,国际各类经济指标,通过小波神经网络方法,创新性的构造了我国金融信息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由于误导投资者、推高的衍生品泡沫和加快了危机的扩散,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因之一。监管的放松、垄断的市场结构、膨胀的败德行为、不当的评级方法是导致信用评级失范的深层次原因。为了提高中国信用评级业的绩效,应采取加强监管、完善评级收费制度等有效措施来治理。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山东工业企业带来了严重冲击。山东工业企业要想战胜危机,就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置于企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主动,真正使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杀手锏"。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山东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并与江苏进行横向对比,找出差距,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提升山东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收集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等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住房税收政策,并对其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认为,美国住房税收政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刺激了人们的购房积极性,抑制了住房的过度消费和投机,在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二手房市场的繁荣。但税收减免受益不均违反了平等原则,过度鼓励购房成为次贷危机发生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孙命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6):36-38
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从风险传导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传导源、传导载体及传导路径等方面的深入剖析,分析金融政策风险传导的过程,将给金融政策风险管理及金融危机防范提供新的思路。在对比历次金融危机风险传导的过程中,探索其共通规律及差异,为防范金融危机爆发提供有效地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判别国际资本市场波动时我国的冲击路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冲击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国际资本流动、信息跨境传递以及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均可能在国家间传导金融风险.本文运用多元GARCH模型(BEKK)实证检验了美国资本市场波动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传导关系,进而判别国际资本流动是否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形成冲击.实证结论表明:汇率市场的风险波动程度显著低于资本市场,且美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由此可以推断,国际资本市场风险通过国际资本流动的途径对我国市场形成冲击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吸引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春燕  白凯. 《资源科学》2011,33(5):905-911
本文以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的入境旅游者在中国大陆各省的流向为研究内容,分别运用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对中国省域间入境旅游相互吸引力和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分析检验了中国大陆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显示:①国内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大致呈逐年增强趋势,但省域之间的入境旅游相互吸引力则呈减弱趋势;②在空间上,国内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呈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分布特征;随着年份的增加,省域之间的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差距逐步减小。文后就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在今后研究实践中应关注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樊自勤  秦保 《科技广场》2012,(2):173-176
本文以广西为例,探讨房贷给银行带来的风险,通过分析当前形势下广西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房贷借贷方及银行自身三个方面,总结房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借鉴国外银行成功的经验,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