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性钢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学术界近年来已陆续发表了不少颇有分量的文章,近来更有同志从系统思维的角度研究邓小平理论,指出邓小平理论与耗散结构理论中的系统演化观不谋而合。①笔者认为,从邓小平教育思想中,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这种不谋而合。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对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奠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在系统论看来,整体性是系统的最主要特征,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  相似文献   

2.
本认为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转折和飞跃,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光辉体现,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之花,其主要特征是向前看,执进取,敢于突破陈规,超越前人,敢为“天下先”,学习和弘扬邓小平创新精神的重大意义在于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同时还论述了学习和弘扬邓小平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完整理解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深刻内涵,需要对其要义指向进行全面概括和阐释,对其推进方略进行深入的探寻和分析。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要义指向、释析理路与推进方略。研究认为,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5个层面,对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要义指向进行解析,可以完整地展现体育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突出的贡献。将体育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的高度进行审视和定位,有助于清晰阐释体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标志性功能和贡献。结合党和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主方向和落脚点,坚持党对体育整体事业的全面领导,在服务国家中心任务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互助互推,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发展规律,改革创新和优化体育治理体系,探寻推进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具体方略,使体育作为标志性事业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相似文献   

6.
阐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揭示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对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抓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体育精神表现出了独有的时代特质和时代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记录会议发言,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讨会的会议成果进行综述性研究。研究认为:中华体育精神不仅鼓舞和激励着体育健儿们为国争光,而且逐渐演化成为各行各业人们奋斗前行的精神力量。理论先行、问题导向、内涵凸显、样板鲜明、贡献独特是中华体育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特质,也是释读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内涵的重要时代依据和内容。通过稳步推进、有力阐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有序传接、完整推展等程式,能够全面展示中华体育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特时代价值,凸显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力量,为中国走向体育强国擘画出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宽容仁爱、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武术无疑是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最适合的载体,它既强健体魄、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在无形中强化了民族精神的教育,将无形孕育到有形之中,既易被学生接受,又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深化了民族传统,增强了民族意识,提高了民族精神,为发展民族精神和中华武术项目,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心任务。为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举办了“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学术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的24名高校领导、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和点评,形成了丰富的研讨成果。论坛指出: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育强国建设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展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意涵。体育事业在国家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体育强国建设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高位引领作用,为体育事业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指引了正确方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要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体育的发展贡献重大推动力。通过明确人民性的核心价值取向,保障民众身心健康,砥砺民众意志、凝聚民族精神,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的体育动力。体育学界需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体育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完成这个崇高而伟大的梦想,整个民族无时无刻不在为之努力。自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提出,人民百姓热议它,社会舆论聚焦它,国际社会关注它,它成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文章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进而使中国进入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从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将人的本质的意义定义为实践,主张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研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中的重大意义,时代层面上能够引领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坐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层面上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内涵,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实践层面上能够抬高体育课程的教育站位,促进体育课程思政全面发展。高校要从实践层面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必须在教学理念中融入生命至上的价值导向、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推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在教学内容中深化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从而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丰富课程思政体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中华武术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珍贵文化瑰宝,深受民族精神的滋润和哺育。正是这种交融和互鉴,使得中华武术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智慧及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英明领袖华主席深刻而准确地阐明了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华主席指出:“毛主席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总结了列宁以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完整地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国家,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体育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实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更需要明晰武术的当代价值,全面考量武术的提升路径与发展策略。从而为提升武术的发展质量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为建设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报告要求"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  相似文献   

16.
和式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清朝晚期,河南温县赵堡镇的和兆元(1810-1890),师从邻里陈清平习拳,后在北京供职。在理学名臣李棠阶的影响下,对太极拳进行了重大改革。尤使太极拳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以《周易》理论、医家之学、儒家的主张来指导规范拳架,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创编了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体育大学生应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主要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和献身四化的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以及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并指出提高政治素质的四个基本途径:重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认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程;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深协会党员对马克思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的认识,2018年7月31日上午,中国杂技家协会在职党员支部全体党员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展览分为"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新创作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三个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科学技术果第一生产力”理论有着多方面的内涵及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性质的思想宝库,揭示出科学技术性质的主要规律性,并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这一理想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深远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等优势,但是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认识水平不足、竞争力不足、现代化进程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旨在推动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