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职业院校品牌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教学质量以及社会评价等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印象和知名度,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客观要求,是促进教育有序、合理竞争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国际化,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高职院校品牌,要抓住其基本要素,从办学理念、品牌专业、学校文化、名师培养、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社会服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市场机制下,品牌是产品发展的更高阶段,并在更高的层面推动产品的飞跃。在当前,品牌这一理念至少在标准、质量、效益、特色、效率、开放性、服务方面等七个角度对高职教育的转型和提升产生重要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为一种品牌教育,现代化的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品牌高校。从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从高校的发展战略到学校的社会影响,从科研成果的产出到成果的转化为生产力等各个方面,无不涉及到高校的教育品牌建设。打造高校教育品牌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确保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从高校教育品牌具体内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校教育品牌建设的分析评价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服务逐渐被理论和实务界所接受,教育市场化观念在WTO框架下得到进一步强化.本文回顾近30多年来国外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研究的现状,以期给国内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5.
构建台州高等教育服务体系,是台州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创新工作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台州高等教育应在人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资源服务等三方面建构起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此,必须做到:更新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高校社会服务观;确立制度保障,构建完善的地方高校服务机制;加强信息交流,搭建有效的高校社会服务平台;明确服务定位,提升高校自身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的竞争趋势下,高职院校因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其不可避免地遇到瓶颈制约。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因此,要从回答和解决什么是形象和形象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象建设方面所存在问题出发,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求服务类高职院校品牌形象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专业学习满意度体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状况,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与社会声誉。淮安市3所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状况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专业理论教学的满意度最高,教学服务满意度次之,实践教学满意度最低。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并从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完善教学服务,加强配套设施等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整个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时期,高职教育要保持良性发展状态,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合作求发展,以科学而精准的教学管理为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大学生兵役政策演变,在对2000~2025年间中国18岁人口发展趋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第一,作为兵役适龄人口、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标志,我国18岁人口数量在2008年达到区间峰值之后,逐渐由"总量充足"转向"相对稀缺",2024年中国18岁男性人口仅为2008年的50.75%;第二,受适龄人口总量减少、独生子女比例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步提升等因素影响,2010年后"兵役人口"与"大学人口"由"部分叠加"向"完全融合"的发展趋势将变得非常明显;第三,准确认识把握"军队兵员"与"高校生源"之间的深层内在联系,统筹协调兵役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使适龄青年"上大学"与"服兵役"由简单排斥变为相互促成,是我国人力资源政策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的政策建议是调整当前的大学生服兵役激励措施,由"入伍前的学费补偿"变为"退役后的教育资助"。  相似文献   

10.
高校品牌是指高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消费者提供教育服务,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要素,包括师资、校园文化、教学设施等的总和。目前,我国高校的品牌意识普遍较弱,这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优质教育产品和服务,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要素,争取更多可供利用的办学资源,是高校品牌化战略的内在要求和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应同时存在,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任务,服务不同的社会对象,共同培育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要继续强化精英教育,坚持精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对精英高等教育选拔录取机制进行初步探索,目的就是为更好地发展中国大众化阶段的精英高等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远程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摸着石头过河”,产生了许多新模式、新概念,现予以阶段性小结,从M OOC中归纳出“在线教育”项目的运作规律,可分述为五个条件:1.品牌效应为项目成功运作的充分非必要条件;2.“强交互”的在线教学平台技术为项目成功运作的必要条件;3.“教者在线”的线上教学是项目成功运作的充分必要条件;4.配套的线下学习支持服务是项目成功运作的充分条件;5.有效的考核发证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国外高等教育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具有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分离性,多变性,不可贮存性,及顾客(学生)参与服务过程等服务产业的所有特征。然而与其他服务产业相比,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研究相对被忽视。本文对国外学者利用SERVQUAL模型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进行文献综述,同时认为,国外学者的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认为高等教育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之一,学生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第二,PZB的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是高等教育SERVQUAL测量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和学生行为倾向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第三,SERVQUAL方法适用于各个类型、层次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测量,但必须对其维度及其指标进行修正;第四,SERVQUAL测评是院校研究的一种手段,可以提高大学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管理服务的远程教育品牌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远程教育日益多元化的格局中,品牌成为远程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借鉴市场营销中的“品牌”概念,分析了远程教育品牌及其个性特征,并提出管理服务是电大品牌的核心。在此基础上,论文阐述了上海电大教育品牌建设的实践,试图为我国电大教育品牌的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建新 《江苏高教》2021,(1):116-120
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全面实施,中国高职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思考高职教育变革创新内涵的同时,应从坚定办学政治方向、推动治理体系改革、增强服务发展能力、突出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凝练中国职教品牌等方面,明确新时代高职教育变革创新的路径选择,加快推进中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Malaysia is a newly industrialized market economy and reliant up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increase its economic outlook. Being located in a strategic position between Asia, Australasia and Oceania has made it an attractive proposition for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rs wanting to expand their international presence. Despite this, there are many market and regulatory challenges facing foreign providers operating as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within Malaysia. To gain a competitive edge they must clearly understand how the many cultures, values, norms, behaviors, and mindsets within Malaysia can be used to drive strategy. Unfortunately,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Malaysian perceptions of private HEIs compared to public HEIs. By drawing upon utility theory,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struct a scale for measuring brand identity of HEIs in Malaysia. Data from a sample of 371 students from private and public HEIs in Malaysi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form a two-factor measurement model consisting of visual and verbal identity cues. Tests of differences were performed, which showed dimensions such as distribution channel, public relations, promotion, core service, price, and system hav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HEIs.  相似文献   

17.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四大职能之一,诸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较大的贡献。《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既为高职院校现阶段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也为其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指明了改革方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领域、范围发生了变化,社会服务手段也更为丰富,在发展进程中,高职社会服务能力与社会服务需求未能同频共振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文章探讨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背景下高职院校立足社会需求,多方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感,深化校企合作,校企政协同育人,形成人才的多样化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高职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国家在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依附于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文章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中相关政策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调整的建议:首先,政府应转换职能,从管理者身份转换到服务者身份;其次,构建民办高等教育具体、细致、完整的政策体系,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向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最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教育适龄人口下降,地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面临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等突出问题,提出要促进公共教育均衡发展和抓住契机提高教育质量,高度重视早期教育,完善和发展义务教育,推进现代高等教育,积极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公平有效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The study investigates how in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the brand credibility of each partner, student-i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with each partner, and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relate to student satisfaction. A structured survey questionnaire was completed by 528 students taking a co-branded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 in Hong Kong or Sri Lank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rand credibility of a foreign institution is a stronger influencer on student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foreign institution as compar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bility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local partner.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for each institution in the partnership is also stronger for the foreign institution. As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and co-branded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continues to grow, the importance and dominance of foreign brand credibility and student identification with foreign institutions is recogn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