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类现在正在朝着“数字化”时代迈进,关于“数字化”在教育中的应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它把知识降为信息,把学习降为获取信息的技能,把课程变成程序学习,使教师职业非技能化;也有人宣称“数字化”教学削弱了教师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联系,扭曲了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理想等。那么,“数字化”教育未来发展究竟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一级学科更名的转型期,为了持续推进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守正与创新,需要重新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以便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转型前后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为出发点,理解数智时代的特征和“三大体系”的内涵。探讨国际情报学和中国情报学的起源,梳理我国情报学的英文范式和中文范式,将信息链原有的线性结构改造成环形结构,提出情报学的“信息·情报一体化范式”。辨析几个容易混淆的关键英文术语,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回顾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的几种观点,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结果/结论]划分出广义情报学和狭义情报学,以便恰当处理军用情报学和民用情报学的关系。明确了英文语境下Information Science与中文语境下“情报学”的异同。一体化范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Information范式与Intelligence范式。重新构建的分层式同心圆形结构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较为完整地体现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国家信息化构成的条件下,以面向"信息资源"建设的"情报学"专业教育为切入点,个性化地分析了情报学专业教育的系统工程的实施思想,提出了诸如强调以"信息资源"内容为核心的能力整合的情报学专业教育的"生态平衡"等,有利于在现实条件下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玉波 《情报杂志》1999,18(2):79-81
动态、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科技情报专业教学体系的总体状况、情报学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计算机及情报学核心课程的教育,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情报学教育的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定了科技情报专业的办学基本思路、培养规格和新的制定教学计划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刘莉  王翠萍  刘雁 《现代情报》2015,35(2):28-31
针对情报学中数据、信息、情报三者的关系进行探讨,综述了目前已有的情报学转化论的理论研究,在情报学的学科发展和数据密集的时代发展环境下,构建数据、信息、情报的三角转化模式。在原有的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情报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到数据的逆向转化和数据到情报的直接转化,并对转化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情报学分支学科衍生发展的环境机制的时代水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报学分支学科衍生发展规律,是情报学分支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情报学分支学科衍生发展的环境机制时代水准问题,概括出了环境机制时代水准的“文化”、“综合”、“杂交”、“生态”等四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为了掌握国际情报学研究发展趋势,推动我国情报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方法/过程】采集了 ASIS&T会议2002—2019年的论文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人工研读分析等手段,对国际情报学研 究发展趋势和中国情报学研究特色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中国情报学正积极融入国际学界,但不同机构的国际化 发展水平仍不均衡;近18年国际情报学研究经历了“数字化”“社会化”“数据化”三个发展阶段,“数据”和“用户”是 当前国际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中国情报学注重信息技术和计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在未来发展中应加强数据 治理和信息用户研究。【创新/局限】基于ASIS&T会议论文从国际情报学视角下分析了中国情报学的研究特色和发 展趋势,然而ASIS&T会议仅是国际情报学学术交流的典型代表,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8.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A)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对信息进行组织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满足其信息需求(包括信息的查找和管理)的艺术和科学。通过对IA在国外的教育现状、国外大学IA课程的设置情况及IA的内涵分析,研究了IA在大学“情报学”及“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在其中溶入IA的看法和思路。IA的溶入能够对情报学学科建设、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10月 3 0日— 11月 2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论方法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情报学术专业委员会在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召开了“信息构建 (IA)与情报学理论方法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情报机构的 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通过大会发言和小组交流的方式对会议的主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次会议达到了推进我国信息构建 (IA)研究与情报学理论与教育发展的目的。代表们普遍感到会议选择了最新的、最具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开展讨论 ,使他们的思维受到了启发。一、会议的主要成果1)会议…  相似文献   

10.
马俊杰  谭昕 《科技风》2023,(27):44-46
本文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高信息素养师范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师范生培养的TPACK理论体系,探讨了当代师范生应当具备的信息素养;分析了“教育信息技术”在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及课程存在问题;最后,将师范生信息素养需求与“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结合,对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议情报科学及其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茂生 《情报科学》1998,16(1):12-15
本文慨述情报科学的性质、内容、发展脉络、未来趋势、与信息科学和信息管理学的关系以及专业教育问题。作者认为,情报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科技情报工作和西方的文献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情报科学基础理论、情报存贮与检索、情报技术以及情报系统、网络和资源的管理等方面。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必将对情报科学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环境建立高校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臧兰 《情报科学》1998,16(2):99-102
本文回顾了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提出了引起该类教育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的技术环境、社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的发展;最后提出了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彦雪 《情报科学》2001,19(12):1265-1266,1268
就文检课教学的思想化、科学化、信息化方面的论述,从面向科技文献的应用转向科技经济信息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与技能,改进教学技术,进一步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俊英  武旭  张源 《情报科学》1998,16(4):330-332
文献信息工作与研究的发展呼唤高层次的学术刊物。应运而生的《情报科学》宜严守学术净土;强化科研导向功能,以严谨的审稿机制净化稿源;启动广泛参与的建设性批评来促进学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霍国庆  汪冰 《情报科学》1998,16(2):89-95
理查兹(PamelaSpenceRichards)的论文"情报科学与冷战的结束"着重探讨了冷战与情报科学的关系,以及前苏联解体后情报科学的发展动向.该文相当于将莉莉(DorothyB.Lilley)和特里斯(RonaldW.Trice)的<情报科学史(1945~1985)>推进了10年,而在这10年之中又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准确地理解情报科学的实质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当代情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符福峘 《情报科学》2002,20(10):1009-1012,1021
本文论述当代情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今后加强情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及进一步深化情报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具体建设。文中指出,加强情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对于指导情报社会实践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及信息学教育已成为高校实行素质教育的实质性举措,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本文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点提高《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情报学体系结构的形成、演化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符福桓 《情报科学》2003,21(12):1233-1239
本文论述了情报学体系结构模式、特点、功能,以及未来的演化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加强情报学体系结构研究,对于深化情报学基础理论的认识,升华见解,建立完整、科学的情报学理论体系大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春年  娄策群 《情报科学》2004,22(7):878-880
阐述了信息科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利用信息科学的观点对问题解决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而对问题解决概念、影响因子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信息活动模式和信息机制有了新的比较深入的认识。所得结论对问题解决方法研究和表象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与保密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进 《情报科学》2003,21(7):764-766,772
Interet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信息与传播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有些如政府、军事、科技、商业经济等机密信息,在网上的泄漏或被窃取将牵涉到国家的安全。因此应该加强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与保密意识,并采取各种有利的防范举措,以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