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据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汉族男生、女生和男、女学生之间的身高、体重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系统比较分析,揭示了学生身高、体重二项指标的自然增长率和其生长发育的内在客观规律,为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家长做好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监测和评价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猝死、过劳死41例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体育运动、劳动、工作和生活等各种场合、连续发生运动性猝死和过劳死的不幸事件,引起社会各界惊恐及关注。结合41例运动性猝死和过劳死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论述运动性猝死和过劳死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诱因、预防和急救,有针对性对此问题加以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3.
承德古代壁画对全面了解汉、藏、满、蒙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及其相互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和历史佐证,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经过300年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目前保留完好的已屈指可数,开裂、粉化、剥离、褪色、颜料层脱落等现象严重,应尽快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手段,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考证、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学习观由稳定观、组织观、能力观与速度观四个方面组成,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专业和学科、教学要求和学习经验、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活动和策略、行为动机和日常生活应对产生作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先导,以学业生涯规划为主线,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推进大学生学习观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古文字考释法等方法分析甲骨文中游、泳、舟、鱼的构形,结合甲骨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分析甲骨文中游、泳、舟、鱼的词性和用义,旨在揭示商代时期的水上运动.主要结论:殷商时期人们从事的水上活动主要有游和泳、划船以及捕鱼和钓鱼运动,这些活动在甲骨文和卜辞内容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1995-2014年县域水资源压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县域水资源压力评价对流域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基于半分布式的SWAT水文模型和Man-Kendall检测,使用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从水资源的用水总量、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4方面构建县域水资源利用评价体系,分析黑河流域县域水资源压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县域水资源压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甘州区水资源总压力最大,其次是额济纳旗和山丹。甘州和额济纳旗水资源总压力归因于过高的生产用水,而山丹水资源总压力归因于流域内最高的生态用水量。临泽和民乐的水资源压力接近可承载的极限。在变化趋势方面,祁连、肃南、高台、山丹和额济纳的生态用水压力1995-2014年呈现下降趋势,肃南下降速率最大;其他县域呈现上升趋势,甘州上升速率最大。祁连、肃南、甘州、山丹和民乐等生产用水压力呈现下降趋势;临泽、高台、肃州、嘉峪关、金塔和额济纳旗表现上升趋势。生活用水压力除肃南和甘州外,所有县域显著性增加。县域水资源压力的时空差异是县域气候、经济、人口、农业、植被、政策和城市化进程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和权衡的结果,水资源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根据县情采取不同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本研究为评价干旱和半干旱区县域水资源压力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大纲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勇  刘全  张锐  胡琪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385-386,39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外全面接触、碰撞、冲突、交流、融合,中国学校体育教学得到借鉴和发展,笔者对美、俄、日、中四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大纲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借鉴和吸收外国一些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适合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大纲,切实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2 014家生产单位的全面调查,分析浙江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总量规模和成长性、企业规模和资本结构、专营度和成熟度、外向度和销售方式、产品结构和经济效益、重点区域和块状经济,确定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方针、目标,提出发展浙江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概念及其方法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正确指导体育锻炼的实践,保证体育锻炼活动的健康发展,丰富和完善体育锻炼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本文运用方法学和体育学的原理对体育锻炼的概念、属性、体育锻炼方法的构成要素、结构和方法体系进行探讨.指出:体育锻炼是以身体练习和运动负荷为手段,以健身健美、娱乐休闲、保健康复、心理智能锻炼为活动内容,为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和保持机体能力而进行的一类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方法是指体育锻炼过程中采用的各种体育手段、途径和方式.它依据体育的目的和规律以一定的方式联系而构成的多要素、多层次、多类型的方法系统.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追求的宏伟目标,本文从大学生科学、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着手,分析了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中心,必须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大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灸三阴交穴对小白鼠运动能力与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对提高运动能力,消除疲劳有一定效果。然而,有关针灸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报道尚少。为此,我们通过采用小白鼠游泳训练模型,观察针灸三阴交穴在提高小白鼠运动能力,减少或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纠正运动小白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方面作用,以期为针灸在体育训练和运动保健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与希腊古代人对生命运动动力来源的认识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保健思想,导致了对维护生命运动方式选择的差异.中国人认为生命的活力来自人的机体本身,故提出了"治内"为本,"治外"为标的保健原则.提出了"节阴阳调刚柔"的身体练习原则;在理论上确立了以"中和"为动静平衡的"圣度";主张"形要小劳,勿使大疲".因此,在具体手段上重点选择了护、促、补等保健措施,以保证生命运动的正常进行,形成了重视情志调节,主张"小劳术",反对剧烈运动为特征的健身运动.希腊人认为生命的原动力来自机体之外,而生命的本质是一种物质代谢过程,形成了促使机体"更强"的保健思想.因此,其锻炼原则是通过不断增强运动强度,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以便在新的综合基础上,提高健康水平.所以它所选择的健身术,既包括促进新陈代谢的身体锻炼方法,也选取了大量的增强肌肉力量与质量的训练方法.重视体格的强健与促进体能的改善,是古代希腊身体练习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场国际性的文化运动,越将对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产生现实影响和推动。以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为视角,深入分析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政治文明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阐述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产生的全方位的影响,科学引进并正确发挥奥林匹克对中国政治文明的作用和功能,健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简要概述我国古代马球运动发展流变的历史路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马球运动在我国古代兴衰发展的文化原因,深刻探讨了马球运动的文化内涵。认为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上的发展变化影响着马球运动的兴衰发展;马球运动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融汇了中国传统伦理精神,而且其传承还体现了中国古代体育超常的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艺术体操的竞技性特点,采用实验法,选取艺术体操专业大学生与中国古典舞专业大学生各10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实验组大学生和对照组大学生的柔韧素质均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实验组大学生的柔韧素质提高较为显著。艺术体操专业大学生增加了中国古典舞训练方法,并且柔韧素质提高显著。通过实验,分析中国古典舞中呼吸与动作关联和情感联想对艺术体操的影响。重点阐述艺术体操训练中的中国古典舞情感联想的内涵,分析艺术体操中应用中国古典舞呼吸与动作关联及情感联想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艺术体操动作训练与动作编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武术世界化传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武术近30多年世界化传播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归纳,提出:“表面繁华,内核荒凉”的中国武术传播现状,着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其次从传播学的视野对奥林匹克运动110余年的成功发展经验展开探讨,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在当今世界最具全球影响力,在于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于“运动”,“竞赛”、“锦标”之外的“别的东西”,而这种“别的东西”恰恰是中国武术在世界化发展过程中所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成功经验的深入探析,试图找寻能够推动中国武术世界化发展的新契机、新出路和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中国艺术体操队面临新周期国际评分规则变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图解、数理统计与比较研究方法,对历届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和27届世锦赛前3名及我国艺术体操队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对运动员动作完成质量、身体动作与器械技术的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难度数量明显增加,单个身体难度动作结构趋于复杂化;特殊艺术性加分力度加大;难、新、美、稳、准是艺术体操的发展方向。并指出我国艺术体操队应尽快适应新规则,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身体素质,在动作完成质量、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方面要有新的突破,才有望实现2008年奥运会升国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编八段锦及其创编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保留了历史原貌的“张氏拳法”核心功法“三元吞气法”为基础,依据中医脏腑经络气机理论创编了一套既符合传统养生理论、富有传统韵味,又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应用的“新编八段锦”养生法,对挖掘整理、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武术与舞蹈的起源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借鉴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法,运用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探寻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的历史渊源,从而探索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发展的当代路径。以兼具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对通过录像和照片采集的武术套路规范动作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花鼓灯的典型动作进行跨文化双向比较,从动作形态、演练礼仪及规则、传承方式、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动作名称、动作形态、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趋同,武术套路的部分动作形态、演练礼仪与规则、传承方式等与安徽花鼓灯也趋同。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具有"舞中有武""武中存舞"的身体动作的双向互证融合关系,这也再次佐证了"武舞同源"的观点。最后提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维摄像方法和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提取有关当前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根据运动生物力学、训练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对中外跳高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高度和身体重心腾起高度上均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我国运动员起跳离地瞬间身体姿态不合理,起跳的缓冲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动,起跳腿的离心收缩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