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今,广播改革大潮风起云涌.我国广播融入了国际窄播化大趋势.专业化办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多层次听众的要求以及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同时适应了开发电台的服务、交流、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发展方略.广播改革从"广"向"窄"的转变正是要通过"窄播"达到最广泛、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目的,这便是以"窄"求"广"."窄播"是大众传媒根据某些特别受众的需要进行的有特别内容的传播.著名社会学者乔治·吉尔德曾形象地把"广播"与"窄播"比做"公共汽车"与"出租汽车".  相似文献   

2.
李秋红 《中国广播》2011,(11):20-21
“窄播化”已成为媒介不二选择。然而,本文提出:“窄”播即“广”播。青岛故事广播通过强化受众对频率的认知度,办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听众的亲民广播,明确定位、注重策划、强调本土,以“故事”为主线,结合本地受众的收听习惯和市场特点打造全方位、开放式的广播故事平台,走出一条由“窄”而“广”的广播新路。  相似文献   

3.
董敬红 《传媒》2016,(11):59-61
小众化传播也称分众化传播或窄播,与之对应的是大众化传播和广播。从字面上说,小众化传播也好,窄播也好,都是相对于“广播”而言的。广播本义是以电波为载体,以大众化为特点的广泛传播。而今天,小众化传播成为广播特别是地方广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似乎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且相关论述文章常常见诸报端。笔者仅从城市广播发展的角度谈一谈对小众化传播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徐蓉 《声屏世界》2006,(3):56-57
省级广播传媒面对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农民,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的互动,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两者互动的主、次关系,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互动的频度加大,互动的过程加快,两者的互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互动关系、形式、内容的变化互动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过去省级广播传媒是单向传播,我播你听,我播什么,你听什么,省级广播传媒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是互动的主要方面,农村受众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是互动的次要方面。而现在,频率专业化之后,广播由“广”播到“窄”播,由“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当前,各种新型媒体不断出现,受众群体也因社会分工的细化而逐渐细化,广告市场也因此而分化,传播正由“广播“变为“窄播“。手机电视这一新兴媒体,适应了“窄播“和“分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定时播报、线性传播——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这种“我播你听”的方式是媒体“传—受”时代的典型广播方式。随着受众对个性化要求的提升,媒体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嬗变,广播在突围中走向“窄播”。频率专业化的浪潮之后,打破线性传播的“我播你听”变为“你要听我才播”,是由“传—受”向“受—传”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而在这其中,广播媒体与时新媒体的两个联姻最为引人关注:一是与网络的联姻,一是与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的联姻。与网络的联姻从最初的电台将文字资料上网到在线直播、点播的出现,再到如今网络电台的初起;与电话的联姻从最初的热线电话到手机短信互动,再到今天的电话拨打特服号听广播。本期的特别策划,我们就撷取广播与网络、电话最新的动向——网络电台和电话听广播,聚焦广播界这两个鲜嫩的“小荷尖角”。  相似文献   

7.
论频道专业化的背景依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促使电视业的发展并使之走向成熟,同时,电视传媒以及电视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也将日益加剧。这种竞争是长期的,它以争夺受众、抢占受众市场的最大化和相对固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传统的传播会从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等诸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大众化的“广播”会渐渐变成细分化的“窄播”,频道专业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传播的对象由“大众”转为“小众”,传播的方式由“广播”变为“窄播”。与此相应,“满汉全席”式传播受冷遇,为特定受众服务的分众化传播日益得宠。往昔的“综合服务”正逐步转向面向特定观众的专业化服务,这  相似文献   

9.
定时播报、线性传播——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这种“我播你听”的方式是媒体“传一受”时代的典型广播方式。随着受众对个性化要求的提升,媒体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嬗变,广播在突围中走向“窄播”。频率专业化的浪潮之后,打破线性传播的“我播你听”变为“你要听我才播”,是由“传一受”向“受一传”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而在这其中,广播媒体与时新媒体的两个联姻最为引人关注:一是与网络的联姻,一是与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的联姻。与网络的联姻从最初的电台将文字资料上网到在线直播、点播的出现,再到如今网络电台的初起;与电话的联姻从最初的热线电话到手机短信互动,再到今天的电话拨打特服号听广播。本期的特别策划,我们就撷取广播与网络、电话最新的动向——网络电台和电话听广播,聚焦广播界这两个鲜嫩的“小荷尖角”。  相似文献   

10.
丁舒 《记者摇篮》2005,(5):26-26
有人说,广播电台的广播从“广播”向“窄播”发展几乎是世界广播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传播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受众细分”,这其中除了涉及媒体间的竞争.也引发了我们对节目“对象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吴鹰  赵明 《新闻前哨》2004,(3):53-54
文艺节目在广播中占有“半壁江山”。在广播逐步走向“窄播”之际,各地的专业台(系列台)层出不穷。无一例外,文艺频率都被作为一个专业频率推向前台。文艺频率多了,听众的选择多了,媒介竞争也就更激烈了。本文将从“有效传播”的角度,阐述文艺频率适应竞争之路,以及文艺广播的发展模式。 一、何为有效传播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一条新闻并不能被所有的受众接受。新闻信息通过媒  相似文献   

12.
受众研究,对任何一家广播媒体来说,也许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急需。频率专业化,受众细分化,节目市场化,已经成为大多数广播媒体的共同追求。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几经改革和发展,广播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广播”发展到“窄播”,和由事业管理调整到  相似文献   

13.
“分众传播“也称“窄播传播“或“小众化传播“,是相对于“广播“而言的一种传播形态。新闻的窄播化和个性化使得网络媒体通过制作个性化的新闻产品获得最大的点击量和利润。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传媒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对受众的争取,由此引发的受众细化革命,将广播推向窄播,广告也“适者生存”向“窄告”发展。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如何构建节目评估体系,全面建立、完善广播节目市场,推进广播事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近几年来,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大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受到业界认可。  相似文献   

15.
石溦 《中国广播》2009,(5):37-39
广播曾经是一个“广而播之”的大众媒体,“我说你听”是它原有的传播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个性化欲望的日趋强烈,广播走上一条“说给爱听的人听”的“窄”播之路。  相似文献   

16.
种种的迹象已经表明,区域性新闻机构的影响日益扩大,在我国的传媒空间,正逐渐迎来一个“小传媒”的时代。 早在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传媒发展较早的美国早已呈现了小传媒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竞争,迫使大量的传媒改变它的内容和形式,使他们的传播趋向单一化、受众非群体化;广播电视由“广播”变成了“窄播”。综合性电台大多数分割为全新闻电台、全音乐电台、全教育电台等专业电台。 以“窄播”、“分众化”为主要特征的“小传媒”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对于不同的媒介来说,因其定位不同、目标受众有别,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也会呈现差异。就运城交通文艺广播而言,如何以目标受众为中心提供真实可信、喜闻乐见和易于理解的新闻性报道是开播以来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点。广播窄播化或者说类型化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传统广播大而全的定位。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提供不同的专业广播节目,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已经被业界广泛认同。从广播电台“窄播化”的实践来看,目前基本上分为新闻、音乐、交通、文艺、经济、教  相似文献   

18.
省级广播传媒面对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农民,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的互动,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两者互动的主、次关系,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互动的频度加大,互动的过程加快,两者的互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互动关系、形式、内容的变化1.互动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随着广播频率专业化,广播由“广”播到“窄”播,由“大众化”到“小众化”,一改广播传统的播出模式,而是注重听众的需求规划节目,树立听众导向节目观,使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互动的主次发生了变化。现在,农村受众…  相似文献   

19.
李应宏  朱骐 《新闻窗》2012,(2):67-69
2005年以来,合肥、上海、辽宁、北京等地电台相继开播了故事广播。这种以播讲小说、评书和各类故事为主的专业广播频率,适应了信息多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转变、传播内容由"广播"向"窄播"衍化等发展趋势,满足了许多爱听广播、喜欢故事的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施斌  王峰 《传媒》2014,(15)
正所谓类型化广播(Format Radio),主要是指在内容、受众区分原则下对广播频率进行格式化的播出和市场化的运营。多年来,激烈的竞争使电台只能放弃"大数原则",转而寻求自己特定的目标受众,也就是从"广播"变为"窄播",从"大众传播"变为"分众传播"。交通广播是否具有类型化广播的特性?在类型化广播时代能否依然保持其生命力与发展前景?笔者将从类型化广播的三大特性对其进行分析。内容与受众的类型化交通广播是以交通资讯、交通服务、交通娱乐为主要内容,面向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