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字设计的视觉语言设计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原本是一种视觉图形语言,人有突出的视党内感性特征,现代文字设计需要张扬其视觉语言传达交流的语言文化传统,突出文字形态视觉语言的信息及其传达的设计。现代文字设计超越了传统美术字的文字形体装饰美化的美术化设计的审美文化品质,确立了文字形态视觉语言品质优化的设计理念,强调文字形态视觉语言的“语意”、“语性”、“语境”设计的视觉语言设计文化观,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字设计的设计新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焱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2):161-162,170
字体设计是按照视觉传达规律对文字的象形、意形、字母加以整体考虑的设计,是通过对字形、字意、字音的联想,以意念思维所创造的新的文字造型,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和识别性,是现代视觉信息传达的重要语言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文字视觉符号的“图形化”与“符号化”特征出发,首先阐述了文字符号与现代标志设计之间的联系,其次通过对现代标志设计实例作品的归纳与分析,从“造型结构”、“表现特征”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文字视觉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且分别强调了传统汉字和西方文字在标志设计中的特征,进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下,提出文字视觉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陶艺是一门伴随人类进化成长的,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历经数千年,至今仍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它包含造型设计、图案设计、现代美术、民间美术、书法艺术等多种学科知识,它采用纯净柔和、可塑性强的天然陶土为载体,经过人们对其主观意识的艺术加工、造型,再经过高温烧制,成为各式各样的装饰陶艺、观念性陶艺等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戴煜 《成才之路》2012,(35):48-49
笔者在设计《好玩的陶艺》一课时,依据“激趣——解疑——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在轻音乐播放的背景下欣赏图片。首先设计三个问题问学生:①什么是陶艺?②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陶艺?③你了解陶艺吗?它们在生活中都应用到什么地方?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它们。这里主要依据大纲要求,学习内容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以及古筝音乐的渲染让学生领略神秘的原始陶器、宏伟的兵马俑、绚丽的唐三彩、高贵的白瓷、典雅的青花瓷、丰富的彩绘瓷和充满时代感的现代陶艺作品。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带领学生认识陶艺定义、起源、历史、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珩 《文教资料》2010,(10):104-105
本文主要从平面设计中的招贴广告和标志设计两个方向。来探讨我国平面设计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又对整个当代设计有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标志设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包括“形式的创造”与“意念的创造”两个方面。通过分析具体标志设计实例,扼要地阐述了标志设计中“形式的创造”与“意念的创造”完美结合的表现方法:直接表现法与间接表现法。  相似文献   

8.
任旭 《华章》2011,(33)
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天都生活在读图的时代,图形设计是特别重要的视觉传达,图形的张力可以瞬间抓住人的视觉注意力,并且给人的非常强视觉冲击力.引人注目的、创新的图形语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形设计的张力.因此,图形张力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着很重要的研究意义.现代图形设计的视觉传达和人们在读图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是相互依存的;图形的张力和谐传达了“外部造型”和“内部秩序”的统一;图形设计的审美属性存在于在对比度和节奏与韵律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这份遗产同时也是一笔丰富的视觉符号遗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形式,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设计教育是推动一个民族视觉语言文化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寻找具有现代意义与传统视觉符号意象结合的切入点,在传统中“考古“未来设计,创造出切合时代实际需求的现代“传统文化”设计,是我们每一位设计教育、研究、实践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图形创意是以图形为造型元素,在客观的事物上,通过对其内在的规律把握,独创出让人回味无穷的创意图形。它是图形设计的核心,是设计师寻找视觉传达的独创性意念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职业教育工学结令课程;在课程设计上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校企合作共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安以行动为导向,工学结合实施课程项目教学;在保障设计上要以校企共建双师队伍为核心,加强资源建设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在评价设计上要以能力为本,实施校企多元评价促进课程教学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了设计和设计思维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设计思维框架,阐释了设计思维视野下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以期丰富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促进教学设计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设计以解构和挪移为主要表现手法,在各设计领域中广泛应用,在后期演化过程中,其与原有的思想出现了偏差,“求形式”遮蔽“守功能”,“解构高雅”凌驾“坚守德性”,“时尚消费”消解“物尽其用”,“以人为本”取代“天人合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设计教育应该时刻反思设计伦理的定位,关注精神、人文以及社会考量,通过匠心精神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设计共同体的构建形成“设计至善”的设计伦理观,从设计教育的层面来实现社会责任感和设计伦理自律。  相似文献   

14.
浅谈家具绿色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家具除了使用功能被人们重视外,其装饰的功能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在低碳生活的今天,绿色环保是一个恒久的主题。家具的绿色设计也备受人们的青睐。家具设计中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也随之发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外教育文献资料的研究 ,为国内职业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探索一个指导教学的理论框架。“设计”的双重涵义———过程和产品以及服装设计的三种类型在文中进行了介绍。设计步骤 ,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已被尝试性运用于国内服装专业设计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教学方法提出了课程设计题目的模块化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的层次化设计及课程设计指导书突出实践这三方面的改革,在应用实践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发现这种教学改革方式对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电子实习或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家庭装修存在误区的分析,从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角度提出了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融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是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设计运动,它是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的产物。着重探讨两者面貌特征、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对它们产生的内在动因做了简单梳理,以期找出形成的内在因素,从中吸取养分,为我所用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视觉设计,琳琅满目,充斥着人们的眼球,然而,除了符合人们内心需要引起人们兴趣的设计外,人们对于广告之类总是避而远之,不愿意费过多的精力在这些广告信息上面,往往只有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设计画面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成功的平面设计不是各种视觉元素的叠加,而是有机的结合,版式设计则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As the number of digital natives increases and the range of digital design tools / media continues to expand, it is timely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for an entirely digital industrial design process that can be employed in practice and education. Following a literature review, a draft Digital Industrial Design (DID) strategy that focuses on the core design activities of sketching, drawing, model making, and prototyping was generated. A paper‐based, theore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presented to graduating students,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ile graduating students were interested in employing an approach based entirely on digital methods, the majority had doubts about its capacity to replace conventional and hybrid methods. The removal of paper‐based sketching, the conventional hands‐on experience when model making, and the cost of digital tools were identified as primary concerns. Although academics believed that 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design programmes would become increasingly digital, it was identified that current programmes were failing to exploit the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these technologies fu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