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资源,压榨行业是大豆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它的原料来自大豆种植业,生产的豆粕主要用作饲料业和畜牧业的蛋白原料。自1996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主要的大豆压榨国,对比分析美国、巴西及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特征,对指导中国未来大豆压榨企业投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项目组20多年持续收集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农业部、巴西植物油加工协会的资料,对比美国、巴西和中国的大豆供求基本特点、大豆生产布局、畜牧业和饲料业分布、大豆压榨企业和产能布局特点发现,美国、巴西的大豆压榨企业主要集中在大豆主产区,并与其国内豆粕市场空间高度重合,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布局形态;而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和大豆制品销区在空间上不完全重合,逐渐形成了以沿海港口城市为压榨核心,以长江、哈大铁路等交通运输线路扩散的带状布局形态。区域畜牧业、饲料业发展决定着豆粕市场需求空间,但是大豆原料供给与豆粕需求在空间上往往存在差异,除了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政策外,大豆原料及豆粕的运费成本、豆粕的市场潜力、区域内大豆压榨产能规模及企业间分工协作所产生的集聚效应是造成大豆压榨企业空间布局形态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赵威  薛领 《资源科学》2022,44(6):1252-1266
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化不仅受自然资源禀赋等先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集聚经济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改变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通达性、功能布局等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条件,重塑地区经济地理。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作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基础和参照,过于强调资源本底,仅仅评估现状,也缺乏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产生的影响和变化的评估。因此,单纯依靠“双评价”对未来国土空间演化趋势和土地供需展开研判不够准确,对集聚经济的重视亦不足。本文首先构建一个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讨和辨识国土空间演化过程的多种影响因素和机制,建立一个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国土空间演化模拟分析平台,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元胞自动机(CA)整合实现机器学习和演化模拟。其次,在对比分析与校正的基础上,设置5种未来区域发展战略情景,对云南省全域进行高分辨率模拟分析,并据此对“双评价”结果进行修正。研究表明:①包含集聚经济因素的模拟结果更能反映空间经济活动的规律,且有更高的模拟精度。②各种区域战略的实施均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格局,其中综合统筹和农业优先两种情景更有利于地区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国土空间的开发工作。③基于综合统筹情景修正的“双评价”结果,进一步识别出了云南省国土空间适宜建设区、储备建设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和不适宜建设区,在补充现有“双评价”结果的同时进一步对云南省现有国土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本文阐释了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的空间经济机理,为新时代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以及“双评价”的修正,提供科学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曲衍波  魏淑文  商冉  郑捷 《资源科学》2019,41(6):1035-1047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应加强对其空间形态的系统认识与分类研究。本文从“点”-“面”耦合的角度构建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概念模型,基于“2+3”式抽样法选取山东省不同区域的5个典型乡镇及其内部的15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点”属性的规模、形状和密度指标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利用“面”属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指标剖析农村居民点功能,进而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农村居民点“点-面”形态耦合特征。研究发现:①在“点状”形态上,典型乡镇的农村居民点规模差异较大,密度相对集聚,形状偏于不规则;经济落后地区和山区的农村居民点组合类型比较单一,经济发达和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组合类型多样。②在“面状”形态上,农村居民点整体表现为“生产功能较好,生活功能差,生态功能一般”的特征;随着镇域内区位优势的衰减,典型村庄的生产功能逐渐降低并趋于均衡化,生活功能逐渐降低但分化程度更加剧烈,生态功能也逐渐降低但缩减幅度相对均衡。③在“点-面”形态耦合上,大规模-集聚型农村居民点的生活和生态功能偏强,小规模-分散型农村居民点的生活功能稍强,大规模-分散-不规则型农村居民点各项功能均较弱,这种组合类型和功能关系之间的关联性是外部性要素导向下农村居民点内部要素自组织演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下,科学合理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三线”)对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景观格局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对“三线”内涵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线”协同划定的分析框架和协调策略,选取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为案例区,通过构建“生态-耕作-建设”三种利益导向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分析了不同目标导向下各类土地利用适宜性程度,综合各适宜性评价结果识别土地利用冲突区,基于生态优先、集中紧凑、邻域和谐和空间识别的原则,对各类冲突区进行耦合协调,以期为“三线”划定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金坛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包括西部的茅山片区、北部的天荒湖湿地以及钱资湖、长荡湖等区域,总面积260.63km2;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茅山片区及低山丘陵的东侧,中部冲积湖积圩田平原和东部的高亢平原,总面积303.57km2;城市开发边界圈定了中心城区可扩张的最大范围,总面积69.43km2。  相似文献   

5.
江洪 《资源科学》2016,38(12):2326-2337
为了探索金砖国家在不同双边贸易中是否存在碳减排的国际贸易途径,采用金砖四国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1年投入产出表,将经济分为11个部门,构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金砖国家对外贸易隐含碳,并进行行业结构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从1995-2011年,一直处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顺差国,而且样本期内净顺差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沦为“污染天堂”;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绝对数逐年增加,行业贸易隐含碳特征有明显差异,金属制品、橡胶、纺织等行业处于贸易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而采矿业长期处于逆差,从2000年以后成为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顺差国,正逐渐沦为“污染天堂”;巴西贸易隐含碳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不属于“污染天堂”;一直处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逆差,且逆差规模逐年扩大,说明印度不仅没有沦为“污染天堂”,相反,正不断从对外贸易中获益。金砖四国隐含碳行业结构分解结果基本趋同,一直处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净逆差,且逆差规模逐年扩大,说明印度规模效应是隐含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构效应对隐含碳排放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技术效应对隐含碳排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黑色旅游地承载着苦难的记忆,不同旅游者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参观者,试图以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为变量对黑色旅游者进行细分,以有针对性地强化黑色旅游在记忆传承和增强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聚类分析得到行为意愿迥异的三类黑色旅游者:态度忠诚型、低重游低推荐型、态度和行为忠诚型。为进一步识别三类黑色旅游者在旅游限制和动机上的差异,结合网络文本分析构建了黑色旅游限制和动机量表,因子分析提取出7个限制因子:“伤痛记忆”、“恐惧和压抑”、“禁忌和文化观”、“缺乏兴趣”、“人际限制”、“时间/距离/信息”和“竞争旅游地”;3个动机因子:“责任与教育”、“社会因素”和“好奇和思考生死”。方差分析显示:旅游动机越强,旅游限制越弱,参观者选择重游和推荐意愿越强,反之亦然。研究发现为黑色旅游目的地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老龄化先于经济发展时,老年人口养老资源配置问题会不断凸显。东北三省属于中度老龄化区,研究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将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和示范效应。通过选取34个地级市和2个行政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人口统计数据,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3个年份的市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评价2015年36个对象的养老资源配置,依据地理集中度表示36个对象老年人口与养老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市域人口老龄化程度正逐渐加深,高密度地区范围扩大并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推进,空间关联性特征仍在加强,高集聚区由南向北扩大,东北未来人口老龄化“稀释”面临严峻挑战;区域中心城市和政策扶持型城市的养老资源比区位边缘城市的丰富;老年人口和养老资源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关联性,老年人口集中度和养老资源集中度都自南向北降低,其中辽宁省全境既是老年人口集中地区又是养老资源集中地区;匹配关系具有南北梯度差异,“辽中南”城市群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哈长”城市群;大多数城市仍面临养老资源浪费或供给不足的两级问题。  相似文献   

8.
孙叶飞  周敏 《资源科学》2016,38(10):1846-1860
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CO2排放的影响效应,对于促进CO2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4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独立效应和联动效应双重视角,在对城镇化“质量效应”与“扩张效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由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构红利”而产生的“经济服务化”趋势,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CO2排放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①独立效应视角下,中国城镇化尚处于发展阶段,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带来基础设施的扩建,最终导致城镇化的“扩张效应”占主导地位,“质量效应”的CO2减排作用尚不明显,因此城镇化与CO2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带来的“结构红利”促使经济发展表现出服务化特征,以及产生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替代效应都有利于CO2减排,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与CO2排放存在负相关关系;②联动效应视角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了城镇吸纳能力与现代城镇化水平,促进了城镇化“质量效应”的发挥,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带来的这种“结构红利”有助于弱化城镇化“扩张效应”所带来的高CO2排放现象,但是弱化功能存在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朱泳丽  丁利杰 《资源科学》2022,44(7):1373-1387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间产业转移频繁,伴随经济和碳排放的连接,对城市碳排放强度产生的影响成为区域低碳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测度城市间产业转入和转出量。基于空间全局自相关、反距离空间权重和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对2005—2017年26个长三角城市的产业转移动态、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在空间溢出视角下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②长三角城市群内频繁转移的产业多数为非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并未产生显著“碳减排”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的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产业转移实际上不利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碳排放量减少。③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呈现“倒U型”,技术水平与碳排放强度呈现“U型”,存在“技术进步的反弹效应”,人口数的增加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二产比重正向作用于碳排放强度。因此在制订碳减排计划时,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生产效率、能耗强度、人力资本等因素,做好产业转入、转出的碳排放强度监测,避免盲目进行产业转移;壮大优势产业,改善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发展符合城市自身禀赋的低能耗产业。  相似文献   

10.
赖晓瑾  唐一丁  祝树金 《资源科学》2022,44(8):1630-1644
随着经济全球化概念越来越深刻地体现在国际分工专业化和经济增长模式中,全球价值链(GVC)的深化将如何影响环境这一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思考。本文立足于GVC的视角,利用1995—2018年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依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体系,探究了参与GVC对于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影响,分析各国参与GVC是否会影响EKC的“拐点”。研究结论表明:①GVC参与度的提高将显著延后EKC“拐点”的到来,这一“延后”主要源于后向GVC分工的驱动,而前向GVC分工的提升将有助于EKC“拐点”的提前。②参与GVC对EKC“拐点”的影响存在国家异质性,环境规制严格的国家参与GVC将助其更早迎来“拐点”,实现经济发展意义上的碳达峰;而规制宽松的国家参与GVC则可能沦为“污染天堂”。③GVC参与度对EKC“拐点”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其中技术密集型行业前向GVC参与度的提升将有效推动EKC“拐点”提前到来。④GVC参与度与CO2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本文的发现丰富了全球价值链在经济和环境效应方面的实证应用,为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约束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年来我国大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大豆安全供给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根据2011—2020年我国大豆消费和供给状况,分析了目前我国大豆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国际供给依存度高及进口渠道较集中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大豆科学研究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开展大豆国际科技合作及拓展大豆生产国际布局等提升我国大豆产业水平、拓宽大豆进口渠道的政策建议,以实现提高我国大豆供给能力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我国大豆面临着生产落后、供给严重不足、国内大豆产业受到 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严重冲击的局面。我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收集保存的大豆资源蕴藏着丰\\r 富的有益基因。开展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大豆基因组序列测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大豆 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与克隆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将推动大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提\\r 高大豆的分子育种水平,为大豆遗传改良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这些内容,2003年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重大项目“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及其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与演变轨迹,掌握中国在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及供需安全性,本文基于1993—2018年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构建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主要对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的整体演化、节点中心性演化、集团演化、供需大国竞合关系及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供需安全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关系不断趋于复杂化,贸易网络的连通性整体上增强,且表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特性,是“点对点”的贸易模式;北美洲贸易地位下降,亚洲、大洋洲、南美洲贸易地位上升,欧洲仍然是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心;中国与荷兰、法国、美国共同掌握着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的信息与资源,是贸易网络的关键枢纽,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②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网络存在4大集团,各集团间出现了交织与重叠的现象,表现出相互融合的迹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贸易集团演化的重要原因;③中国、美国与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与法国,荷兰与比利时,荷兰与德国,比利时与法国,德国与波兰彼此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与美国、巴西分别在日本、美国市场存在竞争,加拿大、美国与巴西在中国市场存在竞争,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市场是G1的主要争夺对象;中国、俄罗斯、巴西、意大利、荷兰、美国、芬兰是联系集团内外部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关键枢纽;④防范目标性中断对于保障中国木质林产品的供需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木材产业安全及贸易政策制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华 《科研管理》2019,40(3):163-170
中美两国政府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评价形成了强烈反差。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这种反差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特别301报告》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评价并不准确。(2)这种反差主要是因为中美之间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知识产权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效果等方面存在认知差异。(3)美国之所以在知识产权认知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因为其重视以知识产权来维护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粮食进出口贸易结构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开放的全球粮食贸易系统中,贸易格局与贸易安全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准确评判中国粮食贸易结构的安全程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净贸易量计算法、香农熵指数法对中国1987—2016年主要粮食(玉米、小麦、稻米、大豆)的进出口贸易时空格局和贸易结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2008年之前,小麦、大豆以进口为主,玉米、稻米以出口为主,2007—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后皆表现为入超特征。②小麦主要进口国(美、加、澳)较为稳定,大豆、玉米、稻米主要进口国变化较大。③粮食进出口结构安全水平存在差异,总体贸易结构安全程度得到提高。④“反向抑制区”国家粮食进出口比例与其香农熵值成反比,“协同增长区”国家粮食进出口比例与其香农熵值成正比,粮食贸易伙伴进出口比例与其对本国贸易结构稳定性的贡献度呈非线性关系。本文揭示了1987—2016年间中国4种粮食对外贸易的时空格局变化,分析了粮食贸易结构演变的动态特征,丰富了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与植物油供求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所利用的原料资源归纳起来主要有植物油脂、各种废油和动物油脂,而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制取生物柴油的最主要原料。随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包括欧盟、美国及中国等国家在内的世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致使CBOT豆油价格持续上升,而且面临继续上升的巨大压力。我国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直接和间接进口植物油占中国植物油总供给量的比例已达到56%,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植物油只能依赖直接大量进口,这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植物油市场的供求紧张局面;受世界植物油价格的上升,增加了生物柴油生产成本,使生物柴油产业投资面临风险。为此应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特点,制定长远的生物柴油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生物柴油原料多样化,并合理引导生物柴油行业投资,以实现中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美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动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玉荣  吴刚 《科研管理》2018,39(3):20-28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IT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两国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对1997-2014年中美IT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量化分解。结果发现:①出口价格竞争效应是中美IT产品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表明两国制造业成本差距不断缩小。②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对两国IT产品贸易增长贡献趋于增强,中国市场需求较美国更为强劲。③市场需求和供给错位导致出口商品结构效应偏低甚至出现负值,对两国IT产品贸易增长起到制约作用。研究结论深化和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揭示了未来中国IT产业贸易竞争优势转变方向,对提升中美IT产品贸易发展质量和扩大贸易规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汉柱 《大众科技》2012,14(4):174-178
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搞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零部件物流是物流活动中最复杂、最专业的一种。尽管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但汽车零部件供应的物流配送不合理,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工业的更快发展。文章从汽车工业发展现状谈起,通过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的配送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循环取货的零部件联合配送,应用网络信息系统,加强员工培训、改进考核方法等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黄鲁成  薛爽 《现代情报》2019,39(10):165-176
[目的/意义]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快速发展。深入研究其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有助于为企业战略和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过程]基于DⅡ数据库和WOS数据库,从发展阶段、热点与核心领域识别、竞争国家对比三方面,对该技术领域发展现状、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机器学习技术处于快速成长期,我国目前也处于快速发展期;我国在技术结构布局上存在短板;美国的专利活动最强,我国也属于技术活跃者;美国的专利质量最高,我国与其相差较大;互联网企业是重要推动力量;热点领域有智能诊断、自动驾驶仪、教育辅助、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核心领域有排序、学习、知识处理、搜索、模糊逻辑系统、专家系统等。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创业风险投资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创业风险投资规模最大、组织化、制度化程度最高、创业风险投资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创业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美国创业风险投资税收政策对其成长产生了有效的推动作用。研究探讨美国创投业税收政策经验,对于推动中国创投业的繁荣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