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是事关国际中文教育运行的一整套标准系统,涵盖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主体及内容。建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颁布第一部涉及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以来,标准的修订与开发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但离建设一个统一且兼容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本研究在对我国现有的和规划开发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一个符合国际中文教育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框架,从结构上对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初步构建了分层分类的、以“标准族”作为次级组织形态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提出了纳入标准体系的准入原则,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际中文教育已经开启了一个普及化的新时代,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提升教师质量和数量,亟需构建更为完善的国际中文师资培训体系。美国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教师培训模式较为成熟,已经得到全球英语教师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通过对TESOL项目的培训理念、教学对象、课程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和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国内学界了解美国TESOL项目的特点,为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构建一套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统一的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强调的"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中文传播平台、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标定了方位、绘制了蓝图、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教师数字能力标准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中文教学的特点,构建了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模型。借鉴已有标准框架,初步构建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13位专家进行三轮匿名咨询,根据咨询结果对框架进行修订和验证,确定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模型的指标及描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各级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的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模型包括数字意识、数字知识、数字技术能力、数字教学能力、数字研究能力、数字教学创新能力等6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该模型可为国际中文教师标准制订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培养和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三大新使命: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服务世界各国发展并重,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促进中外语言交流与推动中文成为一门全球性语言并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三大使命,需要制定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步走战略,三阶段规划,服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各国广泛合作、差异化的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全球体系,构建国别区域中文教育学科体系,设立国别标准体系建设支持项目,大力发展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启动中文教育薄弱国家支持项目,推动中文师资“走出去”培养等十项行动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2035年使中文成为一门普遍教授的语言;中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使中文成为一门广泛使用的语言;远景目标是使中文成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化视角,研究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以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理论为指导,以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差距模型为框架,考察了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差距背后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标准供给与实际产业标准需求的结构不匹配是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差距的根本原因;基于发现本文分析得出结论,提出高等教育新时代教育现代化2035大湾区深度融合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必须大力推广“产学研”创新模式,实现“官产学”之间的三重螺旋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邱畅  王晖 《中国考试》2023,(4):59-67
2021年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构建了面向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新标准体系,是各类中文测验改革与开发的权威依据。其内容上的创新之处,包括构建三等九级能力体系、强化以交际能力培养为导向、涵盖多语言要素与量化指标、使用清晰精准的描述语等,对于当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借鉴《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并针对测试实践中的问题,普通话水平测试应从调整能力等级体系、拓展口语能力测评维度、完善语法评价指标、提高描述语的精准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在服务我国强国战略方面具有八大功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助力我国国际传播本土队伍建设,推动当代中国本土化阐释;培育知华友华力量,助力构筑国际统一战线;赋能国际技术人才培养,助推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改善国家形象海外认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人文交流,服务公共外交;促进华侨华人语言文化传承,增强海内外中华民族凝聚力。基于此提出了实现上述功能的6条路径:科学制定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大力度推进中文课程纳入各国国民教育体系并启动标准体系支持项目;推动虚拟空间国际中文教育加快发展;加强中文教学资源的精准化、数字化建设;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着力培养各国高层次本土中文人才;大力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言,即思想之舟舆。国际中文教育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中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国际中文教育在中巴友好背景下持续升温,但受其国内语言教育环境影响,面临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挑战。本文认为:新时代巴基斯坦国际中文教育要以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教育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本土化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巴基斯坦国际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国际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科背景多元化,选题内容相对集中;二是国际学生关注语言对比的比例高,区域国别特征显著;三是部分论文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不清,学术规范亟待加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加强以中文为载体的文化传播研究,重视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形成融通中外的学术话语体系,推动专业学位建设、加快构建跨学科的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已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年人的需求结构也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教育攸关生命的质量,因此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尊重老年生命价值、使老年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路径。构建新时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因此首先需要读懂新时代对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并由此确立以服务为本位的高质量老年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与基本框架。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为价值基础,以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为导向,让老年人回归其本应具有的生命价值与社会地位,则是体系构建的根本目标。最终通过对集聚温度、提高精度、提升效度和拓展宽度的关注,实现服务老年群体、助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文+职业教育”融合模式的提出为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了创新思路。基于情境教育理论和工作本位学习理论构建“中文+职业教育”SSF构建逻辑理论模型,从结构(Structure)、情境(Situation)和功能(Function)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共通性特征,挖掘“中文+职业教育”融合模式的构建逻辑。为有效提升中国教育影响力与适应力,提出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需建构中文结构与职教结构交叉的结构逻辑、中文交流与职业交际耦合的情境逻辑、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统一的功能逻辑。  相似文献   

13.
标准化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可以规避短期效应,它是指现代民主社会形态下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价值生成和创造的过程中以及价值交换的过程中的有限标准的制定、颁行及实施过程。为此,首先,必须加速构建国内国际人力资源市场认可的高等教育标准体系,其次,要推动建立国内国际人力资源市场通行的职业资格框架,再次,要抓紧建立高等教育标准体系和职业资格框架之间的通兑互换机制,最后,还要尽快建立高等教育标准体系的实施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研究是在全球化步伐持续加快和国际中文教育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已有研究在内容视野上凸显了国际中文教育复杂、多元、跨文化的特殊性;从职前、新手和有经验的熟手教师等角度描述了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现状;关注了不同国别语境的多元性;并且注意到身份认同冲突在国际中文教师群体上的突出表现并剖析身份认同冲突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学科定位重实践、人才培养轻科研、评价认证缺体系。国际中文教师研究同时也面临困于对复杂多元对象的划分、研究缺乏跨学科理论视角以及忽视认同冲突的积极作用等挑战。后方法理论为教师身份的解构与重塑提供了新的路径,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研究应将“身份”建立在个人、社会、国家和全球现实的交叉点上,真正从理解转化为行动,推动高素质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完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同时,加强与国外语言教学标准的对接问题。基于对国内外有影响的口语大纲的全面梳理和评析,可以发现已有汉语口语等级大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新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汉语口语等级标准的确立应该遵循口语能力总体描述与分项描述相结合的原则以及语言应用能力与交际功能和交际任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完整的专业评估与自评体系,这对于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人才是化工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缺失"是阻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大障碍。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依据专业认证标准,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新框架;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教育过程,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认证是提升和保障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美国教育认证体系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和规范,在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基本框架、法律法规、认可和认证机构、认证标准、认证流程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美国教育认证体系;分析了美国教育认证体系网络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特征;从中得到启发,并结合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认证实际情况,从五个方面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认证体系提出建议,并介绍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认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守正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内涵特征。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以质量、结构、创新等关键要素的配置和优化为实践进路,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质量提升,要加强标准建设和应用,提高国际中文教育师资质量,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治理能力;二是结构优化,要优化国际中文教育布局,优化国际中文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育模式;三是创新驱动,要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技术赋能,制度创新及业态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新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国际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实现其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能力要从语言知识体系及认知水平的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国家形象意识的增强与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加强等方面完善。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综合、动态的过程,促进国际中文教师职业发展可以从建立成长型思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追求、构建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共同体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升关系着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对话国际上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并从中汲取高质量的核心元素,是中国特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展现国际视野的关键举措。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丹尼森(Danielson)教授研发的Framework for Teaching(FFT)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质量,秉持高阶性思维、建构性学习、目的性活动和专业性指导的高质量课堂教学理念,涉及4大模块、22个评估要点以及相应的质量观测点,从评价对象与评价方式两个维度跨越时空全面搜集资料并对教师教学工作作出价值判断,旨在通过向教师提供反馈和推动专业发展而引导教师为质量而教,实现教学的背景、投入、过程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质量的多维提升。深入研究与反思在理念和内容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FFT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启示中国应在自由和规则、过程和结果的动态和谐关系中,以创设学习文化、促进深度学习为核心,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课堂教学体系,并基于此研发相应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测工具,构建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教师教育质量指标体系,促进教育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