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铁华  李娟 《教育探索》2003,(10):96-98
日本是世界上教师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教师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日本的教师教育相比,中国教师教育课程范围需要拓展,教育课程比重需要加大,教育课程的内容需要体现教师教育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一种整合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割裂。从教师知识的性质及其生成机制出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遵循整合性、联系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具体来说,整合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要着眼于建构与积累实践性知识,课程实施要秉持探究取向,并且要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实践性课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国际比较和我国教师教育需求看,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对于教师专业成长不容忽视。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形象互动理论和实践理论对于"时间"的关注等,说明了实践性课程对于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实践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需要教师教育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密切合作,需要中小学专家教师的实践智慧,需要多样化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其专业素养必须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性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应体现在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中。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南京师范大学自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以来,致力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改革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由体验层、实验层、践行层和研究层四个层面构成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这四个层面的课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有融合性、多样性和全程性的特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践课程师资队伍、完善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儿童学课程是重塑教师专业素养、顺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应对教师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其设置需要超越学科体系的组织线索,以问题领域为核心组织课程模块;超越心理主义的课程内容,彰显课程建构的社会文化视角;超越对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依循,关照儿童个体差异。儿童学课程要设置如下课程模块:儿童身心发展、儿童发展与社会、儿童研究方法、儿童研习实践。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课程之间缺少统合性,整合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整合是以课程统整理论为基础,加强理论课程内部的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整合,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课程之间缺少统合性,整合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整合是以课程统整理论为基础,加强理论课程内部的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整合,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教育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它集中地、具体地反映教育目的与教育要求,在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的地位。一般来说,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就是: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师、学生三者关系中进行的。如果说,普通学校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教与学的信息交流,而远距离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则是分离的,学生和课程则具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因此.尤需不断地加强远距离教育的课程论的研究和建设,努力提高远距离教育课程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实践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课程”是实现师资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教育类课程内容陈旧落后、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取上对教师教育课程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这些改革实践应该值得肯定,但必须承认,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在学理研究、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体系的革新等领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与课程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提了十多年,但是一线教师真正了解"课程"是怎么一回事的,并不是很多。关于"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也仅仅停留在似是而非的口号上。而一个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师,是无法成为合格的教师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厘清"课程"的概念。对于一个教师而言,首要的不是教学,而是教育,出发点与目的地,都是教育。而课程,是经由教学达到教育的必由之路。它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关注教师教育课程模式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它是以培养专业化教师为指向来合理配置课程结构、显现课程服务与选择的功用,并以语义与图表的方式来表达各种课程关系的简约的标准样式。课程模式的建构要坚持开放性、情境性和直观性原则,并从实践需求/问题出发,经由问题分析到模式析出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教师教育课程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可以从明确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设置实践取向的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注重教师的参与、体验与反思,课程评价以教师实践能力发展为中心,与中小学建立学习共同体等方面积极推进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与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重组。作为培养教师的高师院校,需要对其教育类课程进行改革。认为现有的高师教育类课程不能满足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提出设置三大板块课程,调整课程实施策略和课程评价方式,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谈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拓展与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真正地拓展与深化教师教育的实践类课程,我们需要彻底摆脱现有观念的束缚,树立大实践观,充分认识实践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建立系统、多元、立体化的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网络,使教师教育更加科学,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广西师范大学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增加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门类与学时,实行模块化、动态式的课程结构体系,由教师教育学院和各学院联合管理教育类课程。合理地处理教育类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关系、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训练的关系,以及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培训的关系,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和整个教师教育工作的良性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改革对基于校本课程的情感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契机,传统的德育实际上无法取代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实施中具有主体多元性、方法多样性、实施过程动态性及人情味等特点。情感教育的途径包括各种资源开发、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行合作教学、创设情境等。情感教育课程的实施还需要进行教师培训和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17.
"协商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协商对话,它通过对学生的"赋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置、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过程之中,从而促进课程权力的均衡分配。"协商课程"理念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协商,可以保障学生的课程权力和公民权利,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提升公民教育的效果。因此,公民教育有必要以协商课程理念为重要基础,建构以公民课程和品德课程为核心的协商课程机制,发挥课程生活的隐性的公民教育功能,以此来提升公民教育的公共性与民主性,使公民课程真正以公共价值原则为导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关键是设置一体化的课程。本文认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一体化应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性与教育性、教育理论类课程与教育实践类课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相互贯通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美国教师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中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调整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就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而言,主张师范院校大幅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数量与课时比例不切实际、论据不足。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键要看能否满足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需求,即学会教学、学会设计与开发校本课程、学会育人和做班主任、学会评价、学会探究,以及是否体现了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的合理分工与一体化。职前教师教育应努力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教育知识、获得教育知识与应用教育知识、提升专业知能与培养职业信念之间取得平衡。以教师工作需求为导向,调整核心学习领域,优化课程模块,是当前改进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教育类课程的关键与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