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途径。构建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动力机制,推动政府、企业、学校和行业各方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是把产学合作培养人才落到实处的关键。我们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各方动机入手,剖析当前各方参与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推动政府、企业、学校和行业各方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机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现有研究由于没有抓住企业利益考量的具体机制而解释力有限.产学合作培养人才问题的实质是人才资源的供给问题,而人才资源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内在地存在企业集体行动困境问题,而这才是企业动力不足的真正逻辑,破解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主体,它们不仅要接收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而且可能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是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的,有无“特色”反映了人力资本专用性的高低,是否“一流”反映了可比较的人力资本初始价值的大小,“特色”与“一流”的需要又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选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加剧及IT技术的普及等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的剧变,企业组织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人力资本相对于非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上升尤为显著。吴爱华博士所著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企业组织与公司治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在理论上对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从整体上看,该书研究在企业组织的范围内研究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问题,即员工组织关系,又称为雇佣关系。一方面,专用性投资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专用性投资不足,因而有必要考察员工的专用性投资激励这一问题。然而对这一问题缺乏专门的、系统的深入研究,因而该书是对以员工作为投资主体进行企业专用性投资研究的重要补充。实际上,该书对员工作为投资主体,进行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内容比较丰富,侧重于从组织角度,在雇佣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基于技能的企业组织形式、组织结构、组织授权等对员工专用性投资的激励效应。第三部分侧重于从员工角度,从理论上研究了专用性投资对员...  相似文献   

5.
以专用技能人力资本为视角,探讨了学生作为主体在高职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影响。基于800份问卷调查的回归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个体专用技能人力资本水平,但个体专用技能的提高未必能为企业换回稳定的雇佣(稳定就业或稳定实习);建立学生个体、企业与院校三方可信的契约承诺与违约机制可以避免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后个体技能所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要保障校企合作稳定性,要将学生个体纳入校企合作签约主体,建立学生主体、合作院校、合作企业三方的可信契约承诺与违约机制。  相似文献   

6.
资产专用性与扰动是影响组织形态的重要因素。在职业教育领域,资产专用性主要包括技能专用性、有形资产专用性与人力资本专用性,扰动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不确定性、校企合作保障激励制度缺位与实质性校企合作频率。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职业技能供给的组织形态,形成市场制、混合制或层级制的多重选择。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需要充分考虑技能性质与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增强它们之间的适配性,避免出现组织偏离。同时,也要跳出职业教育的传统思维,突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使职业教育技能供给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7.
专用性人力资本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本,也是构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本。经验表明,学徒人力资本投资是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和形成的重要方式,学徒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与质量,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息息相关。建立健全学徒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学徒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支持政策、完善学徒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之外的利益相关者支持政策,是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工学结合中一个新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工学结合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完善,而且在结合中需要职业院校与企业两个主体紧密合作完成结合过程.然而,对于职业学校和企业来说,这种结合必须具有共同的基础,才能使结合持久、稳定.那么,职业学校与企业结合的共同基础是什么?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是职业学校与企业结合的共同基础,工学结合是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的一种实现表现,并对其进行界定和分期,确定了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的整体性、特定性、关系性和收益性等内涵.  相似文献   

9.
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和员工共同投资专用性人力资本,能够抑制企业的解雇决策和员工的离职决策,有效地降低员工的工作转换率,提升雇佣关系的稳定性。由于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复杂性,机会主义行为极易发生,并会进一步导致双边道德风险。工会、晋升、长期雇佣、员工所有权和雇佣保护立法等制度安排能有效地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促进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该理论对培育企业竞争优势和现代先进制造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利用政策法规来提高企业、学生、学校等各方行动者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规范其参与行为。为此,本研究选择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的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与实践作为成功案例,从政策目标与行动框架、政策工具和实施机制三个维度对这三个案例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三个国家的政策和实践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采用以成本补偿为主的政策工具,以提升企业参加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明确界定和提供全国性行动框架,以规范和引导合作各方的参与行为;构建政府主导的共同管理体制、自愿申请与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严格完善的考评制裁机制等体制机制以保证政策理念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纺织专业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车间,实施"课内实验、课程实训、企业项目实训"阶梯式技能训练,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和产品开发活动,形成了课堂与车间融合、实训与生产融通的"产学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为保障教学效果,制订技能纲要,并严格按照技能纲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与考核.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职业教育中企业的角色定位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变迁整体呈现出"钟摆式"的变化.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然视角而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与职业院校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进行互补.然而,基于四川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调研发现,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投建设施基地、接收实习实训、企业定向培养等浅层次模式.虽然企业希望在人力资源长线供给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获利,但在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过程中却面临政府统筹力度不足、企业利益保障不够和对职业院校依赖度不高等困境.为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亟待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支撑保障制度体系、构建基于企业参与内在差异化的政策体系、形成与行业标准引领对接的技能供需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价值链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合作育人的多重属性,混淆了企业责任与利益的关系;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的价值回报不足;价值回流不均,企业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解决这种动力不足的对策包括明确责权关系、提高价值回报、建立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基于代理成本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信息不对称和静态条件下,不完备的企业契约往往把企业所有权配置给物力资本所有者。随着企业内部知识创建、积累,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可能受到企业物力资本,尤其是企业所有者机会主义行为的侵占,从而减少对于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因而产生有别于常说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特殊的代理成本。正因如此,作为降低此类代理成本的有效措施,人力资本应该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动力匮乏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产学合作模式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动力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高校、企业、社会以及教师和学生等利益主体之间复杂的博弈结果。以博弈论为工具,针对政府、高校与企业,建立博弈模型,对高等教育产学合作深入分析,探寻产学合作动力不足的内在机理,有望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学合作可以将高校的最新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提升高校的影响力及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目前,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壁垒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合作层次低、时间短、变动大,信息、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流动性不强,没有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和谐的战略共同体。规模大的企业具有较好的实施产学合作的资源条件,但有可能产学合作的动力不足;研发强度高的企业有较强的产学合作动力,更多地选择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低技术企业更多倾向于购买同行成熟的技术或与高校进行短期项目合作。针对不同情境,企业、高校、政府等各合作主体应从知识转移、人员交流、政策保障三个方面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提高产学合作绩效。  相似文献   

17.
面对社会不断加大的消防灭火救援需求,通过增加消防部队人力资本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是解决警力不足的有效途径.在职培训作为部队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通用性和专用性消防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差异,部队在职培训存在着官兵对通用性人力资本培训偏好、对专用性人力资本缺乏的问题.专用性人力资本是提高战斗力的关键,加强部队在职培训投资机制优化研究,解决专用性人力资本培训投资不足的问题,对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11 691个样本的校企合作专项调查数据,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工具,以毕业生月薪、专业对口率和离职率为自变量,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讨论了人力资本专用性程度对高职校企合作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对校企合作水平产生影响,从而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水平是由合作专业的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高职院校对重点专业的投入能提升该专业的社会声誉,从而使重点专业在招生市场上具有一定美誉度与竞争力。但是,重点专业建设能否促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键在于所形成的专用人力资本在就业市场上是否具有旺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技能人才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属性,导致其投资风险要远远大于通用性人才,因而现实中经常存在投资不足现象,这是导致我国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而以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风险,但公立学校也经常面临着办学效率低下的弊端.为了解决我国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政府应加大技能人才培养的公共性投入,并通过教育制度的创新来降低技能人才培养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产学合作模式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产学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以下可操作性强的高校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选择目标企业并加强沟通,加大对合作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高等教育产学合作的管理体制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