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礼貌原则是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说话人有意不合作,而是采用一定的礼貌策略和措施,让听话入能顺利地从所听到的话语中推导出其中蕴含的意义,使语言交际更为顺畅的原则。礼貌原则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地域性和习俗性上。西方学者提出的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和同情等六条礼貌原则,在汉文化中一一对应为得体待人、吝啬待己、尊人抬事、谦虚贬己、力求同一及文雅有礼。  相似文献   

2.
潘盼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4):157-159
礼貌原则是在说话双方互动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语言交际原则,最终是为语言交际服务的。布郎、列文森的“面子理论”和利奇的“礼貌原则”对师生语言交际均有启发性,其中利奇的“得体准则”、“赞誉准则”、“同情准则”尤为重要。礼貌原则只有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起作用,师生语言交际中使用这些原则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最恰当的礼貌语言。  相似文献   

3.
语言,就其社会功能来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信息的载体。语言起源于交际,又在交际中不断发展。日常交际中语言的和谐得体,是人们在交际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着重阐述了语境理论以及与语境有关的交际原则,认为日常交际最佳效果取决于得体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礼貌原则作为语用研究的基本理论,为众多的语言学学者所关注。礼貌原则是在说话双方互动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语言交际原则,最终是为语言交际服务的。布郎、列文森的“面子理论”和利奇的“礼貌原则”对师生语言交际均有启发性,其中利奇的“得体准则”、“赞誉准则”、“同情准则”尤为重要。礼貌原则只有在具体的话言交际中起作用,师生语言交际中使用这些原则时要根据具体的话境选择最恰当的礼貌语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运用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来分析言语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对言语交际中男女两性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性别语言差异的认识,使两性能得体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6.
Grice合作原则和Leech礼貌原则一般被学术界认为是语言交际顺利进行所须遵守的原则。笔者通过对英语委婉语进行语用分析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有时还须遵循着另一条与礼貌原则互为补充的基本交际原则──益己原则。  相似文献   

7.
袁荣 《考试周刊》2012,(14):18-19
礼貌作为人类文明的体现.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礼貌得体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礼貌原则的理论分析.从称谓语、送礼习俗和宴客习俗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必须注意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努力达成不同文化间的认同.以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礼貌研究的理论背景、礼貌与语言表达形式、制约话语礼貌的因素等方面对礼貌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使用礼貌的语言以实现语言美,更要使用得体的语言,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确保交际的顺畅与成功。  相似文献   

9.
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但不同文化中实现礼貌的方法和礼貌的衡量标准却有所不同.从礼貌与禁忌、礼貌与称呼、礼貌与恭维等三个方面对汉英礼貌用语的对比中可以发现礼貌是相对的,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得体才是语用的最高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引进与言语行为相关的礼貌概念,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准确、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交际策略,从而尽可能避免交际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公式化语言是语言研究中的重要言语材料,它在话语交际中具有规约性和复现性的明显特征,在交际中具有压缩信息处理时间、维持社会交际和增进人际交往的功能。同时,公式化语言的使用对语境有提示功能,有助于实现社交目的。遵守会话的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及人际功能对等原则是公式化语言得体使用的基本原则。了解公式化语言的基本特征与人际语用功能,这对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Most research on gesture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has focused on gestures in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In contrast, here, we focus on gestures which are not directed at others, but which we assume accompany inner speech or embodied thought, such as the gesticulation one makes by touching one??s fingers whilst silently counting; that is, whilst think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oneself. Typically, these gestures are accompanied by eye gaze, which is detached from others who are present and turned either inwards or towards relevant artefacts present. Additionally, these gestures??whilst structurally similar??are much smaller than ??normal?? gestures used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uggesting an attenuation parallel to that found in inner speech. These physical gestures are in effect objectifications for oneself, which we can interpret as a not-quite-yet ??underground?? part of embodied thought. We suggest that they might be particularly vit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agistic, visuospatial dimension of mathematics in general and fractions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五步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学校教育与管理理念的变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学校中,教师专业发展应形成“五步曲”: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经验中完善自己;投身教育研究,在把握规律中超越自己;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学校为此需要建立相关制度:校长参与和指导制度、服务和指导型的组织制度、教师学习和反思制度、教师观摩和交流制度、课题申报和资助制度、评比和奖励制度、校外交流和研讨制度、专家引领制度。  相似文献   

13.
称呼语一般是单独使用的、有定的,但称呼语因其所体现出来的人际关系温度计的作用,又使得它最富有创造性、最具灵活性。在这方面,“我的+称呼语”就表现出了一些颇耐人寻味的特点,它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体现了4种类型的语用含义:彰显自我、讨好对方;责备与撮哄兼具;赞扬、套近乎;厌烦、埋怨。  相似文献   

14.
写作在本质上是自适以他适,自超以他超。写作的“超拔”性对作者而言是自超,对读者而言,则是他超。一部好作品应该有意味,只有当意味包含了真诚与智慧,才能产生好作品。写作还应当遵循一定规律:重过程,轻结论。  相似文献   

15.
儒家伦常法则:忠恕之道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恕之道作为儒家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伦常准则,包括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他人两个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层面。"忠"侧重如何对待自己,它实际由"中"派生出来,强调的是通过"执中"、"正己"而"尽己成性",与三代以来的尚"中"精神一脉相承。"恕"着重如何对待别人,它强调通过推己及人、以成全他人,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两种表述形式。依儒家之见,"忠恕违道不远",只有既正确对待自己,又正确对待别人,我们才能达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6.
称呼语一般是单独使用的、有定的,但称呼语周其所体现出来的人际关系温度计的作用,又使得它最富有创造性、最具灵活性。在这方面,"我的 称呼语"就表现出了一些颇耐人寻味的特点,它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体现了4种类型的语用含义:彰显自我、讨好对方;责备与撮哄兼具;赞扬、套近乎;厌烦、埋怨。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倡导教师要注重以身作则;对学生要"因人而进",因材施教;提出"明人者先自明"等师德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教师道德有着重要的学习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换位的思维理解人、用最高的热情关心人、用平等的态度尊重人、用内心的真情感召人、用良好的形象影响人、用最好的质量服务人、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从“礼貌”特征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eech和顾曰国先生所论的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各自的礼貌准则,在礼貌特征上有许多共性,其核心思想都是在言语中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夸大他人的益处。但汉语言文化中的“贬己尊人”准则及称呼语中的准则等则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与英语民族性注重隐私和个人自主性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了这种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所导致的礼貌问题上的文化差异,才可以避免语用失误,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自己挣面子、给别人留面子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因为面子是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正面社会价值的基础,但是面子需求也会给英语口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面子文化对英语口语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探讨构建维护面子需求、以赏识教育为主导,采用尊重个性化的课堂纠错和评价体系等提升口语教学效率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