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出发,以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奢侈品品牌的品牌传播行为,对奢侈品品牌的品牌传播策略进行探析和总结,希望能为中国企业创建奢侈品品牌、进行品牌传播以及打造品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洁雯 《新闻世界》2012,(1):109-110
在全球奢侈品行业日渐萎靡的大背景下,中国奢侈品市场初步成形。对于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各大奢侈品品牌纷纷入驻,抢滩各自的市场和目标消费群。本文试将奢侈品品牌与普通品牌进行对比,根据奢侈品品牌的特征,为其归纳出最有效的品牌传播方式,帮助品牌经营者传递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  相似文献   

3.
代欣怡 《今传媒》2020,(2):50-52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的营销传播逐步向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传播过渡,消费者进入品牌传播的营销闭环。作为人们身份地位象征的奢侈品品牌逐渐进入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面对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式奢侈品消费的背后暗藏的是盲目的狂欢和虚假的幸福。本文旨在分析奢侈品品牌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中国的品牌传播现状,并以此来探讨奢侈品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原因和本质,揭示奢侈品消费背后,中国人浮躁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4.
李文瑾 《新闻世界》2009,(7):119-120
近几年,中国元素大热,而中国民族奢侈品牌在其中却相对显得静默。2008年被誉为中国年,但是中国民族奢侈品牌却鲜有动作,国外奢侈品牌却充分借用中国元素进军中国市场。本文就中国奢侈品市场现状和中国民族奢侈品借用中国元素时面临的尴尬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果核模型对民族品牌借用中国元素突围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靖园 《报林求索》2009,(12):78-79
到2015年,中国将会拥有全球第四大的富裕群体,迅速膨胀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成为了全球奢侈品品牌的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奢侈品现状以及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庆 《今传媒》2011,(6):48-49,64
本文论述了目前中国的奢侈品现状以及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做出了诠释,从根本上分析了奢侈品的目标消费群体购买奢侈品的动机,以及对这类消费者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议应该如何来建立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相似文献   

7.
对于奢侈品品牌来讲,把产品及品牌的触角快速稳健地深入到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是目前的重点战略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力日渐强劲,对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追求也在明显提升。来自贝恩的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量上升12%,欧洲增长6%,亚洲有22%的增长,而中国大陆的奢侈品销售增幅达到了30%。预计在2015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比达到20%。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9,(47):89-89
国内知名奢侈品产业研究咨询机构、北京大学奢侈品管理项目合作伙伴.意国时尚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就本年度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市场发展和零售布局展开调查分析.于2009年12月中旬联合《中国新闻周刊》发布“意国时尚2009中国16大奢侈品城市排名报告”。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奢侈品工业以家族传承的方式发展,但在中国,多数工艺的创造者,没有被世人提升到其应有的艺术地位和产业地位,也没有形成个人的品牌和家族产业 几乎在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的同时,一些咨询机构建议中国企业“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及媒体传播方式,精准的人群定位,打造个性化的奢侈品品牌”。  相似文献   

10.
黄艳秀 《新闻世界》2012,(6):257-258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典型的品牌消费行为,其符号价值备受大众关注。本文着眼于中国奢侈品消费这种典型的品牌消费行为,剖析其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及其在消费符号化语境下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贾笛 《今传媒》2012,(3):53-5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大奢侈品品牌接连登陆中国并发展壮大,我国奢侈品消费进入高峰期。广告作为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开拓的主要推手,其广告内容以及传播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奢饰品广告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的生产消费、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和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有关单位要加强监管,参与企业提升自律意识,并加强社会大众对对奢侈品广告的辨识程度,从而实现奢侈品广告社会责任的重塑。  相似文献   

12.
李杰 《报林求索》2012,(11):92-93
<正>如果从文化寻根上来发掘,同仁堂、六必居等老品牌最接近奢侈品的人文底蕴。但何以这些老品牌距离奢侈品定义甚是遥远?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却没有自己的奢侈品牌。仅有最大的消费人群却无对应的本土奢侈产品,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茅台和LV不同境遇今年初,胡润将茅台、五粮液,赫然与路易威登、爱马仕  相似文献   

13.
Coach,美国二线品牌,在中国成了奢侈品,同一商品国内外境遇为何会有差异?本文通过对Coach、消费社会、消费符号的分析来研究当今社会的奢侈品消费现象,探讨人们对于奢侈品消费的本质,理解符号消费,并对当今的奢侈品消费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对奢侈品广告所描绘的流金世界产生共鸣并向往,其本质是对奢侈品广告所承载的西式、精致、精英文化的认同。这种建立在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上精英符号塑造、扩招,是西方奢侈品品牌最核心的竞争筹码。作为炫耀性消费之一,奢侈品品牌的营销传播多依靠广告这种形式,在营销经营方面诸多西方国际品牌给出了典范案例供我们学习。但如何借鉴并打造出中国奢侈大牌仍待我们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先顺  郝晟 《新闻界》2014,(2):45-50
消费社会背景下,品牌符号价值是理解奢侈品消费的最佳视角。本文认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体系由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心理价值、社会价值构成,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生产源于需求体系和社会交流体系两条路径的相互影响。奢侈品意义赋值过程可概括为:通过昂贵的价格和奢华的外观、广告中的明星和场景、时尚领导与秀场文化、商场服务与氛围等市场营销方式的互动构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理解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至关重要,有助于消费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培育理性的消费态度,有助于引导社会的奢侈品消费循序渐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纪佳婧 《新闻传播》2009,(12):26-26,28
奢侈品是一类用来满足现在拥有相对较高消费实力的中产阶级和比较富裕的消费群体需要的商品。按照世界标准.一个国家的国民平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奢侈品的消费群体。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奢侈品已成为中国消费品的一部分。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奢侈消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奢侈品广告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国内的各种媒体上出现,对其广告诉求新特色的研究也就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杨林 《新闻知识》2012,(8):42-43
一、奢侈品牌运用新媒体的现状中国逐渐成为了奢侈品消费大国,国际奢侈品巨头们也纷纷看到了机会,将营销的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同时,中国本土的企业也开始参与竞争,希望从这巨大的市场机会中分得一杯羹。对于营销中新媒体的运用,一些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反应比较迅速,原因在于它们本身大众化的定位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草根性能够轻松地找到契合点。但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其高端的、稀有的品牌定位与新媒体的大众传播方式存在分歧,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推动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中产阶层的崛起以及各种新富群体的出现,推动了奢侈品行业在国内市场的繁荣.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却已经迅速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高盛2010年底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在此背景下,奢侈品牌传播理应成为学界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越 《报刊之友》2012,(11):66-67
奢侈品,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指的是价值与品质关系比值最高或者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奢侈品所承载的品牌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远远高于其使用价值,因此,一般商品所适用的传统营销策略不适用于奢侈品。本文试图通过品牌文化价值的视角,对奢侈品的品牌价值进行分析,由此提出一些奢侈品营销策略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雨水 《当代传播》2013,(1):99-101
从结构主义而论,不同的奢侈品品牌故事有着共同的深层叙事逻辑和结构功能要素,包括历史与起源、传奇人物、时间、手工制作、产地、艺术、科技.这七个元素构成奢侈品品牌叙事的简明结构和功能要素,它们相互交叉,通过功能的交互性和闭环性特征,共同表征奢侈品品牌的身份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