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国际创业企业所处情境,从动态能力和基础资源的整合视角出发,以华晨汽车集团的国际创业过程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国际创业能力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及驱动其演化的动力。情境不确定性、资源可替代性及国际经验共享性随着企业国际创业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使国际创业能力为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而发生演化。结合华晨汽车集团国际创业过程的四个阶段,从理论层面论述国际创业能力演化经过形成、发展、提升和成熟四个阶段的合理性,采用多级编码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每阶段国际创业能力形成的原因与构成并对比异同点,以此为基础构建国际创业能力演化过程模型,并得出驱动国际创业能力演化动力为:降低产品成本与构建网络关系、品牌塑造与适应国际新市场和数据驱动与及时响应。  相似文献   

2.
科技型企业在产业市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它打造的品牌属于产业品牌。对于创业之初的科技型企业,品牌打造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在这个阶段打造品牌还具有一些特殊优势。创业之初的科技型企业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使品牌建设更加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从动态能力的角度出发,以中国的国际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的多案例研究设计,揭示了国际创业能力的形成机理、演变过程及其对国际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1)创业导向有利于国际新创企业创业能力的形成,而创业导向对国际创业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则取决于制度距离。(2)随着国际创业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国际创业能力将发生动态演化。国际新创企业在孕育期以国际机会创造能力为主,在初创期以国际机会发现能力为主,而在成长期又以国际机会创造能力为主;当国际新创企业从初创期进入到成长期,国际机会利用能力将从价值性机会利用能力向系统性机会利用能力转化。(3)国际机会识别能力通过影响国际目标市场范围的确定从而对国际新创企业的生存绩效产生积极正面作用;而国际机会利用能力则通过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从而对国际新创企业的成长绩效产生积极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探究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作用机制,以及市场环境动态性和开放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创业自我效能越高,创业者越偏好产品研发;创业自我效能各维度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关系感知、机会识别、能力感知和风险容忍;市场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存在显著差异,在OECD国家正向调节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而在非OECD国家负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市场环境开放性具有资源获取、约束降低、需求增加与竞争增强效应,正向调节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烨  孙凡云  惠士友  张鹏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80-1686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企业家资源及其动态能力对提升高科技企业创业期的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西安、青岛、沈阳等地的高科技创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应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论证了动态能力在企业家资源和创业期绩效之间起着调和及杠杆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家资源对外部合作者合作意愿与动态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创业期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合作者合作意愿对动态能力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且将其结果与台湾高科技企业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集中于提高创业期动态能力的理解,从而提高高科技创业公司的资源基础观。  相似文献   

6.
柑桔之父     
他不知收了多少徒弟,也不知培育了多少国内独有、世界稀有的柑桔品种;相濡以沫的老伴和桔农的桔树同时患了重病,他将老伴交给医生,自己却去了桔园;在他的精心打造下,远销东北的安化蜜桔终于有了一个在国内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一、创业环境的变迁 对创业者的要求是紧密地与创业环境联系在一起的,环境不仅决定着创业的价值观,而且决定着创业的行为方式。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此以后,财税体制得到了改革和规范,为增强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奠定了基础;金融体制改革得以深化,使得中央银行的调控方式逐渐转变为市场通用的方法,适应了市场行为法则;投资体制的改革,使市场发挥对投融资活动的调节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初步的保  相似文献   

8.
“创业中国”工程——创新驱动发展的加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两大因素,全球巨大的创业机会空间已经开启,历史性的创业浪潮正在形成。一是从移动互联网开始,互联网融入实体世界,对各行各业带来深度变革;二是中国的巨大市场规模及其快速增长态势,正在带来中国市场定义产品的时代,进而带动新能源、节能环保、自动化和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加速发展。由于创业门槛的空前降低,以及互联网变革的颠覆性,当前创业浪潮具有大众创业和普遍创业的特点。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创业机会空间尤为巨大,创业生态系统也在快速改善,因此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实施"创业中国"的战略工程,以建设创业要素密集、创业主体繁荣、创业平台高效、创业服务完善和创业文化浓郁的中国特色创业生态系统,形成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抓手,打造具有全球引领性的"创业中国"品牌工程。  相似文献   

9.
创新能力在本土品牌厂商“换道超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北汽和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功案例,从创新能力视角探讨本土品牌厂商的“换道超车”问题。研究发现,本土品牌厂商借助创新能力实现“换道超车”需要经历市场进入、技术突破、全面超越等不同阶段,研究还发现,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协同能力是构成本土品牌厂商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科技型新创企业创业能力维度、创业行为维度以及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深入分析创业行为在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方法 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对233家科技型新创企业创始人/创始团队成员的数据分析,并结合SPSS软件研究创业行为各维度对创业绩效的中介作用。结果 科技型新创企业的创业能力及其维度可以通过创业行为的“创始人及团队的资源利用与分配”和“目标市场战略选择”维度来实现创业绩效,并且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科技型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结论 创业行为各维度在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女性创业动机、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金获取等创业行为特征,以29位新时代女性创业者为样本开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新时代女性创业技术含量较高,市场细分程度较高;创业动机主要源于成长和价值实现需要;创业机会主要来源于基于生活体验的非正式网络;凭借项目实力和独具优势的沟通能力,股权式融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创业能力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何提升创业能力却是创业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393个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大学生创业者为样本,构建创业环境、创业特质和创业能力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能力的关键影响要素是创业特质、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创业政策对创业能力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校创业教育既通过创业特质间接正向影响创业能力,也直接正向影响创业能力;创业文化通过创业特质间接正向影响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创业培养环境、创业品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的相关理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品质各因子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家庭创业支持因子和社会创业氛围因子通过创业品质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创业教育因子通过创业品质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投身于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对深圳创琦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案例分析研究,为跨境电商B2C创业企业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提供建议。在品牌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创琦志公司在品牌营销过程中所选择的品牌定位、品牌元素创建以及品牌营销战略,分析跨境电商B2C企业制定正确品牌营销策略的三大要素。结果显示,跨境电商B2C企业在品牌营销过程中,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市场、实现准确的品牌定位,以优异的产品质量作为营销基础实现营销渠道环节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工作,是成功的品牌营销策略必备的因素。因此,建议跨境电商B2C创业企业在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时确保定位准确、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营销渠道创新,以推动我国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择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创业的典型代表企业海尔集团和华为集团进行双案例探索性分析,通过建立海尔集团(26·367)专利引证网络和华为集团(26·703)专利引证网络,构建企业专利战略对国际创业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专利布局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创业所需的技术知识资源,进而提升企业国际市场中的资源异质性;企业专利引证网络位置对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存在正向影响,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能够更加有效识别国际创业机会;企业专利引证关系密度对国际创业机会利用存在影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利用国际创业机会;企业专利管理有利于国际专利网络中的技术知识吸收和转化,促进模仿性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提升企业国际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选择的新视角:顾客需求与目标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创业教育理念选择和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应以顾客需求和目标市场为指导。高校做好创业教育,出发点并不是创业教育本身,而是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学校的定位以及学校自身的资源能力。基于营销学视角下的创业教育才能让学校树立起鲜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朱莎  杜海东 《科技与管理》2012,14(4):121-124
社会的知识爆炸、市场的快速变革,都对当代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了迫切的需求,高校扩招的学生就业压力也推动了学生创业教育热情的高涨。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开展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就成为迫切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创业能力培养理念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创业能力培养可供选择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介绍了一种可供研究和推广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科技R-M-C系统的主成分投影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区域科技资源穴resource雪、市场穴market雪和能力穴capability雪的R-M-C系统及其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和主成分投影法对我国区域科技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和排序。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构建一个基于创业学习中介作用的创业网络嵌入作用机制模型,采用调查问卷和实证分析,探讨创业网络嵌入、创业学习与科技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的作用路径不是唯一的,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既存在直接作用也存在间接作用;关系嵌入对创业学习、科技创业能力的影响大于结构嵌入;创业学习在创业网络嵌入和科技创业能力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创业网络嵌入通过创业学习传递给科技创业能力的间接作用较其直接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文化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推动学校拔尖人才培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邮电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打造了北邮WIN创新创业教育品牌,从教学管理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政策文化、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着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对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