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懿 《出版与印刷》2001,(3):19-20,57
当出版业进入电子时代后,作为出版流程重要工序之一的校对工作应当如何定位?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专业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 环节,是图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校对是保证书刊出版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结合校对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认为在出版节奏越来越快的现状下,更应做好校对环节的人员管理、流程管理和外包管理,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新举措、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江华秀 《新闻窗》2006,(5):83-83
有了新闻报纸,就有了新闻校对。勿庸置疑,新闻校对是报纸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校对工作特别强调的是博与专。校对工作中的“博”,是指校对人员应具有对汉语语法和修辞等规范用法的知识,以及对古今中外、文言白话、人文自然、天文地理等专业术语的熟练运用,虽不必精通,但须广博。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融合出版已成为行业共识,校对工作作为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在积极践行角色转型。本文从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融合发展背景下校对工作的变化等方面,具体阐述融合出版中校对工作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校对理论与实践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稿磁盘化和计算机介入校对工作,是出版现代化的表现,是出版生产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磁盘书稿校对和计算机校对,是当前校对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提高校对质量,必须转变观念、端正认识。传统校对观念认为校对工作是对原稿、读校样,照猫画虎,是一种简单劳动,没有什么学问而言,充其量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作,其实不然。校对实在是一门大学问,绝对不是“字对字”、“认得字就能干”的工作,而且,编辑代替不了校对。现代校对不仅仅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还要本着对原稿、对图书、对作者、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来“校是非”。把好校对质量关是达到高质量、高目标出版的关键。通过校对,不仅可以消灭排版差错,确保全书体例、内容完整,而且还能校正原稿中的疏漏,确保图书的…  相似文献   

7.
重视校对工作稳定校对队伍乔碧珠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起到辅助编辑的作用,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出版物的质量,首先在于内容,而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图表和公式来表达的。如果校对有了差错,好的内容也会走了样子,轻则文字、标点混...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渗入各个行业领域,出版行业因此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编辑工作步入现代化,校对工作的模式与功能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现代编辑工作中,校对工作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对工作开始由传统单一的校"异同"过渡到了校"是非".计算机技术通过人机结合,为校对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为提高校对工作质量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出版的媒介和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兴的出版技术不断涌现,现代出版业编、印、发等各个环节都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校对工作作为出版编辑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在延伸,功能在拓展。因此,正确认识现代化出版进程中校对工作的职责和功能,及时给予合理的定位,对做好新时期的出版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孙雷 《编辑之友》1997,(1):32-33
在图书出版中,校对是编辑加工与付印出书之间的重要环节,它对图书出版后质量的高低作用很大,要搞好校对工作,除了校对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外,还必须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提高素质可用多种方式,而“校学相长”应该是最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洪玲 《中国传媒科技》2023,(11):136-139+156
【目的】推动业界对未来出版中校对功能的侧重、校对定位的再思考。【方法】通过厘清现代出版中编辑与校对两个环节各自的规定性与交叉重叠、分析信息技术对出版流程的影响。【结果】明晰现代校对的逻辑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结论】随着无纸化时代的来临,出版单位需适应无纸化时代的变化,在管理制度方面进一步探索或创新,以保证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冯娟 《编辑学报》1992,4(2):99-101
校对工作是保证出版的重要条件。怎样才能通过核对、校雠,消除一切错误,使书籍这种精神产品尽善尽美,是我们每一个出版工作者的职责。 校对的责任十分重大!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鲁鱼亥豕”的错误,以致误人子弟。这个环节又是一项文字技术性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职业道德修养,科学知识,出版知识和语言文字修养。 大学出版社有着不同于地方出版社的特殊  相似文献   

13.
书籍的校对工作与出版工作相伴相随渊源甚久,人们在宋代图书中已经发现了编辑、校对者的署名,这恐怕就是最早的责任校对了。  相似文献   

14.
正校对,是编辑出版过程中的一个必须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校对是报纸整个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校对工作岗位特殊,责任重大。笔者作为从事党报校对工作的一名老兵,认为具有职业责任感非常重要。同样的工作,同一个错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发现问题,而工作麻痹、粗心大意者,则往往会捅娄子、犯错误。可以说,凡是出现的差错,无一不是粗心大意所致。  相似文献   

15.
校对管理是出版行业管理的一个分支,一本优秀图书的出版,决非一个偶然,而是从编辑到出版每一个环节科学管理的结果,校对管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雷莉 《新闻导刊》2001,(2):25-26
有人认为校对工作是纺加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我认为校对工作还应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忠实于原稿校改发现和纠正录入排版中的字差错,而且还是一项综合性要求较高、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包含关思维能力、识别能力、字操作能力等综合要求,可以说,校对是保证报刊优质高效出版的最后把关口,校对的每一环,都应承担起编辑的部分职责。  相似文献   

17.
校对环节在图书出版质量控制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出版生产实践中对校对工作重视度不足.做好校对环节的内容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对出版质量的事前监控作用,通过生产流程中各校次的具体校对工作进行细致的过程管理,促进出版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8.
校对工作看似简单、平凡、 枯燥、乏味,实质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目的在于消灭出版物中一切可能发生的错误与缺点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校对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与较高的文化水平,在语言与印刷工作方面必须具有相当修养,才能适应校对工  相似文献   

19.
提高期刊电子文稿校对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电子文稿,即作者以磁盘、光盘、电子邮件等形式,投寄给编辑部可直接用电脑打开并处理的文稿.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出版社和期刊编辑部的来稿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电子邮箱收到的电子文稿.电子文稿的出现,使出版工作省去了文字录入环节,简化了校对环节,同时使编辑人员对文稿的字数统计、删改取舍等更为便捷,无疑使编辑校对工作更加省时省力,为提高编校质量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谈谈校对     
张鹏涛 《编辑学报》1994,6(3):141-144
1 校对的源起 《辞海》对“校对”一词解释为:“报刊、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 《世界大百科辞典》对于“校对”的解释为:“在字义上为比较订正之意。普通校对系主指活版工程中,为使组版适正,将打出的校正样张与原稿对照,订正上面的倒空、误字、漏字、误排、格式上的错误,以及原稿上的错误。原稿在原则上做为根本,依原稿订正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