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学活动课——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的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验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中即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新教材改革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初三的数学总复习中另辟蹊径,利用折纸这种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数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复习巩固初中数学知识,使初三数学复习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以滚动的圆形纸片为实验对象,设计数学实验方案.通过动手“做”、用眼“看”、动脑“想”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基于“做数学”的数学实验教学案例的研究,变革数学课堂行为,培养学生在做中学的能力,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新大纲也突出强调了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并增加了“数学探究性活动实验课”.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因而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巧搭实验平台,调动学生动手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实验参与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数学实验教学与物理、化学相比,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思维量大是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特征.本文就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学的功能发表一些简单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的一些考试中,命题专家将“做数学“搬进了考场.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亲身经历或感受数学.用观察、实验、猜想等手段,去主动探究,获得体验,学生做的轻松、自然,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无疑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现仅择2003年某些考题中的火柴棒问题,略述于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部颁《小学学具配备目录》中的学具,使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从“玩”、“做”中学习.有利于实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作为数学欣赏,介绍尺规作图与几何三大难题、黄金分割、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专题,使学生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领略数学命题和数学方法的美学价值.”《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新增的“数学文化”专题中也提出了“黄金分割引出的数学问题”.笔者认为“黄金分割”这一题材是中学开展数学课题学习的良好素材,其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笔者对黄金分割及其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斌 《辽宁教育》2007,(4):41-44
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形成结论(实验感知,形成猜想——实验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归纳绪论)——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评价体验”的基本流程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改变了学习教学的方式:由“听数学”变为“做数学”;由“看演示”变为“动手操作”;由“机械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学生在数学实验活动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验到发现知识的乐趣。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物理离不开实验,而实验中的观察在实验教学中又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课本的重要内容.许多物理概念要通过实验引入,许多物理规律要通过实验来归纳总结,所以学习物理的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观察实验、做实验.做实验主要包括“看”、“做”“想”,也就是动眼、动手和动脑.动眼就是观察实验,动手就是学习学会实验的操作,动脑就是学会对实验的思考、分析.实际中,有些同学喜欢做实验,愿意自己动手,但不大注意观察实验,认为那只是一带而过的步骤,不用下什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课《探索“黄金分割线”》是与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相配套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八年级的活动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完黄金分割后,为学生提供的“做”数学的材料,以体现“生活·数学”、“活动·思考”的新课程理念而设计的.其内容既有动手操作的数学实验,又有动脑思维的探索研究;既有经历实验、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又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这一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1.
数学题的求解过程是一个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而人们多注重解题的过程,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淡化了对数学思想的认识,使数学思想的理论与实际脱节,反映了数学教学的不完善,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它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起着高层次的指导作用,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数学教学如能恰到好处地溶入一些数学思想,不但会加深各科间的纵横联系,提高数学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开辟数学思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与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与纯粹的数学知识相比较,数学文化体现了人文性与科学性交融、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民族性与统一性共生,以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推的特点。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数学文化内容主要有数学知识的发展历史、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数学的游戏活动、数学的生活应用和学科应用。小学生学习数学文化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培养数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介绍数学建模的起源,给出了建立一个抽象数学模型的具体步骤,阐述了数学建模对于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数学建模启发大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大学生专业写作水平做出了相应的论断。  相似文献   

14.
对建构数学课堂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课堂文化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经验和语言符号。建构数学课堂文化主要应该在数学观念的重建和数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两个层面进行努力。也就是说,要对数学观、数学教学观、数学学习观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进行重建,对数学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应该特别重视思维的过程性、开放性、创新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使用数学语言是重要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语言的特点、表达形式、确定语义和语法,在学习数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数学建模教学可使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即将颁布的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了数学的基本思想作为四基目标之一,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思想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人教版实验教材新增了数学广角的内容,引导教师进一步探索和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数学广角还应该从内容选取、呈现方式和教学目标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数学分析是大学数学系重要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它的内容广泛、理论深刻、知识结构复杂、思想方法精深。本文从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的规律入手,对《数学分析》课程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并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学数学教育存在某些缺陷,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尽管入学成绩不错,但无论在数学基础知识应用方面还是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方面都有所欠缺.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是大学数学教育的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家怀尔德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会主席和美国数学协会主席,在多篇文章和多个场合中强调自己是一个直觉主义者,认为数学中所谓的“证明”只不过是对我们直觉产物的一种检验过程。他高度重视直觉在数学概念进化、数学问题研究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他的数学直觉主义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数学史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发挥她的育人功能,数学作文是进行数学史教育的一个窗口,通过数学作文,数学史可以较好地发挥诱发创新欲望、完善数学观念、孕育民族情感、历史地思考问题和树立世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