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叶澜教授曾经说:“有效的生成会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会让你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新课改下的课堂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参与其中,发现我们的课堂从不缺乏有价值的生成。作为教师,我...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让教师的预设谋划于课堂生成之前,又贯穿于课堂生成之中。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中开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精彩生成,课堂才会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把每节课都上成优质课、精品课,把日常的课堂教学都当成优质课比赛,是目前新课标要求下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坚持优质课堂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教师提的要求很高,所以教师务必勤恳钻研,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最大限度地丰富常规课堂。把游戏搬进日常课堂,作为丰富课堂教学的一个新方法,为优质课堂锦上添花,因为游戏教学具有灵活多变、趣味性强等优点,也是当前现代教学技艺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把每节课都上成优质课,把日常课堂教学都当成优质课比赛教学,是当今新课标环境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坚持优质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难度极大,要求教师勤恳钻研,方法多,点子广,最大限度地丰富优质课堂,将多媒体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尽显优质课堂本色。教师应结合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优缺点,探究适当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面对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独具慧眼的教师会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使课堂生成出人意外的精彩。因此,也有人把“课堂生成”称为“未曾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预设,而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较强,在长时间的新课程理念浸润下,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丰性、独立性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经常出人意表,超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作出一些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建秋  阮翔  吴芳 《科学课》2008,(12):F0003-F0003
2008年9月24—26日,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温州市瓯海区人民大会堂举办,800多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分会主办。参加课堂展示的教师均是浙江省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或同级别的一等奖获得者。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预设,而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较强,在长时间的新课程理念浸润下,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经常出人意表,超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作出一些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浅论影响课堂教学生成有效性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课堂教学过程呈现生成的状态。直接影响课堂生成有效性的因素是教师的课堂设计、教师的课堂提问、教师的归纳升华和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从多方入手,加以改进,以提高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强调课堂的创生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新课程课堂评价的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渐成为广大实验区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新课程的课堂评价成为令人关注的研究领域。课堂评价究竟是为了什么?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多的关注教师的评比——优质课评比、教坛新星评比等,过多的倾向推广教学模式和方法——公开课、示范课等,过多的用于高利害的教师奖惩——职称评审、教师业务考核等。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在质性评价思想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2.
生成,让生命在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金春 《师道》2007,(1):32-32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多向交往、各因素交互活动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动态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约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面对学生不断生成的非预期性信息,一些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教学,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如何从传统的预设性教学向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迈进,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教师怎样提高应变能力,从而改善课堂气氛,锤炼课堂艺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化学课堂的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超出教学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课堂生成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的互动性和生生的互动性、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真实性都不断得到体现。这种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沈艳 《广西教育》2013,(1):16-16
我们的课堂教学时常会出现"意外",对于这些突发情况,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巧妙化解。如果教师对课堂上的意外生成视而不见,不仅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累及课程进度,使整堂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影响教师个人的威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处理课堂意外生成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和处理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处理课堂上的意外生成要把握两大原则。  相似文献   

16.
优质课评比不仅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也给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样板和方向。但不少优质课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常常陷入一些误区,作秀现象严重。优质课应该是和谐有效而且是以学生为主的,有如下特点:激趣引学,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交流互动,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尊重和鼓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精神。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它所提出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往往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可以说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预设的课堂也许是有秩序的课堂,但会缺乏些许灵气;生成的课堂也许会乱一些,但可能会因此而精彩。课堂要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的互动中才能生成。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预设与动态生成是其核心理念之一。有效、实效、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课前作精心预设。预设和生成是相伴产生的,只有以预设促生成,才会让课堂更具有生命的动力,并且明智的预设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为此,教师应掌握好预设时机和预设方法。  相似文献   

19.
姜连国 《物理教师》2007,28(5):1-12,14
自高中新课程在山东省正式实施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高中物理课堂发生了哪些变化?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情况如何?走进课堂,会得到很多信息.山东省第9届青年物理教师优质课评比于2006年11月底在泰安举行,这项代表全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最高水平的赛事充分体现了各类学校的高中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成”将逐步成为课堂的常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面对学生不断生成的非预期性信息,一些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教学,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如何从传统的预设性教学向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迈进,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